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毒品制造案昨宣判(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5:42 扬子晚报 | ||||||||||||
深圳报纸觅“商机”回到泰州搞试验 2003年底,在深圳打工经商的姜堰人朱健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某地查扣“氯胺酮”的消息,后得知毒品“K粉”即由“氯胺酮”所制造。因自己在深圳的豪华娱乐场所看过“场子”,也在里面“潇洒”过,亲眼看到这些场所喜欢“K粉”的人很多,不乏一掷千金、万金购买“K粉”之人,发财心切的朱健便萌生制造氯胺酮牟利的念头。随后,朱便通过同为泰州姜堰人的朋友张文元找到在泰州经营化工产品的泰州人翟浩以及在泰州从事化工电镀生产的上海人江春平,提出4人一起来搞“氯胺酮”,并许诺“成功”之后大家都有“好处”。四人经试验未能成功,后翟、江二人试图从网上查找氯胺酮的制造方法,但仍未找到,此间他们获悉氯胺酮为国家管制药品,系毒品。 2004年4月,朱健得知徐州某公司有制造氯胺酮的原料“盐酸羟亚胺”,便与张文元赴徐州获取部分样品,回来后4人在泰州海陵区东郊乡一电镀厂车间内进行试验,但仍未成功。朱、张二人又去上海图书馆查找并复印了有关“合成”氯胺酮的资料,在去徐州购得部分“盐酸羟亚胺”后,4人继续进行试验,其间朱将试验出的产品送到深圳给福建人蔡斌“验货”,虽被告知“不行,颜色差太多”,但4人心里已经有了“底”,认为离“成功”已不远。 尝到“甜头”欲大干工厂搬家即被捉 2004年5月,已是“信心十足”的朱健花18万元从徐州购买“盐酸羟亚胺”125公斤,与其他3人一起准备“大干一场”。5到6月,在经“验货”确认“合格”后,朱将制造出来的粉状氯胺酮约9.7公斤分3次运至深圳卖给蔡斌,得赃款24万元,蔡则将其所购买的氯胺酮在深圳向他人销售牟利。 在朱健等人制造氯胺酮期间,蔡斌曾来泰州对氯胺酮进行“检验”、“鉴别”。为检验生产出来的氯胺酮效果,朱健将氯胺酮给张文元的朋友仲春等多人在姜堰百乐门夜总会“试吸”,张、江、翟3人先后从朱处获取部分“好处费”。 尝到“甜头”的朱健欲“大施拳脚”。2004年6月19日,朱、张等人将制毒厂搬至姜堰苏陈镇一机械厂内继续生产,次日即被警方查获。警方当场搜缴含有盐酸氯胺酮的块状及粉末状物体15.6公斤,含有盐酸氯胺酮的液体98公斤,另从朱健家中查获盐酸亚胺50公斤。2004年6月21日,江、翟二人获悉朱健等人被抓后,在泰州东汽车站附近饭店内相约饭后一起投案自首时,被警方抓获。2004年7月6日,蔡斌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庭审后采访审判长 如此毒案破天荒 昨日下午庭审结束后,5名被告人一审都受到了较重的判决。其中朱健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25万元;张文元、江春平、翟浩犯制造毒品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13年、13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4年、4年,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20万元、15万元、15万元;蔡斌犯贩卖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20万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地下制毒厂”只存在了两个月时间,5名被告人的“发财梦”不仅未圆,反而一个个弄得人财两空! 法庭宣判后,记者隔着法院羁押室的铁窗采访这起迄今为止全省数量最大的毒品制造案中的两名最主要的被告人。已经在看守所的铁窗内呆了大半年的朱健和张文元情绪低落,经过记者“开导”,朱健终于开口说话。他说,自己从小好动,想干一番“事业”,但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愿干,内心空虚得很。后来去深圳“打拼”,看过“场子”、做过小生意、开过公司,特别想在外面多挣些钱,最终回家发展。但在深圳这个大都市,没有“本事”,别说挣钱,吃饭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朱健承认,自己想发财动了“歪脑筋”,走上了邪路,和自身素质也不无关系。自己是初中生,其他几个人有的是高中生,还有小学生,大家真的不知道做“氯胺酮”去“卖钱”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虽然在南方看别人吸“K粉”并不少见,但那次在姜堰百乐门夜总会看熟人“试吸”自己的“产品”时也有点害怕。特别是有人吸完之后躺在沙发上不动了,他们感到非常紧张。而对于这次“经历”,张文元也表示,吃下去有呕吐的感觉,头就要摇。 对于自己犯下的罪行和将要为之付出的“代价”,朱健和张文元的眼神显得有些迷离,声称“不愿去想”。朱健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亲年纪大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从小自己就是父母的“命根子”,自己这几年在外面“乱闯”,没有成家,没怎么陪父母、孝敬父母。自己“出事”后一直没有和父母见过面。当记者问他“父母知道这事会怎么想”时,朱健表示,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不敢去想了!”一旁的张文元也表示,家里兄弟三人,父母亲为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自己现在却做下这样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铁窗坦言文化低 自感无颜对双亲 昨日下午庭审结束后,当庭的高审判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审了20多年案子,印象中和毒品有关的少之又少,数量稍微大一些的连这桩才两起。上一起是4年前的一次贩卖海洛因案件,数量100克;这次既是泰州首个制造毒品的案件,也是迄今为止江苏省数量最大的毒品制造案。 高审判长不无忧虑地表示,就全省乃至全国而言,与毒品有关的案件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过去在经济特区和边境地区才看到的毒品案件,眼下内地城市出现得越来越多。毒品的吸食、制造、贩卖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人年少无知,沉湎于娱乐场所,寻找刺激,很容易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这位审判长还介绍,因为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在量刑上明显比一般案件重。毒品不管数量、纯度,一经介入就要追究刑事责任。吸食毒品极易上瘾,毒品价格昂贵,毒品犯罪往往还会引发盗窃、抢劫、杀人、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过去苏中地区几乎没有毒品犯罪,现在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开始参与其中,这无疑给大家敲响了警钟!通讯员 高红祥 本报记者 季娜娜 陈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