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改变影响湿地 保护丹霞湿地迫在眉睫(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0: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丹霞湿地存在“三个空白”,分别为:面积多少是一片空白,研究一片空白,保护一片空白。 本报韶关讯 (记者王松平摄影报道)丹霞山景区内的锦江、沼泽地等湿地是丹霞山的“另类景观”,因为另类,才被忽视,丹霞湿地如今正一口口被“蚕食”。专家称湿地是地球的“肾”,丹霞湿地是丹霞山的“肾”,鉴于目前丹霞湿地处于被“蚕食”的危险,丹霞湿地的保护应引起各级关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丹霞湿地的保护和研究目前处于“三个空白”:丹霞山湿地面积是一片空白,研究是一片空白,保护是一片空白。 昨日,记者走进丹霞山景区,一幢幢建筑物拔地而起,丹霞山正进入了大兴土木的开发时期,正因为大兴土木,给湿地带来掠夺式的开发。为了建房,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在上面建房;毁掉稻田,在上面建房。记者随后来到丹霞景区内的几个村,发现湿地破坏严重,而村民甚至连什么是湿地都不知道。非丹霞山核心景区的湿地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村民无休无止地开垦种果树,吞掉了湿地,让边缘地带的湿地更处于“边缘化”。 水系的改变影响了湿地 韶关学院宋会群教授告诉记者,如果再不实施保护,丹霞湿地将遭受更多不可逆转、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影响。 记者了解到,流经丹霞山景区的锦江和浈江水,滋补了“丹霞之肾”,丹霞水电站的建成发电后,改变了丹霞湿地。水电站的建立,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危及到丹霞湿地的“生存”,水系的改变直接带来的是湿地的改变,原来的湿地现在成了“旱地”。 保护丹霞湿地迫在眉睫 韶关旅游局副局长侯荣丰告诉记者,保护丹霞湿地迫在眉睫。他认为,保护丹霞湿地的当务之急是填补“三个空白”,先摸清丹霞究竟有多少湿地,属于那种类型的湿地,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再是保护好这些湿地,保护的关键是提高认识,要了解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环保组织“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说,丹霞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湿地的保护不能掉以轻心。他说,根据次生湿地、湖泊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的独特性,综合保护工程确定了环境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等六大原则。综合保护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减少湿地的人口负载、人为地破坏和污染源。其次是对已被破坏的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不能让湿地“旱地”化。 陈主任称,要让湿地成为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公众的“博物馆”,让更多人走近湿地文化。(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