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跟着市场种收入步步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0:43 石家庄日报

  本报记者张树华通讯员贾景海李宗广发自晋州市东宿村

  听晋州农业局有关领导介绍,东宿乡东宿村有位叫刘山林的种植大户,包了100多亩地,年收入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毛收入二三十万元,纯收入也有十六七万元。这能人到底种了什么?又有啥种植诀窍?4月18日,记者赶到现场,一探究竟。

  路边的地里,是一排排半米高的小拱棚,有几位农民在给刚喷过除草剂的甘薯苗浇水,地头边盖有两间简陋的小砖房。见记者来访,有一位身着庄稼人打扮的老汉把记者让进了小屋,他就是刘山林。

  记者留心环视了一下,屋里堆着几袋化肥,墙壁上挂着介绍43种脱毒甘薯新品种名称、特性、产量的画图。我们忽然看到这屋里还挂着“河北省农科院甘薯所甘薯示范基地”和“晋州市甘薯协会”的牌子。原来刘山林还担任着晋州市甘薯协会会长,别人都叫他“甘薯大王”。

  “种地和办企业一样,要有市场眼光,有超前意识,不能死种一两样东西,不然非吃亏不可。”刘山林这几句话,其实是他近10年种田实践的切身体会。1996年春,他投入1.6万元承包了本村110亩地。头一年由于种的是“大路货”,年底一算账,忙活一年没有赚到钱。第二年,他根据市场需求繁育小麦、谷子、大豆、花生种子,当年赚了3万元。尝到甜头的他,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开始跑信息、引新品,1998年首次试种了5亩夏薯,开始繁育薯苗卖,5亩地就赚了1.6万元。看准了行情,刘山林逐年扩繁新优品种甘薯秧苗,今年扩繁夏薯种苗40亩,扩繁春薯秧苗30亩,品种由开始的两三种增至48种。

  在地头,记者与在小拱棚里为甘薯秧浇水的范占涛夫妇聊了起来:“你家繁育薯秧几亩?”范占涛:“2亩”。记者:“效益怎么样?”范占涛:“好哇!这都多亏了刘山林创办的甘薯协会,提供信息,试种优种,俺这2亩薯秧今年少说也赚它三四万元。”

  刘山林说,“俺们协会与全国22个省28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常年合作关系。会员户加上山东、山西、河南等外地的共有280多户,年繁育薯秧可达3000多万棵。结束语历时一个半月的“春耕时节记者行”大型采访活动,到今日发出最后一篇稿件为止,圆满结束了。参加“春耕时节记者行”活动的记者,穿山沟、进农户,到地头、走田间,看农资、访民情,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写了大量鲜活新闻,发稿40多篇。记者们所到的每一个县(市)区,都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对此,本报编辑部谨表谢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