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听,岁月的歌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0:34 今日扬州

  说到民歌,很多扬州人可能都能哼上两句,《杨柳青》,《茉莉花》,《数鸭蛋》、《拔根芦柴花》……

  扬州自古就是民歌之乡,这些在民间流淌着的歌声,记载了岁月的沧桑,也记载了我们拢在记忆里的旧梦。

  可如今,随着各种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民歌正面临着被岁月湮没的危险。不信你到学校里去问问孩子们,有几个人知道“牌子曲”、“扬州清曲”,有几个人能唱上一段《杨柳青》呢?

  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我省启动了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让很多民间艺术的守望者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从这个意义上说,留住岁月的歌声,绝不仅仅是王荣棠、韦明铧、施华健他们的事,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就让我们从认真地倾听一曲扬州民歌、扬州清曲开始吧,去体味它质朴的美,体味蕴涵其中的岁月的沧桑。

  从邵伯湖畔这座农家小院里飞出的音乐,时而婉转,时而高亢,余音袅袅,充满了乡土气息。院子的主人是年过花甲的王荣棠老先生,他是邵伯牌子曲的第三代传人。目前,政府委托他对牌子曲的起源、典故进行整理,准备申报江苏省特色文化。对牌子曲前所未有的重视,让他的心情格外愉悦。

  据介绍,邵伯的牌子曲起源于道教音乐,经过不断衍变,与当地农民的劳动号子逐渐揉合,形成了自己独具水乡韵味的风格。王老是九岁那年正式拜师学艺的,打那以后,这种来自乡野、来自生活的声音便与他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王老说,牌子曲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不管什么人,都会哼上一、两段。这把琵琶已经跟了王老大半辈子,可以说,它与王老一起见证了邵伯牌子曲的兴衰。

  可是到了五、六十代,这种盛况不复存在,牌子曲开始走下坡路。

  正在演奏的是扬州清曲《鲜花调》,它的遭遇也和邵伯牌子曲一样。这曲《鲜花调》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好一朵茉莉花》就是在它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扬州清曲发源于元代,明清时期繁盛一时,距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学、歌舞、戏剧乃至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对我国曲艺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

  尽管如此,进入现代以后,扬州清曲也没有逃脱日渐衰退的命运。聂峰是扬州清曲的第六代传人,提起清曲,他心中总有一份挥不去的惆怅:自己一身的技艺由谁来传承呢?

  敲瓦碟是扬州清曲的绝活,可如今能敲的只有聂峰与他的师妹。

  在扬州,完整传承下来的清曲曲目已很少了,从事教学、演出的老艺人走的走、散的散,全部改了行。扬州清曲已面临人走艺亡的境地。

  对于民歌,王荣棠老先生的信心显然要足得多,他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01年,退休后的王老组织成立了甘棠文化活动中心,专门收集、整理原汁原味的牌子曲。由于牌子曲是口传心授,并没有乐谱记载,王老就凭记忆进行整理。一年多时间,他们不计报酬,不避寒暑,终于将部分牌子曲整理出来并进行了排练。

  其实,王老不仅要求自己的“牌子曲”做得“象”,更希望它融入时代的主旋律。旧时的牌子曲掺杂着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王老便将一些缠绵哀怨的曲调掺进积极向上、活泼轻松的风格,并融入西洋乐曲的精华,从而赋予牌子曲新的生机。

  2002年一个夏天的晚上,王老搞了一个纳凉晚会,虽然天上下着小雨,但千名观众没有一个退场,他们就是想听听家乡的小牌子。去年,作为江都的友好城市,美国斯坦福市市长戴梦龙与夫人专门听了王老和他的乐队表演的牌子曲,这给了乐队很大的鼓舞。

  如今,他的演出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演出阵容。王老还欣然担任了镇中心小学的课外乐曲辅导员,仅用3个月时间,就培养出第一批20多个小弟子。

  在王荣棠老人为了复兴牌子曲执著努力的同时,韦铭铧与一帮学者也在为扬州清曲四处奔波。

  经过他们多年的奔走,扬州清曲终于得到了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关注,2004年底,被列入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首批保护工程,并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之旅。韦铭铧告诉记者,结果并不重要,一个古老的剧种、一种古老的文化,要获得拯救,首先必须自救。

  去年年底,由清曲爱好者共同集资发行的VCD《扬州清曲》首部专辑问世。这张长达80分钟的专辑,全面介绍了不同时代扬州清曲的表演形式、唱腔及伴奏乐器等,充分展示了扬州清曲的魅力。

  施华健现在是扬州广陵民间艺术团的副团长,对于清曲艺术,他其实是个门外汉,但是他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清曲推向市场,‘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他和个园签下合约,将清曲表演与游园结合起来。虽然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些非议,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了清曲振兴之路前方微弱但醒目的亮光。

  文化,可以使一个城市优雅起来。扬州的民歌民曲丰富多采。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老艺人们一一故去,如果不立即进行系统的调查和保护,这些与传统农业文明共生的民间文化便有可能走向消亡。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民间文化是一次性的,就象我们童年的照片一样。一旦丢失了,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童年的模样。其实,留住记忆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丢失了民间文化,就就可能丢掉了我们的根。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