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周特稿:大家开怀大家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00:1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余颖 杜星 /实习生 邵馨莲 图/本报记者 叶健强 阙道华

  许多生活在广州的人,都知道白云山有一个可以尽情高歌的“大家唱”。可如今,何止是一个白云山“大家唱”?

  今天,随步走进市内无论哪个大公园,循着歌声你都可以发现群众自发的大合唱,这歌声,或慷慨激昂,或排山倒海,汇集了几十至几百名男女老幼的无限激情。

  只要往“大合唱”里一站,没有谁不是心情舒畅、尽情放歌……

  A、独特风景

  “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已成了广州一道独特风景。

  大阵仗———

  白云山千人一起唱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春日的一个上午,记者沿沙河濂泉路白云山百步坪拾级而上,行至蹦极场附近,突闻一阵响亮的歌声,细听之下,好几个声部错落有致,激越嘹亮。继续拾级而上,碧树掩映之下露出一个半圆形阶梯式歌坛,只见两三百人正聚集于此高歌,每排都挤得密密的,站在后面唱的人为了看到歌词,干脆踮起脚唱。

  女指挥人称“大家姐”,一袭红衣,动作刚劲潇洒。从《新世纪的风吹来》的激昂澎湃到《科学在中国》的沉稳有力;从《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欢快到《忆秦娥·娄山关》的雄壮……一首唱毕,又接一首,众人兴头丝毫不减。歌者中,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人人意气风发。

  每逢周二、四、六、日,白云山都有这样的“大家唱”,完全由群众自发、群众参与,从1995年一直“唱”到今天,长盛不衰。歌曲多以革命传统歌曲老歌为主,有两三百歌友一同引吭高歌,双休日能达到上千人。
一周特稿:大家开怀大家唱(组图)
上图:白云山上激情高歌摄于今晨8时许

  新场景———

  公园里唱出众歌台

  如今,“大家唱”已从白云山这个“发源地”辐射到市内十几个公园,其中,东山区东山湖公园的“大家唱”最成气候,这里少则200多人,多的时候有五六百人,每逢周一、周三、周六,步入公园就可听到从湖面上传来或轻柔委婉或高亢激越的歌声。在越秀公园,不同山岗就有四个“大家唱”的歌台,在四方炮台每月12日都有客家山歌合唱,一般都有一两百人。在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在流花湖公园、人民公园等,同样的场景每天也在上演。

  这些公园的“大家唱”慢慢唱出了水平。天河公园“心声”合唱团起初也是群众自发,花了3年多就唱出了名堂,四声混唱、无伴奏合唱自然不在话下,他们还正排练八声部合唱,连区里各单位也竞相邀请他们登台。

  带头人孙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多是外地老人随子女来广州定居的,刚开始时,就几个人唱,慢慢地歌友逐渐增多,现在有60多人,我们每天都来公园合唱,风雨无阻。”几天前记者在天河公园看到,每人都正在手持一面小镜子“咦咦呀呀”认真练声。
一周特稿:大家开怀大家唱(组图)
上图:歌谱挂在特制架上

  B、探问“奇迹”

  仅仅是几首老歌,却为何奇迹般将千余颗心连在一起?仅仅是在一起唱歌,却何能让数百人风雨无阻,乐此不疲?

  什么瘾?

  从清早唱到太阳落

  记者再一了解,这是一群“铁杆”歌友,白云山的歌友,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到场,他们往往早上7时左右就上山“霸位子”,一直唱到下午5点多钟太阳落山,中午就啃自带的干粮。有时唱到天黑,拧亮手电筒照着歌词继续唱,仍呼不过瘾!

  在歌坛边,记者遇见了一个“姐妹团”。她们中有的是上班族,有的下了岗,有的已经退休,忙闲殊致并不妨碍她们每周一次上山唱歌的约定。被问起为何对“白云山大家唱”情有独钟时,她们抢着回答:“退休的和下岗的没有太多地方可以健身,成天饮茶也没什么意思。”“去唱卡拉OK,又费钱,空气又不好。”“上白云山来,办个月票只要20元,凭退休证办只要6元,去大自然怀抱里歌唱多好啊。”

  丢拐杖———

  一连串“开心”解“神奇”

  东川路街道退休的环卫工人唐师傅,是白云山大合唱知名度颇高的活跃分子,他告诉记者,他原来一身是病,上白云山一路上要停下来18次喘气,自从参加了大合唱,身体越来越好,现在一口气就能爬上白云山啦!

  年近70岁的温婆婆,也是“铁杆”歌友之一,每天早晨7时多,她便出门搭211路公车赶到东山湖公园“霸位”。她是广州绢麻厂退休纺织工,丈夫过世十多年,两个儿子也结婚搬出去过了,一个人生活越来越闷。唱歌一年多来,她的变化可大了,以前骨质增生,每次出门都要拄着雨伞当拐杖,现在健步如飞。

  怎么公园里的“歌场”有如此“神奇”的治疗效果?!记者注意到,温婆婆回答的每句话里都有“开心”二字———“如果不出来唱歌,我一个人住着七十几平方的房子,整日望着四幅墙,怎有可能这么开心?!放声一唱,什么烦恼都忘了。我日日不知几开心!”

  最后,温婆婆又加了一个“开心”———“我最开心的是又有了一个和谐的集体!”温婆婆的另一位歌友说的一番话也深深打动了记者:“我们合唱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谐———歌唱者之间的和谐、指挥者与歌唱者的和谐。”
一周特稿:大家开怀大家唱(组图)
上图:又唱又跳阵容庞大

  C、“灵魂人物”

  每个“大家唱”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灵魂人物”———指挥。

  改习惯———

  教发声引来众歌友

  在东山湖公园,指挥陈广露老师是“激情广场”上运动量最大的人,每天两三个小时的“手舞足蹈”,让她在寒冷的冬天也汗湿衣衫,歌友们为此买来成打的手帕送给她。

  陈老师退休前是育才学校的音乐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一位老同事告诉她,东湖公园有群老人自发唱歌,看她能不能帮忙把条件并不好的业余合唱爱好者带上比较正规的合唱轨道。从此,她把退休后的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老人唱歌上。

  据介绍,陈老师刚开始教的时候,很多群众都不愿意,都说“唱就唱啦,练乜声”,但她坚持“要我指挥,就这样学。”她一天天耐心地教发声、教运气,并且严格要求。时间一长,每一个成员都比自己原先的水平有了飞跃。现在,很多不在东山湖公园唱歌的歌友也冲着跟陈老师学发声过来。

  记者采访陈老师的那天,她的嗓子又一次哑了,“跟五六百人讲话,嗓子是受不了。”她感慨道,“很多人都在为大家唱默默付出,包括乐队演奏、抄歌词的。”

  成偶像———

  老歌友唱歌追指挥

  在白云山“大家唱”的固定指挥有五六名,其中有“大家姐”、“四眼哥”、言女士。言女士1995年退休后常上白云山锻炼身体。在百步梯一带,她看到同样已退休的赖叔、骆叔和林叔等人用木棍挑着反面抄有歌词的挂历纸,在树下引吭高歌,所唱的都是一些经典老歌,原本就喜爱唱歌的她很快成了其中一员。百步梯歌声吸引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扩展到了三四十人,挂历纸上的歌早已超过三百首,主要是军歌和民歌。

  一位歌友说,老歌友都是“追星族”,对“今天谁指挥”的时间表知道得清清楚楚。一个指挥往往有一群固定的歌友,心中“偶像”登场的日子,他们便相偕上白云山唱歌。
一周特稿:大家开怀大家唱(组图)
上图:一块布围成化妆间

  D、歌声背后

  其实,每个“大家唱”的成长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

  建歌台———

  张市长路过成好事

  2003年夏天,白云山上唱歌的人已达到300多名,大家都说要是修一个专门的歌台就好了。正好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来白云山视察路过,对这样的群众自发活动很赞赏,还兴致勃勃地与大家合唱了《走进新时代》。“大家姐”借机向市长提出此建议,张市长现场办公,马上指示白云山管理局的领导,尽快满足大家的要求。没两天就开始动工了,三个月左右时间,一个分台阶的半圆形歌坛就建好了,坛中央有专门挂歌词用的铁架,连路也修进来了。

  多形式———

  扶持“大家唱”开心唱

  东山湖公园的歌台则是由一件政协提案催生的。以前我们都自发在湖边一个亭子里唱歌,大家希望建一个歌台。去年区政协会议上,区政协潘世用委员据此提出了《为东山湖公园建个唱歌台》的提案。他的提案得到了东山区区委宣传部的重视,区委宣传部投资40万元沿湖心专门搭建了飘台等,去年10月,歌友们终于拥有了一个“激情广场”。

  东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向阳告诉记者,今年,东山区将继续加大对东湖公园“激情广场”的扶持力度,完善广场硬件设施,引进专业文化人士做“外援”,使其成为东山区乃至广州市群众文化的“亮点”。

  天河公园“心声”合唱团去年起得到了员村街街道的扶持,不仅提供每周训练场地,还请星海音乐学院的老师每周来培训。员村街文化站易志站长感慨道:“其实,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后,如果政府的引导介入得好,对社区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也很大,我们街现在四横路、华颖社区的合唱也红火起来了。”

  (日京/编制)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