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圆明园工程能否成为范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2:28 京华时报

  作者: 陈家兴来源: 《人民日报》

  4月20日举办的“水资源、节水、圆明园防渗工程的思考”论坛上,11名专家“一边倒”地公开支持圆明园防渗工程。而在此前,无论是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内部专家论证会,还是其举办的公开听证会,主流的声音都是不赞成这项工程。

  有人如此解读这种尖锐的对垒,认为异见的阐发是民主进步的象征,这会让圆明园工程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范本。然而,活跃的异见是否真的就意味着民主?仅此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吗?

  任何一项工程总是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听取不同意见,才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这样的不同意见,本当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完整表达、充分交锋,木已成舟之后出于各种现实考虑而出现的异议,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历史和时代的真实?多大程度上摆脱各种利益的挟持?

  这些日子,借助于媒体的关注,圆明园工程的复杂性呈现于大众视野。圆明园首先是遗址,是文物,圆明园的生态环境和文物是一个共生的整体。圆明园防渗工程涉及文物、环保、生态等领域,也关乎人文、园林、水利诸学科。参与决策论证的专家应当来自这些领域。我们注意到,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充分考虑了这一点。而这次论坛的专家则基本来自水利、水资源研究、水文地质、水利防渗等专业相同或相近领域。二者所形成的意见,谁更具有科学性,读者不难判别。

  回头再看,圆明园防渗工程之所以被众口滔滔地批评,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缺少公众的参与。但在公众意识被唤醒了之后,应当如何对待瞬间爆发的民意,如何冷静甄别不同意见,如何理性吸纳推动科学决策,这似乎更值得认真思考。

  实际上,在最初的简单决策之后,如今我们针对圆明园所做的一切只能是亡羊补牢。无论我们能听到多少异见,无论防渗工程向何处去,圆明园工程都已在第一时间与“科学民主决策”擦肩而过,它的真正价值倒在于“前车之鉴”,在于它“来者犹可追”的标本意义。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最后的疑问是:民主的表现和实现形式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决策的科学性?在公众关注和参与之后,决策部门究竟让谁说、听谁说?摘编自《人民日报》4月25日文/陈家兴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