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创办新闻网站 儿童通讯社采编全是中小学生(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08:54 新华网 | ||||||||||||
网站主张: 让成人聆听孩子的声音 打开网站,一切都是淡淡的颜色,没有半点躁动,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每个栏目前面都有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 “网站的版主、编辑和记者都由孩子们来担任,我们只是负责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负责“动动儿童通讯社”网站内容策划的马小姐说。 创建这个网站的初衷,是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平台,不仅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让更多的成人特别是家长聆听到孩子的声音。8岁—18岁的孩子,只要感兴趣,在网上报名后经过培训都可以担任小编辑和小记者,不仅如此,网站每周还会去不同的学校,在校内对孩子们进行采访、编辑的培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有的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很多字不会写,他们做记者一般都是口述新闻,由年龄大些的小编辑进行整理,如果新闻写得好,网站还会向新浪网站和北京晚报推荐。 每周的新闻选题会安排在周日下午召开,小记者们报的选题涉及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可别小看了他们的本事,4月18日网站的开通仪式,所有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己策划、安排和实施的。” 马小姐提到,现在最困扰他们的是孩子们的升学压力问题,尤其是一些初三的学生,平时“工作”做得非常好,就为了升学考试,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真为他们可惜。 小记者自述: 我采访了艾滋病村 “我上三年级时就开始做小记者了,今年上初三,如今六七年过去了,也算个‘老’记者了。”河北固安第二中学初三年级的郭雨洁自豪地说。 “去年4月我们一行4个人去河南一个艾滋病高发村进行采访,那是中国小记者首次进入艾滋病高发村,出发前我只跟我最好的朋友说了这件事,当时她的嘴张得大大的,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憋了半天只说了一句,‘等你回来我一定拿消毒水把你身上喷个遍。’我跟老师说我病了,请几天病假,都没敢和他说去采访艾滋病人。” “我们在高耀洁奶奶和中国少年报驻河南记者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艾滋病高发村,有意思的是,为我们开车的司机事先并不知道是来这里,当在村口听说这是个艾滋病高发村时,他腿都软了,但后来看到连我们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怕时,他也跟我们一起进了村,事后还跟我们说,其实也没想像中那么可怕。” “我们在村小学和30多名学生座谈,并进行了采访,当我们问他们长大想做什么时,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多数的孩子一致表示要做老师、医生和解放军。我们把带去的自动铅笔送给他们时,他们捧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像看宝贝似的,你知道嘛,平时他们用的都是很短的铅笔头。他们没有课本,每天上课的内容都是由老师决定的,但不变的是每周老师都会讲一节关于防治艾滋病知识的课。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当面条端上桌的时候,他们最先将面条端给一直关心他们的高耀洁奶奶,再端给我们,最后才轮到他们自己。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采访。”郭雨洁说。 做了几年的记者,郭雨洁见了不少世面,虽然她已经初三了,但她父母都很支持她,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多经受磨炼。现在学习忙了,有时候他们会在网上进行选题的讨论。“我希望能一直做下去,长大能像姐姐你一样当记者。”郭雨洁说。 家长的话: 儿子当记者,我好有成就感 家长任燕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刚刚在儿童通讯社里当上小记者。她觉得让孩子们自己做主,说出他们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采访、编辑的工作都由孩子们担任,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要安排好时间,是不会影响学习的。 “我不希望儿子永远生活在我们的‘羽翼’下面,让他去接触一下社会,磨炼磨炼他。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儿子的文章时,我肯定会特别地高兴。”(实习生范妍 动动儿童通讯社网站/供图)(责任编辑:张立红)(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