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境维权百姓又多一条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05:38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4月22日在京正式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获得了一笔129万元的中央财政资助。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资助民间环境维权组织,也是中央财政预算编制首次出现维护环境权益这一科目。专家认为,尽管这笔专项资金的数额不算很大,但意义不容小视。

  现状环境维权已成关注热点

  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资料显示,近3年全国环保系统收到的环境问题投诉信件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仅2003年群众来信就达到50多万封,群众上访超过8.5万批次。

  “这表明百姓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近年有很大提高,环境维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曾长期从事环保法制工作的李恒远说。他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环境权这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障,环境侵权行为普遍存在。

  研究表明,仅二氧化硫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100亿元。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仅遭受到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耕地就超过8000万亩。更让人担心的是,环境污染导致百姓身体健康受损,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重金属中毒等疾病在一些地方呈异常高发态势。在淮河支流沙颍河沿岸,出现了数十个“癌症高发村”,有关人士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村民饮用的井水被污染。类似的村庄,在其他多个省份也有发现。

  上诉艰辛坎坷的维权之路

  几年前,内蒙古赤峰一家铜冶炼厂曾因污染导致周围四个乡镇的4000多公顷林木、农作物出现叶面灼伤、发黄和急性坏死现象,专业人士计算出的经济损失达1223万元,但当地政府认可的损失只有13万元,两者相差十分悬殊。部分农户拒绝接受与实际损失相差悬殊的赔偿,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获得相应的赔偿,然而在付出了大量的诉讼费用后,官司仍然不了了之。

  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与污染企业相比,老百姓在环境维权诉讼中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技术、资金、制度安排、地方保护等原因,百姓的环境维权之路显得十分艰难。

  少数地方政府立场暧昧,甚至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客观上纵容了环境侵权行为。“许多污染企业是当地财政支柱,甚至是当地政府直接投资或者全力扶植的企业。”河北律师刘湘说。

  措施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据介绍,拿到129万元中央财政资助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专门成立维护环境权益中心。中心将在普及环境维权意识的同时,实施具体的环境维权行动:一方面,对有影响的环境侵权案件以及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特大环境侵权案件进行调查,提起诉讼,帮助受害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维权;另一方面,针对国际贸易领域的“绿色壁垒”,帮助行业和企业进行环境维权。

  李恒远说,这笔拨款离维权实际所需费用有很大差距。“我们希望每年能够争取到3000万元左右的财政资助。”中心将设立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计划筹集2亿元以上的资金,来确保中心的维权行动。目前已有一家企业向基金会捐助了1000万元。

  “关键是要确保侵权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确保受害者拥有切实可行的救济渠道,获得合理的赔偿,彻底改变违法成本过低、维权成本过高的现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环境法专家王灿发说。据新华社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