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是引力 成都吸来空前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05:0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普通市民意味着什么?”“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最高荣誉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都市民为什么对金沙取火情有独钟?”昨日,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成都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省社科院历史文化特约研究员徐昌义,成都大学副校长、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从专家视角对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了深刻阐释,并高度评价本报发起的“文明火炬大传递”活动。对话嘉宾

  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

  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省社科院历史文化特约研究员徐昌义

  成都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其佐对普通市民意味着什么?长期受惠

  成都商报: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怎样理解成都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它对普通市民意味着什么?

  徐昌义:人类总是在追求高境界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是成都不断努力提升城市文明的表现,也是对成都市民素质的提升,更是顺应历史。成都这些年在文明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让市民得到的实惠有目共睹,对市民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巨大。攀折路边花木的现象已基本绝迹,小偷逃跑坠河众人报警求救,这些都体现了人本思想的深入人心。普通市民应该怎么做?增强对城市的荣誉感

  成都商报:文明城市更多地指向一个城市的软环境,关涉到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及社会心理。创建活动提到营造“六个环境”,您怎样理解这“六个环境”?

  张其佐:这“六个环境”中,“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物质文明意义上的,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性的东西;“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则体现在政治和精神文明两大范围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保障。“六个环境”应该说涵盖了三个文明的方方面面,是成都整个创建活动的抓手。

  徐昌义:软环境的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市民对这个城市家园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珍惜感。一方面,媒体要加强宣传;另一方面,要落实到最基层,调动社区力量。对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资金技术人才将不断涌入

  成都商报:成都近年来发起了多项创建活动,比如今年初创建成功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还有正在努力创建的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您认为前几项创建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联点在哪里?

  张其佐:我个人认为,前几个创建活动都是分级目标,而文明城市是总的目标,它们之间是总与分、从与属的关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成都精神文明领域的最高荣誉。

  徐昌义:文明城市包括了以上各个专项,各个专项文明的达标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体文明。

  成都商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最高荣誉对成都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其佐:纵观世界发展历史,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峰,往往伴随着文明和文化创新的高峰,这方面,美国的“硅谷”和古罗马的“城邦政治文明”都堪为成功的例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荣誉如果能最终获得,对成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会为成都带来空前的关注率,大量的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才都会源源不断涌向成都。换个角度看,即使最终不能获得这个荣誉,这个创建过程也会对成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怎么看“文明火炬大传递”?传递的是代表文明的希望之火

  成都商报:自从本报提出“文明火炬成都大传递”,大量成都市民建议从金沙遗址取火种,各位专家认为“火与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谭继和: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王国的又一王都,是成都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起点。三星堆—金沙是古蜀文明从北向南发展的中轴线,金沙—浣花溪—商业街战国船棺—天府广场是成都人居由西向东发展的中轴线,金沙遗址是这两条线重要的交会点,可算是成都发展的“龙脉”。这也是成都争取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历史优势。为什么成都市民对金沙取火如此情有独钟就是这个道理。

  张其佐:火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个重要的物质,火代表着希望,寓意着生存。而今天,我们传递的将是三个文明的希望之火。

  成都商报:有市民借太阳神鸟标志设计出“文明火炬”。“太阳神鸟”与文明之火有怎样的传承关系?

  谭继和:“太阳神鸟”代表古蜀人太阳神崇拜的理念,是成都城市古典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以太阳神鸟做文明火炬,既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本身也有艺术上的价值。

  本报记者 庞惊涛 徐琼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