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咏在沪打"亲民"牌 当"接线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17:51 东方网

  东方网4月24日消息:央视《非常6+1》节目与本报联手推出“非常梦想上海行”搜星活动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了,该节目的“金字招牌”李咏和他的“黄金工作组”都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张扬”。而昨天记者看到的李咏却与舞台上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差别,虽然那张嘴依旧利索,但穿着上和回答上却少了许多张扬,看上去更加平易近人,十足“亲民”。

  15:30虹桥机场候机厅

  李咏的班机是下午两点从北京出发的,理论上来说,大约在一个多小时后会抵达上海。也许是害怕堵车,或者是对这个“天价”主持人的礼遇,记者提早了一个小时便到达了机场,等待他的光临。随着时间的临近,李咏的那班飞机已经降落在了上海,而随同记者一同前往接机的是《非常6+1》的副导演。令记者颇为惊讶的是,已经和李咏合作多时的他,此时相当地紧张,一边着急地等待,一边说道:“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是学校里期中考试时,等待老师发考卷一样。”记者便询问是否因为李咏平时比较严厉所以导致他如此紧张,他回答道:“这倒没有,不过他和夫人都是节目的台柱,我们都很尊重他们倒是真的。”

  终于李咏在节目组成员的簇拥下出现在了视野当中,那头标志性的发型很快让人认了出来。从候机厅到门口的短短的路途中,有不少市民看到李咏后很惊讶,并大叫:“李咏,李咏,真的是李咏呀!”路旁的孩子们向李咏做着《非常6+1》中的经典手势,向他快乐招手。

  不过,主持人还是和娱乐明星有本质上差别的,无论如何“亲民”才是他们真正的魅力,李咏也不例外。随和的他一路上也不停地跟周围人打招呼,看见记者来接机后,很热情地与记者握手,并说道:“辛苦你们了。”

  17:50波特曼酒店媒体见面会

  李咏的媒体见面会定在晚上六点举行,非常守时的他提早十分钟便抵达发布会。曾经有媒体将李咏的成功归功于他那张“甜死人不偿命”的嘴,但眼见、耳听才能为实。

  从昨天新闻发布会现场李咏的表现来看,即使不能说是那张甜嘴惹的祸,也是他那种独特的方式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他,并且也能放松地与他聊天。

  “亲民”法宝一:糖衣炮弹一击即中

  刚刚在主席台入座的李咏,就用眼睛开始扫描台上所摆放的东西。当他的眼神扫到桌上的一盆酒店所赠的糖果时,脸上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于是,这个得天独厚的道具便成为了他与台下媒体拉近距离的第一步。只见他拿起了糖果说道:“在场的谁要吃糖,我这里有糖吃,大家要吃的就上来拿吧。”

  终于场下有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上台,从李咏的手中接过糖,李咏也显得特别高兴,还拉着这孩子的手不放。

  对于众记者的不解,李咏特别委屈地说道:“你们也太不热情了,连糖都不上来拿。”随后他自己剥了一颗放进嘴里,尝后说道:“原来是水果糖。嗯!还蛮好吃的,你们一定也想吃吧。谁叫你们自己不上来拿的。”这时,坐在台下的不少记者也为没有领李咏的那番好意而显露出懊恼的神色,而台上的李咏则在看到台下众人的表情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第一招“糖衣炮弹”算是一击即中。

  “亲民”法宝二:套近乎深入人心

  每个到上海来做宣传的明星,都少不了与上海这座城市套近乎,多多少少都喜欢找些自己与上海的渊源。李咏也不例外,对他主持生涯来说相当重要的几项大奖无一例外地都是在上海收到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上海就是我的福地,这里人杰,而且市民的修养也很高,一定能出好的选手。我们去年‘梦想中国’的总冠军王思思就是来自上海的选手,她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就决定一定要来上海做次节目。”这么漂亮的一番话语,说着舒服,听的人当然心里更美滋滋的。眼见第二招的成功,李咏的脸更加灿烂了。

  但记者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哄过去的。在上海的这次选秀活动中,有位中年男子因为紧张而没有发挥出色,最后被淘汰了。但他非常喜欢李咏,所以希望节目组能给个机会,让他上台。于是记者提问李咏如何来抚慰痴情“粉丝”受伤的心,李咏狡猾地说道:“这种情况我们遇到过很多,但是我们除了能抚慰他,更多的是要做到对得起看电视的观众,所以我们对上台选手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对于这位男士,我感到很抱歉。不过我觉得他可以靠在他老婆的身上,以此来抚慰他受伤的心灵。”

  “亲民”法宝三:擅于自嘲

  喜欢李咏的人说他幽默可爱,挥洒自如。不喜欢他的人总是喜欢用“爱出风头、哗众取宠”来形容,特别是针对他的着装和发型。

  昨天的发布会现场,对此提出质疑的重任落在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朋友的身上。虽然只是一位10岁不到的孩子,但表述方式却颇具外交辞令。一上来便恭维了一番,说自己如何如何喜欢李咏,接着一个重磅炸弹便扔了过来:“李咏叔叔,你什么都好,就是你的头发太奇怪了,我不喜欢。”

  顿时,李咏有点被问闷掉,调整了一下情绪后,他说道:“我这个发型5年前就已经是这样了,我的发型师是个法国人,这5年来我就让他碰我的头,其他人都不准碰呢。我觉得挺好的呀。你那是头发短嫉妒我头发长吧!”被孩子问倒总有些失面子,于是他便对那个孩子实施了“发型说教理论”:“小朋友,其实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都没剪过像你那么短的头发。我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是留着小分头,两边梳得亮亮的,可帅呢!告诉你啊,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能体会我这种脸型为什么剪这个发型了。”

  作者:程怡 张建群

  (来源:新闻晚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