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消费者成为惊弓之鸟哪些部门该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1:50 东方早报

  作者:晏扬

  近来,一则从海外舶来的爆炸性新闻———“高露洁牙膏可能含致癌成分”,迅速在国内掀起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高露洁风波”。现在,这场风波的源头终于找到:国内媒体的报道来自英国《旗帜晚报》的报道,这份晚报的报道依据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PeterVikesland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而PeterVikesland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跟牙膏毫无关系。
在英国,《旗帜晚报》的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多公众的注意,没有被其他英国媒体转载过。至于高露洁牙膏在英国超市下架的消息,也纯属子虚乌有。(综合4月21日《南方周末》、《法制日报》相关报道)

  就这样,由英国一份非主流媒体臆造的“不科学的故事版本”,在中国引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高露洁风波”。透过这场风波,我们可以反思一些国内媒体浮躁、不谨慎、人云亦云,不去追根溯源,不去查阅原始研究论文,或是去采访Vikesland本人;也可以反思社会公众听风就是雨,盲目狂热,不能像英国民众那样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这些反思也许都是必要的。

  但是笔者认为,国内媒体在事实难辩的情况下,出于对公众安全的责任感报道这则消息,无可厚非;社会公众广泛而热烈地关注事关生命安全的报道,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不科学的故事版本”,在英美等国波澜不兴,在我国却能引起如此狂热的关注?是谁把我们变成了惊弓之鸟?

  在笔者看来,这个“不科学的故事版本”之所以能在国内酿成风波,首先在于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公布权威信息的缘故。在我国,对于物品的安全性,只有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国家质监总局有权发布。从道理上讲,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布相关信息,使公众可以及时回避风险,保障人身安全与生命健康。可是我们看到,当“高露洁风波”初起之时,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消息却是不置可否。而在此之前,在国外早已被严格检测的“苏丹红”,在国内也一直没有被列入政府部门规定的检测项目,社会公众时至今日才知道“苏丹红”及其危害。因此,“高露洁风波”是对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的一次拷问。

  其次,来自英国的“不科学的故事版本”之所以在我国引起那么大的舆论关注,还在于社会诚信的缺失。“苏丹红”辣椒面、旧皮鞋“人造牛奶”、硫磺“金针菇”等等真正的、无处不在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使得社会公众处处担惊受怕,不得不拿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一有风吹草动便人人自危。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里,普通消费者是最敏感的,也是最无助的。在这意义上,“高露洁风波”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一次拷问。

  正是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和社会诚信的缺失,才让普通百姓成了惊弓之鸟。笔者认为,这是透过“高露洁风波”,我们最应该反思的地方。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