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纺织品出口亟需扭转“量增价跌”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3:56 扬子晚报

  进入4月,中国纺织品企业连连遇到头疼事:

  4月4日,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及上衣、棉制裤子、棉制及人造纤维制内衣裤3种纺织品自主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

  时隔二天,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美国全国纺织组织协会等5家行业组织对我棉及
化纤制非针织衬衫等7种纺织品向美政府提交特别限制措施申请;

  同一天,欧盟公布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根据“指南”,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纺织服装类产品设立预警区,一旦进口数量进入预警区,欧盟将自行或应成员国政府要求进行调查。一旦决定采取特别限制措施,欧盟就对中国纺织服装的进口进行数量限制。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一种与反倾销、反补贴同为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与众不同的,这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制度,即WTO成员为防止中国的产品在中国入世之后较低的关税水平条件下冲击其国内产业而设置的一项制度。根据该制度,双方“如磋商未能在60天内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WTO成员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所必须的限度内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

  我省是全国纺织服装大省,纺织服装出口占全国比重的16.1%%,全省出口敏感纺织品的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对欧美出口的企业近1000家。自今年1月1日我国纺织品被动配额全面取消后,我省纺织服装对美出口增长迅猛,敏感纺织品呈爆发式增长。据外经贸部门统计,一季度,我省纺织服装出口3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达16.6%%。对欧盟、美国分别出口纺织服装6.5亿和6.9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和98.6%%,出口规模和增速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省纺织服装出口比重达36%%,比2004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市场向美、欧集中度加强。一旦美欧实施特保措施,征收临时性高关税或实行数量限制等惩罚性措施,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冲击和影响我省纺织品出口贸易及其纺织、服装、加工整条产业链。

  专家介绍,特保措施操作方便,只要满足了进口数量增加的要求,进口国便可基于实质损害而作出肯定性的裁决。自2003年以来,美国已多次对原产于我国的针织布、睡袍、胸衣、袜子等10多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程序或采取特保措施。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我国出口已经遭遇51起他国的保障措施调查,其中有相当多的调查都导致了最终保障措施的实施。

  我国出口纺织品频频遭遇“特保”,源于我国纺织品出口一直未能扭转“量增价跌”的整体出口局面。去年以来,虽然我国出口美欧的纺织服装数量以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但价格却呈持续下降趋势,引起进口国同行的异常敏感。归结起来,主要与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就目前我省纺织行业现状而言,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尽合理,出口的纺织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靠增量,过多依赖于价格竞争;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环保型产品和纺织机械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设计与研发能力、品牌经营能力和市场快速应变能力弱,成为制约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瓶颈……这些都极易招致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为防止我国纺织品在入世之后较低的关税水平条件下冲击其国内产业而不断发起特保措施。

  在后配额时代,特保措施是高悬在国内广大纺织品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专家认为,作为纺织服装出口大省的江苏,应着眼长远战略利益,积极应对美欧等国家的特保调查,当前及今后重点工作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减少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尤其是对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量,不要授人以柄,规避目前的紧张不利态势;各级政府要减少对纺织品出口的鼓励措施,对纺织品出口踩踩急刹车。二是建议我省有关企业接单要谨慎,在短期内对敏感和设限的产品,尤其对数量大、时间长或是价格不十分有保障的订单更要慎重,近期尤其不要轻易接受棉质裤子、棉质针织衬衫等出口增速过快和敏感产品订单。三是我省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出口多元化战略,改变现有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四是企业要加强新市场的开拓,但切莫一窝蜂地涌向其他市场,避免招致新市场的反对。五是行业组织和企业应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好出口经营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杜绝一切违法行为。丁亚鹏新华日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