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夏《全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10:39 宁夏日报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提高农民素质问题,是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自治区政府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决定:政府买单,专款专用,农民受训受益。于是,《全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去冬今春,宁夏农村沐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大洗礼

  一听说区里举办奶牛养殖培训班,吴忠市马莲渠乡田桥村村民马惠霞便忙不迭地赶
了过来。见到宁夏农学院教授张一贤,她迫不及待地问:“我家奶牛最近中午和晚上挤不出奶,不知啥原因?”张教授来到牛圈现场诊断,详细了解奶牛饲养过程中精粗饲料的配比,终于帮马惠霞找到了奶牛挤不出奶的原因。

  海原县举办优势特色产业带农民培训班。专家每到一处,闻讯赶来的群众挤得培训课堂座无虚席。面对农民群众对技术的渴望,授课人员受到鼓舞,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解,有时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专家们还充分利用逢集日、回族的“聚礼日”、赶庙会等各种有利时机,带着培训教材、光盘到现场“开课”,并深入种养大户家、示范园区,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培训。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次的百万农民培训,一改过去照本宣科、不问效果的形式,以“农村迫切需要,农民乐于接受”为原则,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自治区发展规划中的10大产业,每个产业聘请一名首席专家,成立10个专家组。各地按生产需要约请专家,采取播放VCD光盘、电视专题片、农民向专家质疑等形式,使全区百万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培训。

  政府出资247万元制作的光盘、印刷的培训资料,通过各县区在基层建立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发到几十万农民手中。按照《实施方案》,免费发给每名参培农民一张培训卡、一本技术手册,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逐步使全区农民普遍接受一次科技培训。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承载着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的任务,他们犹如生物细胞内的基因,在沐浴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的阳光雨露后,思想上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嬗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盲目学到瞅着市场学,从追求眼前利益到要求建立长效机制长期学下去

  肉羊产业培训先后在13个市县区及农垦集团开展,有1130名县、乡、村技术人员及养殖大户参加了培训。在彭阳、西吉培训时,由于事前考虑不周,培训时间安排在古尔邦节当天。出乎专家组预料的是,不仅乡村技术人员全部到位,而且一些偏远乡村的技术人员冒雪提前一天赶到县城参加培训。在原定培训计划中,没有安排灵武和农垦集团的培训任务,但这两个地方的负责人主动赶来“加塞儿”。

  枸杞芽菜是宁夏农林科学院研制的一种菜用保健食品,它的主要营养成份和枸杞果差不多,有些成份还高于枸杞果,深受消费者欢迎。中卫市许多农民瞅准它的市场前景,学种枸杞芽菜,与龙头公司签订了培训加收购订单。恩和镇恩和村农民孙彦琴家有8亩多地,去年学种了3亩枸杞芽菜,立竿见影,收入了4000多元,这不,今年又种上了。

  首批认定的30个农民科教培训中心,除了常规的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广播学校以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被列入其中。一个以自治区农民科教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市县农业科教培训中心为骨干,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补充,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区市县乡互相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仿佛人体的血管遍布宁夏的每个乡镇。

  如果说多元化的科技培训,让农民有了更多选择,那么随着这种培训机制的日渐成熟,到时真正受益的农民,将不仅仅是这一百万人。农民作为农业这个细胞中的基因,将以前所未有的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农民肖自立,拜市县科技人员为师,成为当地有名的科技养牛大户。在这次培训工程中,肖自立被聘为“土专家”。他把骑了多年的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哪里群众需要授课,他就出现在哪里,深夜回家成了家常便饭。在他的指导下,白马乡无论黄牛还是奶牛,疾病减少了,饲养水平提高了,养牛风险降低了,养殖户收入提高了。

  隆德县计划通过培训,让每户有1名掌握2至3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明白人”;使村干部拓宽致富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当好农民的“领路人”;让村里的“田秀才”、“土专家”、“小能人”学好新技术、新本领,做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第一人”。在杨河乡串河村养牛大户摆金龙家中,老摆禁不住向记者讲起冷配改良牛的好处:“本地牛下的牛娃子,长到1岁可以卖1200块钱;冷配的改良牛,长到1岁可以卖到2200块钱,区别就这么大。不学习真不行啊!”他还说,现在串河村养牛的人很多,养八九头牛的占到了村上养牛户的80%以上,养牛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科技培训。

  西吉县新营乡农民通过培训,引进种植高品质马铃薯,并掌握了马铃薯窖贮技术和调剂市场盈亏的能力。目前全乡10吨以上的贮藏窖有100多座,总贮量达1400多吨。全国12个省市的67家客商到乡里收购马铃薯,去冬至今年2月底,已外销鲜薯5万吨,收入2100万元。乡上马铃薯协会还设计了“月亮山”牌商标和专用包装袋,上市后每吨马铃薯增值100元以上。

  一代代“学习型”农民的培育与成长,好似生物细胞中的基因,携带和传递着先进文化、先进科技的信息,必将给农村、农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无可估量的原动力。

  得益于科技培训的老百姓呼唤建立长效培训机制,“这样的培训班应该多搞些,结合生产实际一年四季都搞。”走进乡村,走进农户,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本报记者洪琦实习生薛兆营)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