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灾民重返家园——记宣汉县天台乡河道疏浚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04:0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新闻背景

  2004年9月5日深夜,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前河右岸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约210万立方米滑坡体堵塞在1.5公里河段内,抬高水位32.5米,回水15公里,形成一个库容5800万立方米的“悬湖”,造成天台、五宝两个乡镇沿河10个村、1个场镇被淹,1.4万余人无家可归,5000亩农田损毁。

  从2004年9月14日起,有关单位用定向爆破与疏浚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巨坝撕开缺口,使五宝镇河道水位下降4.94米,但仍比前河原河床基本水位高出6.04米。

  灾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等亲临抢险救灾第一线,要求尽快疏通河道,使水位早日降下来,让五宝镇的群众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天台乡特大山体滑坡河道疏浚工程随即启动。

  4月18日深夜,从宣汉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天台乡特大山体滑坡河道疏浚工程主体工程全面完成!

  疏浚工程现场总指挥潘勇激动地告诉记者,前河五宝、天台一带已能看到原来的河床,水淹数月之久的沿河村庄、农田已恢复到受灾前面貌,疏浚开挖后的河道过水断面可满足十年一遇洪水顺畅通过。

  “一号工程”门槛高

  4月中旬,五宝镇已是一派生机:村民康兵的养猪场添了130头仔猪,去年洪灾冲走的200多头肥猪今年就要“补”起来。镇党政办干部杜小平讲,镇上已将700头仔猪和一批农膜分发给受灾群众,全乡玉米已移栽八成以上。“要不是看着河道疏通了,哪个敢放心搞生产。”

  “一天三班轮岗作业,除了加油,挖掘机、装载机不休息。”4月15日下午,省水电工程局第七工程处处长邹世界冒着细雨给记者讲述100多天来的疏浚情况。

  天台河道疏浚工程的施工面长1.2公里,宽200多米,白天晚上机声轰鸣。“挖掘机、装载车、推土机共100多台,每天光是油费就要13万元!”

  “退水才是硬道理。”这是省水利厅厅长孙砚方赶到天台滑坡现场时的第一句话。

  去年底,省政府将天台滑坡河道疏浚任务下达给省水利厅后,省水利厅将此列为“一号工程”,并定下“权随责走、钱随权走”的工作机制。

  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4月20日前必须完成疏浚任务,让五宝的老百姓早日重返家园。时间短,任务重,在许多施工单位都想进场“揽活”的情况下,省水利厅抬高门槛,要求只有具有水电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才能取得“入场证”,把许多资质低,重型设备少的小企业拒之门外。最终,一家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确保了指挥、协调、管理和施工工作的快捷有效。

  优化方案省钱120万

  按照最初确定的方案,前河河道内共约250万立方米滑坡堆积物要全部清运至天台乡丁家坝和茨梁沟两个弃碴场堆放。

  因为对河道的情况不熟悉,设计单位守在工地,根据开挖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专家们对开挖后的河床过水断面等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只挖走80%的堆积物,就可满足行洪要求,还可减少工作量和投资。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实验室对该方案进行数学模型试验后也认为,此方案能抗十年一遇的洪水,而且少挖30万立方米堆积物,能节省投资110余万元。方案迅速付诸实施。

  将两个弃碴场合为一个同样是一个省钱的招:原规划的茨梁沟弃碴场距工地6公里,还要专门修一条路过去,费时费工。后来丁家坝弃碴场的容量被扩大,这样不仅总体上节约了90亩土地,还减少了整个工程投入。

  除了堆积物和弃碴场两个优化方案外,工程设计、施工方还多次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提出9个优化变更方案,使整个工程更科学、更经济,也使原设计工程总投资由6861.79万元减少为6746.88万元。

  多方合作共挑重担

  天台河道疏浚工程涉及河道疏通,滑坡面治理,弃碴场、道路占地等多个方面。国土部门负责滑坡治理,水利部门负责河道疏浚,地方政府协调弃碴场临时占地等事宜。哪方面的工作做不好,都将影响河道疏浚。工程开工以后,达州市、宣汉县政府及计划、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通力合作,确保疏浚任务按时完成。

  但这种多部门分工负责参与同一工程的运作也有不尽如人意处,即部门间可能因沟通、协调不够而各自为政。

  达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总设计师廖成平说,这次滑坡面的治理,就有部门间缺乏深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因没有对滑坡山体进行削坡处理,所以下边机械一震动,上边就掉泥石,影响河道疏通工作。另一方面,滑坡面的排水系统向河边冲刷,也可能造成新的滑坡。根据这一情况,他们向有关部门两次函告提出“削坡排危”方案,但对方均以滑坡前沿不能削坡,只能反压等理由回函拒绝。

  协调未果,水利部门只好在河底加挖了80厘米深、1.2公里长的沟,以冲走可能的小规模垮塌物,但从长远讲,隐忧未除。廖成平建议,以后类似由各部门分工合作解决同一问题时,应成立统一的决策机构,统筹、协调各方意见,商量出对整个工程的最优方案,避免留下遗憾。李力蒋文本报记者方晓哺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