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各地频频发出信号 中国正形成保护舆论监督氛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09:59 龙虎网

  【龙虎网讯】中新网4月25日电中国青年报今天刊出新华社记者文章,文章称众多迹象表明,加强舆论监督,勇于听取批评之声,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

  今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发题为《民政厅大楼里的秘密》的报道,披露了山西省民政厅动用救灾捐款建造综合用房的问题。山西省当即要求核实整改,常务副省长范堆相还用三个“非常”公开表明政府对新闻媒体乃至其他批评监督的态度,“非常诚恳
、非常积极、非常开明”。

  去年底,海南省出台了《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配合新闻媒体展开舆论监督。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在一次会议上对众多记者说,“舆论监督和媒体曝光是我们解决老大难问题的契机。”事实上,自古以来,“清议”就被视为中国民间舆论监督政府、针砭时弊的重要文化传统,从谏如流、尊重舆论同样被视为朝政清明的典范。

  国家行政学院杨小军教授认为:“在民主法制尚待完善、政府改革日趋深化之际,加强新闻监督尤为重要。一些政府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依靠媒体加强对政府权力运用的监督十分必要。”

  必要的、负责任的舆论监督被证明确能给政府带来实实在在的长远利益。在贵州省,舆论监督被引入了投资环境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该省利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统计和分析方法,首创了与联合国技工贸组织接轨的投资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其中,舆论监督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评价,在整个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中占2.1%的比重。

  《贵阳晚报》每逢周日都会推出“星期天服务热线”栏目,政府部门领导被轮流请来值守“热线”,接听老百姓打来的电话。“反映问题的电话不少,而这些问题第二天还会出现在报纸上。”从1999年栏目始创时便参与采访的记者丁勇说,“把别人请来接电话,为老百姓解决困难,报纸还要揭别人的短处。这合适吗?”

  “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温家宝总理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表述给丁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事实上,地方政府部门十分配合媒体的工作。我感到,只要是负责任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清除腐败现象,让群众更相信政府。‘疮疤’不揭,任其恶化,只会更痛。”

  各地频频发出信号 中国正形成保护舆论监督氛围

  作者:周之江 秦亚洲

  (来源:中新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