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第一伪书 揭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07:28 华商网-华商晨报
中国第一伪书 揭秘(组图)
正版书封面
中国第一伪书 揭秘(组图)
伪书封面
中国第一伪书 揭秘(组图)
伪书封面
中国第一伪书 揭秘(组图)
面对伪书,我们需要一双慧眼

  本报记者 博文 摄

  调查背景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已发出《关于对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进行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图书出版单位同时开展自查,立即停止出版、发行伪书,对已发出的立即收回。

  你看过《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吗?一个名为“费拉尔·凯普”的人,据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写出了“被《纽约时报》评价为‘最完美的员工培训手册’”的书。

  这本绿色封面的薄薄小册子,在中国市场也创造了惊人的奇迹。10个月再版24次,销量超过200万册,一大批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批量购买,员工几乎人手一册。

  奇迹背后却是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国家新闻出版署已经认定创造奇迹的绿色封面的《没有任何借口》,是一本不折不扣的伪书,其恶劣影响之广、销量之大被称为中国第一伪书。

  日前,互联网上公布了一批伪书,数字多达92本。业界人士表示,这只是揭开了伪书冰山的一角。

  掀开伪书的面纱

  作者号称毕业于西点军校,实际是河南籍枪手

  所谓“没有任何借口”就是强调“奴性”

  伪书走俏成老板给员工的礼物

  《没有任何借口》(正版,以下未标注的同名书均为伪书)原本是美国人布瑞斯·巴勃的书,全书25万多字,一经问世后即大受追捧。于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美国约翰·威利出版公司处购得中文简体版权,成为惟一在国内获得版权的出版社。

  2004年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出版了《没有任何借口》,但全书却变成了一本绿色封面的薄薄的小册子,作者署名也换成了“费拉尔·凯普”,据说该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还著有《NoExcuse!》一书,但是记者经过查证,却找不到作者的任何资料及著作。

  沈阳某出版社副总爆出了这样一个秘密———该作者就是个河南籍枪手!书的内容、封底的媒体评语被证纯属子虚乌有,另外伪书强调的是员工的“奴性化工作”,而正版书则强调领导者的“领导力”,结论谬误“是必然的”。

  据了解,正版《没有任何借口》是由10位原美国游骑兵学院的军官和士兵所讲的故事组成。全书是通过10大行为准则,以人性化、科学化的手段,“促使员工在极端条件下做出优异表现,无论成功几率多小,都能坚持不懈,以培养员工不惜任何代价获取成功的精神力量”,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是“领导力”。其思想精髓是:一个理想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某种意义上的领导者。

  伪书宣扬的却是,企业员工对公司、上司、老板要忠诚、服务,强调被动服从的所谓“执行力”。另外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书中居然还将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加入充数。

  采访中,记者也试图联系到伪书《没有任何借口》真正的作者,但是没有人能提供。

  “他们怎么会提供?”曾经参与过伪书报道的国内某知名媒体的记者对本报记者说:“我原来曾经联系过的一个伪书的枪手,就在前几天她被书商找到了,给了她1万元钱,叫她闭嘴。”

  “伪书的销售创造了奇迹,许多读者慕名前来购买,而正版书却受到很大影响。”而具体数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磊却不肯透露。

  沈阳一家大型书店的销售部负责人也对记者说,“这书(伪书)去年卖得一直不错。每天都能走几百册,有时候团购一次就有2000册。”

  “去年圣诞节,公司的老板将《没有任何借口》作为‘礼物’给员工每人一本,老总没有要求我们必须写心得,但是要求我们必须看。”读者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有的内容太绝对,第二章第一节就提到“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安排”。

  在沈阳很多书店记者也看到,《没有任何借口》系列书还在卖,时不时地有读者操起来看,坐下来研究。

  当记者提示时,许多读者表示,“一样看,写出来的书总有其可看之处吧。”

  “这些伪外版书对于渴望获得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中国读者来说,看似‘养料’,实际是‘劣质奶粉’,长期吸收将可能产生思想上的畸形。”资深出版人王磊对此指出。

  伪书玩家易容有术

  策划《没有任何借口》的公司已经注销,但有业务也不拒绝

  机械工业出版社给了记者《没有任何借口》责任编辑常淑茶的办公室电话,拨通后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常淑茶不在,随即挂断电话。当记者再次拨通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电话,找另一位责编“魏小奋”时,却被告知“没有此人”。

  记者在114上查询该书策划公司“缘缘堂文化有限公司”的电话,被告知没有登记;之后在网上搜索到该公司曾于去年11月份在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记者以应聘为由拨通热线,电话那头说“我们不是缘缘堂”,但是又随口一句“你应聘啊?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记者以枪手的身份再次拨通这部电话,表示“有份很有市场的文稿要投给缘缘堂”,接待记者的自称叶女士,并称这部电话确实是缘缘堂文化有限公司。以下为与缘缘堂的对话———

  记者:我不是经管类的专家,想找《没有任何借口》的作者合作。

  缘缘堂:这个不能提供。不过没有关系,如果市场需求大,我们可以修改。

  记者:我感觉外国作者的书好卖,我的书可以署外国作者的名。

  缘缘堂:我看看你的稿吧,一般署外国作者的名就得叫出版社引进版权。《没有任何借口》已经出事了,现在这么做得慎重。

  记者:如果困难可以署中国名人的名字。

  缘缘堂:我看完稿再说吧。

  暗访的结果证明这个已经注销的缘缘堂公司还在继续运营。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记者又一次拨通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室的电话询问缘缘堂公司的情况。

  总编室透露,在去年《没有任何借口》被查处之后,出版社方面就和缘缘堂解除了合作关系,而缘缘堂已经到工商局注销了自己的公司。换句话说,缘缘堂“不见了”是正常的,至于能否改头换面重操就业,机械工业出版社表示不清楚,“但是也有可能”。

  给伪书算笔账

  伪书商找枪手写稿千字三四十元

  平均三天就有一种伪书上市

  伪书的出炉与我国图书销售渠道,尤其是二渠道的混乱有很大关系。

  “我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是新华书店,二渠道是民营书商。”辽海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对记者说:“二渠道以前作批发和零售,现在则有的做零售,有的做文化工作室。”

  出版人李先生认为,二渠道市场敏感很强,他们知道读者需要什么,而读者想要就是利益的所在,出版社、书商、书店概莫能外。于是一个利益链条出现了:出版社将书号作价1.5万元至2万元一个给了伪书商;伪书商找枪手写稿,千字30元到40元,又通过隐瞒印数、虚开或不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进一步压低成本;伪书批发价3.5到4折,远远低于正版书6到7折的进价,且市场需求高,书店很爱进,这又增加了伪书的发行量。

  “一切手续看起来都像是齐全的,一本万利的买卖更刺激了各方的发财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磊说:“文化公司看好市场,找出版社交易书号的做法有个雅名叫‘寻求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出版社与伪书商的“合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伪书商提供书稿给出版社审阅,叫“体内循环”;一种是出版社给出书号以后一切工作全权交由伪书商办理,叫“体外循环”。

  但是我国的《新闻出版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得在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活动中以任何名义搞任何形式的“体外循环”或虚假的“体内循环”。

  出版人李先生说,巨大利润面前,利益链条会无视国法继续经营。据北京市场统计,从2004年到现在,北京市场销售管理、励志类引进版伪书就达近百种,估计年发行量达到800万册以上,平均3天就有一种伪书上市。

  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对此问题看得一针见血,他认为,很多企业家不管管理类图书是否有假,真假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书中所提倡的管理理念对这些老板有利用价值。这就是伪《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在很多人知道是伪书的时候,还能畅销的根本原因。

  “打着‘世界500强培训样本’、‘全球销售多少册’等书的欺骗性相当大,很多很优秀的企业都在拿着这些书给企业员工培训。”伪书打假人姜汝祥说。

  伪书想查不容易

  出版社没精力和伪书炮制者斗

  想借法律打击伪书也难

  省图书馆办公室的杜老师在看到记者传给他的伪书书目后大吃一惊,因为省图书馆里有几本藏书恰在该打之列。这几本藏书为《执行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没有任何借口》(机械工业出版社)、《卓越》(哈尔滨出版社)、《脱胎换骨》(当代世界出版社)“有出版社的正规手续,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书有问题?”杜老师还表示,这几本伪书将立即撤架。

  王松最近很上火,虽然现在“打击伪书”风头正劲,但是辽海出版社的书《GOODLUCK让幸运来敲门》刚引进就遭遇了“跟风”。“伪书的‘GOODLUCK’概念‘离题万里’,而且作者居然从西班牙两个创新管理学大师变成了美国人‘哈里·R·罗宾斯’,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另外,在版权页上应该出示的信息都没有,我敢保证它是伪书!”

  “但是我们没精力和伪书炮制者们斗。我们期待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严查伪书现象,保护我们这些纳税者的利益。”王松说。

  某出版社也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该社引进版图书出现了一种“伪”版本,于是将对比结果及合同文本等传给对方出版社总编室,而对方答复说确有相似之处,但咨询过法律顾问,认为没有法律问题。

  “目前处理伪书靠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哪有一部是专门针对‘伪书’的?所以这也反映出我国出版法的缺失,对待‘伪书’应该像对待盗版一样严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磊说。

  目前针对伪书的界定,新闻出版署的定义是“含有虚假信息的图书”。

  但是“显然不全面”,一位出版人对记者说,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金雨编译”等字样的书,如果是这个界定,伪书生产者们会千方百计地钻空子,有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对伪书的治理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规定。本报记者 王雪 实习记者 林浩 除署名外其他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