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人在江西 康妮“妈妈”的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4:34 金鹰网
  掌声伴着悠扬的音乐在绚丽斑斓的舞台上响起。

  2004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颁奖现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2级学生艾黎莎,激动地接过一等奖奖杯。随即用急迫的目光在台下寻找着她的辅导老师——康妮。“康妮妈妈,我终于成功了!谢谢你!”她扑进老师那略显肥胖而又宽厚的胸怀,眼眶盈满了激动的泪水。

  艾黎莎在”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图为康妮与艾黎莎在领奖台上

  此刻,所有的目光、镜头都转向了这个年近花甲、身着唐装、金发碧眼的外籍教师。康妮老师用她自豪的、温和的、带着泪花的笑容,与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她也是站在这里,为她的学生李佳玉,“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第二名获得者庆贺。两个月以前,她曾站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手中接过了国家“友谊奖”奖牌。她满怀深情地说:“我爱中国,我爱我的学生,这里是实现我梦想的地方,更是值得我深爱的地方。”

  又是一年春柳绿。转眼康妮已在中国五年了。五年中,这个看似普通的外籍教师,把点滴时间都花在了每个学生的进步上,把热爱中国的情怀挥洒在了心爱的讲坛上,把所有的爱心都花在了身边每个需要帮助者的身上,在校园内外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爱的动人故事。

  康妮老师很忙,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多次联系,终于走进了江西师大,追寻着康妮老师感动人心的足迹,走近了这位受人尊敬的康妮“妈妈”……

  一个有梦想和激情的人是可爱而又有影响力的。拥有激情就拥有成功的动力。康妮在课堂上燃烧的激情,尤如火种播撒在学生们的心里,使他们理解了:在激情中放飞的梦想才能实现。

  开始采访时,江西师大的校领导告诉我,“想要了解康妮,还是先去听听她的课吧。”

  3月29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康妮讲课的教室,发现这个教室已坐满了学生,还有不少来旁听的外班学生。康妮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然后开始了她的充满激情的开课演讲。她幽默的话语引得同学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学生们重复着康妮老师的发音,找着演讲的感觉。约20分钟后,康妮从包里拿出一只秒表挂在脖子上,接下来是同学现场限时英文辩论时间。康妮今天出的辩论题来自于上节课学生们观看的一部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资深教师很迷惘的一件事:教育学生到底是教学生学知识重要、还是塑造品格重要呢?针对这个题目,一位同学说学生们的性格都不一样,老师没法用统一的尺度去塑造学生,但课本知识是统一的,所以要先教学生学知识;另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反驳说,如果一个人品德不好,他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可能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此塑造品格最重要。康妮笑着点点头表示赞许。
美国人在江西康妮“妈妈”的爱(组图)
  740)this. 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康妮向记者展示她学生的优秀作品

  记者注意到,康妮的课堂上,学生们是没有教科书的。但康妮每次都能用大量丰富的内容来充实课堂,她备课的来源都是她从精心挑选的书籍、杂志、音像影片。康妮说,这样学生才能学到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英语。

  康妮最喜欢的一个词就是“passion”(激情)。她给学生们上第一堂课时总会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康妮2岁那年,母亲遭遇了一起车祸。按照医生的说法,母亲再也不能走路,再也不能生孩子了。但外祖母却不相信这个“判决”,她每天帮母亲按摩腿部,教母亲重新练习走路,坚持不让小康妮去见母亲。她要母亲学会走路以后自己走回去见康妮。6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康妮的母亲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懈尝试,终于站起来并走回家见到了康妮。随后的几年中,康妮的母亲还生下了9个孩子,其中5个存活了下来。没有学历的外祖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康妮:“对生活、对未来要永远充满期待,因为只要你心中有个向往让你在期待,你才会咬定目标,你才会去为之奋斗。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永不放弃。”

  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刘书林教授告诉记者,新学生上康妮的课,总是先被她充满哲理的魅力所折服,然后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被康妮老师燃烧的激情和敬业精神所感动,继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观念,所以她教的学生都是德育和智育全面发展的。

  “Hi,Mom!”学生们见到康妮都这样叫她。学生们说,上康妮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从那里感受到了激情和向上的动力,进而找到了上外语课的乐趣——哪里还能有比跟妈妈在一起上课交流更有趣的事呢!

  一次在课堂上,康妮拿了一个装满石块的瓶子问学生:“还可以装什么?”有学生回答说,还可以装细沙,康妮用细沙填满了瓶子剩余的空间,仍问:“还可以装什么?”有学生说:“已经满了,不能再装什么了。”康妮拿起一杯水,倒进瓶子里。她告诫学生说:“永远不要满足现状,努力去思考和创造,就永远有新的发现。”

  还有一次,康妮上课时要检查她布置的作业,这让全班学生大吃一惊:上次课堂上康妮老师随口布置的一项作业,但大家都没放在心上。看到康妮有些生气的样子,同学们暗自惴惴不安,纷纷低下头来等待暴风雨的来临。但康妮老师说,“对不起,请给我几分钟我想独处一会儿。”她一个人走到教室外走廊的尽头,大家从她的背影隐约看出,她伤心地哭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老师因学生没完成作业而伤心的哭过。她一定认为学生们没有珍惜她的劳动,全班的学生都很内疚,同时也被康妮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学生不完成作业,非常珍惜跟她想处的每一刻。”康妮的学生、现在留校任教的万妍老师对记者说。

  获得“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的艾黎莎,每当想起康妮帮她备战大赛的日子,都十分感动。她说,很庆幸在师大遇见了康妮妈妈。“在学习上,她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上她就像我的妈妈,在为大赛奋战的数个月时间里,是康妮妈妈陪我一起走过来的,她对我的言传身教是我一生的财富”。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在中国再平常不过的话,在康妮心中却觉得十分不是滋味。她争辩说,中国人都是很优秀的,一个人力量很大,三个人力量会更大。她在每一届学生中极力地推行她的任务(task-basedproject)教学方式,她要用这种方式建立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她教导自己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团队协作的力量。

  她把班中的同学分成几个Team(队)或Company(公司),每个公司4个人,有CEO,有主席,有秘书,有观察员,不同的同学扮演着这些角色,去完成她交给的任务。比如出一本给小孩子看的英文图书,或是用英文做一本杂志,每个同学发挥各自的特长,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要相信自己,并以团队的力量完成任务。同学们都觉得,这样的课,既给同学们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精神,也让他们提前融入了社会,受益匪浅。

  在学习方法上,康妮对学生采取的始终是一种启发式教育,她永远不会告诉你一件事情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她给的永远都只有一个提示!无论是布置课外作业还是“公司”任务,她只会给学生一个框架,里面的“血肉”是怎样去组成的,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她说,只有这样,她才能看到不同的、有创新意识的作品。

  康妮利用课余时间成立了一个英语演讲班,并亲自在全校报名的英语演讲爱好者中选出12位优秀学生,每周花时间跟她们上英语演讲课。到今年从这个演讲班走出去的“佼佼者”已有相当一部分,翻开她的英语演讲班花名册,可以看到不少人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各项比赛中摘金夺银:李佳玉(2002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第二名获得者)、艾黎莎(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获得者)、李建兰(2004年全国广播英语演讲比赛江西赛区第一名获得者)等等。

  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学英语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头痛事”,而康妮轻松、有趣的课堂,让学习英语不再枯燥。演讲班学生郭云金告诉记者,自从上了康妮的课,不少同学都消除了“英语畏难症”,他们对学英语、说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大家都主动订阅《中国日报》等英文报刊杂志。

  康妮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的用秒表来规划时间的人。从康妮那紧促的脚步中,同学们时时都能感到她工作的激情。学校领导关心康妮的生活,问她缺少什么,她却总是说“Time,Time!(时间)”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康妮每周只有12节课,但她显得格外忙碌。每天早上5点钟,康妮就起床,喝一杯咖啡,打开电脑,她要找最值得学生发表评论的新题材;草草吃过早餐,康妮就要赶往江西师大新校区上课,课后照例会有不少学生缠着她问问题,接下来她还要为不同班级的同学们放映2个多小时的影片,随后的三到四个小时要辅导演讲班的学生,晚上,她还要把三个班34个“小公司”的“老总”和“职员”分批叫到房间来了解发展近况,到晚上十点钟以后,同学们都回宿舍了,她又要批改今天刚交上来的作业……专门负责开车接送康妮上下课的周师傅告诉记者,康妮老师都是拿着秒表工作,每天早上起床都比较准时,但休息的时间却永远不确定。康妮经常一上车就打开背包看学生们的作业。

  一个对社会充满爱的人是最可亲而又具有魅力的。专心的付出不求回报,是谓无私;恒温的保持永不懈怠,是谓持久;真诚的相待不分贵贱,是谓广博。在中国的每一天里,康妮都在用行动去表达她的“爱”。

  “你好!”即使是第一次见面,康妮老师也会说着生硬的普通话,像老朋友一样,敞开胸怀给了你一个热情的拥抱。这个亲切的举动立即会让你领悟到,为什么大家都叫她康妮妈妈。

  初次认识康妮的朋友,都会得到一张她特制的名片。在这个塑胶卡片上,康妮一脸灿烂的笑容,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坐着一对中年夫妇,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名片上还有一段英文:“Connie‘MOMⅡ’Gibson,Servingin China, Jiang xiNormalUniversity”,意思是:吉布森·康妮,第二妈妈,服务于中国江西师范大学。

  “我为在中国工作感到自豪。”康妮说,名片上的那对夫妇只是她认识的许许多多江西平常百姓中的一对,她深深地被这些辛勤劳动的平凡人所打动,“当我感受拉车时,很开心,我觉得那时候我们没有距离。我爱这些热情纯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养的亲妈妈,而我要成为第二个妈妈,像妈妈一样去爱这里的所有人。”

  康妮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幼时家境并不富裕。小的时候,一次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中国一些地方因洪灾而导致饥荒,小康妮就从盘子里拿出些面包对妈妈说:“我们把这个送到中国去吧!”这个天真的想法却被妈妈当作一个无聊的玩笑而吃了一个耳光。妈妈郑重地告诫小康妮:“永远不要拿别人的困难开玩笑,一个有爱心的人,不是把爱挂在嘴上,而是用行动踏出爱的脚印。”康妮告诉记者,后来她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深意:“爱是一个动词,它是需要我们去做的一件事,而不仅仅是去感受的事。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是每一个人的使命和承诺。爱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并且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生活才会充实而有意义。”

  康妮的魅力有多大?在同学眼里,康妮总是认识很多人,也总是有很多人认识她。在校园里,学生们象鸟儿一样飞在她的左右,叽叽喳喳。走出校园,大家惊奇地发现,学校的门卫,地下通道兜售电话卡的妇女,扫马路的清洁工,街道旁的乞讨者……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而她则总是非常热情的跟这些人握手、拥抱。

  康妮的工资并不高,但她的钱总是花的很快。她的那些学生中,恐怕没有几个人没有受到过她的“吃请”。学生们告诉记者,康妮真的是一个不把钱当钱看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做东”的就一定是她,而每次掏出去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东西吃完以后,她又领着同学们一起继续讲课、探讨英文电影中的精彩对白。甚至,她每个星期都会带她的演讲班学生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几个小时,晚饭有时就在她家,大家一起张罗一桌子饭菜,高高兴兴的有吃有笑。
美国人在江西康妮“妈妈”的爱(组图)
  740)this. 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康妮自己花钱为学生开的免费图书室

  康妮每次回美国,都会买很多适合教学和开阔学生眼界的英文杂志、音像和书籍,托运回江西师大,至今已经有上千册图书,她还在学校专门建立了图书资料库,供学生们翻阅。学校老师估计,康妮为此至少耗费了1万美元,而这些钱靠学校支付给她的工资是不够的,为了学生,她不惜把自己原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外国语学院的留校老师周芳,也曾是康妮的学生。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2年李佳玉获得“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第二名,康妮作为辅导老师可以同李佳玉一起去参加在英国举行的英语演讲年会,还可以在英国旅游。让周芳意外的是,从来没去过英国的康妮,却把这个名额让给了她。康妮说,这样的机会还是多给年轻人,与人分享同样是快乐的。
美国人在江西康妮“妈妈”的爱(组图)
  740)this. 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康妮与33号餐馆老板

  “邻居们都知道我有一个老外妈妈,她总是把我抱在怀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她给了我生活的信心……”谢润妹向记者提起她的“康妮妈妈”,很是感激。几年前,谢润妹和丈夫熊小平下岗后在师大校门口开了一家普通的小餐馆。餐馆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字,门牌“33号”就是它的代名词。但正是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小餐馆,在江西师大师生中却小有名气,不少外籍教师都喜欢到那里炒几个普通的中国菜。庙虽小,还召来过“大人物”,福特汽车公司老总也曾在此吃过一餐。这一切,都是因为康妮。

  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妮跟学生到这家小餐馆吃饭,发现小店里菜炒得虽好,条件却很简陋,于是,康妮就主动掏了2000元钱,组织学生一起帮忙把小店粉刷了一遍,请工人铺上地板砖,还给这家小餐馆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FamousRestaurant(名人餐馆)”。此后的日子,康妮就成了“33号”餐馆的“常客”,经常跟学生到餐馆小聚,熟悉之后,谢润妹也便跟着学生管康妮叫“康妮妈妈”。几年来,谢润妹跟康妮学会了不少英文。

  一个时常在师大校园内拾垃圾的老人,在康妮眼里一点也不显得卑微。每次见到他,康妮不顾这个老人的衣衫多么脏破,都会热情的和他打招呼、拥抱。她还为他取了个名字:Mr.ThankYou(谢谢你先生);以此来感谢他对生活的热爱,为校园清洁所做的努力。她有意识地发动学生、同事,收集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物品放在自己房间,集的多了便找Mr.ThankYou来取,有时还会送些水果给他。

  康妮带学生到九江参加江西赛区英语演讲比赛时,在返校途中经过一个桔园,看见果农的小孩衣服穿得单薄,便立即拿出自己刚得的评审费交给小孩的母亲,特别叮嘱要给孩子“买衣服穿”。

  康妮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对社会所有的人心存感激:“你们的父母辈已经为国家经历过很多艰苦,尤其是很多农村的父母需要付出更多,吃很多苦才能供养子女上大学,你们要用爱心证明,他们也是被爱着的。”

  2005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决定给予康妮“四个一”的奖励,即“奖励一套住房、一辆工作用车、聘为一级教授、配备一名秘书。”同学们都为康妮高兴,康妮却说,这样会让自己跟其他老师有距离。但她又马上变得开心起来:“房子大了,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到我那里去了,有车也会方便带同学开展野外课堂!这样也挺好。”

  “一个人是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可以改变的事情也有很多,”康妮总是这样跟自己的学生说。跟她很熟悉的学生总是能列举出许多在康妮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感动了许多的心灵,也感染了她的每位学生。

  入冬了,康妮首先想到贫困学生是不是有足够的衣物保暖,去年她花钱买了500双手套,发给那些学生御寒;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翻新花样搞比赛、设奖项,钱都是自己掏腰包;几位学生要参加演讲比赛,她帮这些学生买化妆品,希望她们在比赛的那天显得漂亮些;一个贫困学生要去应聘工作,她主动地帮他买了一身西装、领带和皮鞋……

  面对这些温暖的关怀,怎一个“谢”字了得?让康妮欣喜和满足的是,她看见学生们也在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关爱着其他人,而每个星期她都会收到一些不知名的学生送来的鲜花。

  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是最可敬而又有感召力的。人本没有先天的价值,她的价值是通过他的活动创造和显现出来的。把奉献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把给予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康妮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以自己深深的中国情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身边所有的人。

  走进康妮的房间,可以看见墙壁上挂有中国传统色彩的绣鲤鱼图、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蜡染以及海南风情的椰壳少女。康妮对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非常痴迷,她喜欢中国的二胡、古筝,还喜欢听京剧,有时也会缠着学生问一些各地的民俗风情。她还向记者如数家珍地列了一大堆自己已经去过和想去的地方:庐山、井冈山、婺源、龙虎山、北京、长城还有桂林、杭州、西安,“我很愿意游遍中国,但是我没时间。我现在都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了,总想着就住在中国以后会有时间去那些地方旅游的,但事实上我舍不得学校的孩子们。”康妮告诉记者,她的硕士学位第二外语选择了汉语。这对一个58岁年纪的外国女性来说,无疑是相当吃力的,但康妮表示,她一定能学好,因为她热爱汉文化,喜欢汉字。

  康妮说,只有在中国,她所热爱的事业才能继续,她的人生价值才得以实现。

  康妮永远记得,她还在上大学时一位叫苏瑞丝的老妈妈给了她人生最大的鼓励和启发。70多岁的苏瑞丝一直从事着部队的后勤工作,照顾着5000多官兵的生活起居,她把军人们当孩子一样看待,军人们也象对母亲一样爱戴着她,康妮为苏瑞丝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因此时常组织学生到部队慰问演出,毕业后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因为这是一个通过奉献而体现更多价值的职业。做了两年教师以后,丈夫失业了,继而又同康妮离婚,为了挑起养育孩子的家庭重担,她放弃了低薪的教师职业,做了23年的房地产经纪人,并成功的建立了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将儿子养大先后结婚,然而她想当教师的梦想却一直没有改变。
美国人在江西康妮“妈妈”的爱(组图)
  740)this. 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年轻时的康妮很迷人

  2000年的一天,康妮随手翻阅了一本杂志,登载在杂志上的ELIC公司招聘来中国教书者的广告吸引了她的目光。顿时,她感觉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她。“到中国去!”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康妮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她随即打电话给该公司,申请了一张报名表,立即填完表格寄过去。当康妮告诉家人和朋友这个决定时,康妮的妈妈大发雷霆,好多人也极力劝阻。康妮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将自己苦心经营并运转良好的公司送给了别人,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神往的国度。

  满怀激情的康妮被安排在江西师范大学教书。在她的初步印象中,南昌跟她的想象并不一样,城市街道因为车辆乱停乱放而狭小脏乱,人们随意乱扔垃圾……但是,康妮很快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新变化:“几乎一夜之间,我发现南昌变得漂亮了,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夜晚有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我的学生们告诉我,南昌市的决策者正在动员市民建设花园城市,现在南昌到处有宽阔的休闲广场,人们都把老房子拆掉,住进了漂亮的新房,象我这样的‘老外’也越来越多了,我喜欢上了南昌。”

  “为你的家乡、你的学校、你工作的地方而自豪!”康妮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她专门订做了几件唐装,并亲自绣上“江西师大”的字样,她穿着自制的唐装,活跃在CCTV英语演讲大赛的现场,活跃在接受温家宝总理颁奖的人民大会堂,活跃在一切重要的正式的场合。

  2004年,康妮荣获我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国家“友谊奖”,她是这次获“友谊”奖的84位外籍专家中的6位女性之一。“那一天是9月30日,我永远忘不了,真令人兴奋,我接受了温家宝总理的颁奖和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康妮回忆说,在进入人民大会堂时,她特意把礼仪小姐给她戴的胸花移到一旁,以便她的唐装上面的“江西师大”四个字能完全显示出来。“中国给了我至高无上的荣誉,但这个奖项应该是师大和整个江西的,是国家对江西教育的肯定。”康妮说。随后康妮在写给省领导的一封信中说“我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外籍教师,所做的工作真是微不足道的。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在对待改革事业和青年人教育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认真态度和坚定决心。我真的非常感激!”

  康妮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许多其他“友谊奖”获得者,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哲学家、企业家表示愿意来江西的学校演讲或者考察建立合作项目。而在这之前,康妮多次靠自己的关系邀请一批又一批学术方面的专家到江西师大做过学术报告。

  “康妮是一位最感动江西师大的老师,也是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游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举国上下和衷共济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今天,很多外国友人加入我们的建设行列,康妮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她的成绩并不单单为江西师大培养了几名英语演讲冠亚军,她是一个发动机,以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们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怀;她是一座桥梁,以自己的影响促进了江西同国外教育的密切往来;她是一面镜子,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向国外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和谐的江西。

  父母在,不远游。当康妮在中国播洒着她的满腔热情和真诚爱心的时候,她却无法照顾远在美国的家人。康妮的妈妈患有老年痴呆症,她对康妮不顾一切来到中国教书的行为一直不理解甚至生气。康妮的儿子有一次意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把手给摔断了,而儿媳妇又刚刚生完孩子,有一个6岁、4岁和刚出生的婴儿要照顾,家里一片混乱。康妮在中国干着急,她只能在电话里向家人说抱歉,因为她的学生就要参加比赛了。

  “在这五年中,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发展,政府为外国人在中国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和环境。江西也发展得很快,很多跨国公司都到江西来投资,城市之间都通了高速公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我的学校江西师大,就在几年中,建起了漂亮的瑶湖新校区,这里的环境越来越适合我们这些外籍教师。最重要的是,江西的人很热情,学生很聪明,他们在学习上很勤奋、努力,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近期,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甚至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都向康妮发出了邀请,并许以重金,但都没有动摇她在江西继续执教的决心。康妮告诉记者,五年前她来江西是偶然的,没法选择,但今后到那里去,“选择权在我。”康妮充满感情地说,“我只想跟我的朋友和学生们证明,在一些艰苦的地方,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江西需要我,我也离不开江西。”

  “重要的不是你来自哪里,在哪里工作,而是你是否成功。找到你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努力地去做。当人们发现你在这方面如此擅长的时候,他们就会付钱让你做。这个时候就说明你成功了。”康妮的话总是具有感召力的。一些经常遗憾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现在知道努力一样可以造就辉煌;不少学生原本都想去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国外工作的,现在都已留下来为母校发展做贡献——李佳玉、周芳、刘政、万妍……这些康妮曾经最优秀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了师大非常优秀的老师;一些外籍教师受到康妮的影响而选择在江西任教,不少外教因为受康妮的感召,决定延长任教年限。外籍教师迈克对记者说:“这里的所有外国人都认识康妮,她很优秀,我们都以她为榜样。”

  入夜。江西师大外专楼一个亮着灯光的窗户让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温馨。康妮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远在美国的朋友,她决定继续留在江西执教,然后拿起笔开始批改学生的作业。窗台上,不知是哪位学生又放着一束带着露珠的鲜花,清香袭人。康妮笑了。

  来源:中国江西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