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菌草关键词:技术本土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09:20 宁夏日报

  近日,记者在南部山区采访菌草产业时了解到,在有的县区,菇农全凭外地技术员指导,而外地技术员一旦返回,造成技术断层,致使菇棚产出少,效益低。面对这种现状,有的菇农甚至对菇棚不闻不问,任其风吹雨打。菌草如何克服低效难题?彭阳县科技局技术员米占国坦言:“菌草产业的关键在于技术本土化,培育当地‘土专家’刻不容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菌草是一个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周期短、占地少、效益
高的扶贫到户项目,当年投资当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我区于1998年借助闽宁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先后在南部山区部分县(区)和永宁等县培育菌草产业,并引进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种植技术。在政府引导和菇农精心侍弄下,我区菌草产业在2004年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海原县西安镇付套村菇农王建成4个标准化菇棚,去年实现纯收入2.1万元。

  由于我区菇农自身存在的种植技术等“硬伤”,致使老菇农巩固率不到20%。记者获悉,2004年固原市菌草旧棚复种337棚,仅占总数的14%。由于管理和技术不到位,有的菇棚每平方米出菇仅仅为3公斤甚至绝产,效益差的仅仅为几百元。

  “菌草产业最终能在彭阳县生根,关键在于县上把技术本土化作为推广的重中之重。”彭阳县扶贫办副主任马福忠告诉记者,县上自1998年起,连续选派技术员、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到福建农林大学学习。他们学成归来后,再培养本地技术员,由本地技术员再将技术一一传授给农户,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技术培训格局。为便于农户熟练掌握技术,该县让福建技术员制订了一套详细易懂的种植册,下发给农户学习。同时,县上确定适宜当地栽培且市场潜力大的双孢菇作为主栽品种进行大力推广。为帮助农民度过技术难关,该县在新集乡新集村投资建设了菌草科技示范园,科技局3名干部学习归来带头承包菇棚,手把手地传授农民种植技术,菌草科技示范园被农民们亲切地誉为“培训学校”。出菇时节,科技局干部承包的菇棚每栋收入6000元左右,群众的菇棚每栋收入3000元以上。

  彭阳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解决了菌草技术本地化的问题,菇农致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解决技术队伍本地化,要以福建农大和固原农校技术力量为骨干,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基础,组成梯层服务网络。两校技术骨干带领指导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建议每年冬季在固原农校举办一次系统的培训班。同时,针对全市大批乡镇干部分流的现状,可抽调其中一部分进行菌草种植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专职从事菌草产业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本报记者苏峰)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