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母亲湖”再哭泣——感受滇池综合治理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11:24 人民网 |
人民网记者:王明浩 堤坝上绿树成荫,三两成群的游客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放风筝;水面上波光粼粼,数百只红嘴鸥或随艇翻飞,或飞到岸边,争啄游人投喂的美食;近岸处,环卫工人划着小舟,打捞着湖面的蓝藻……阳春三月,记者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的同志一道,“近距离”感受滇池,发现经过综合治理后,滇池湖面虽称不上清澈但却显得很干净,过去成片的水葫芦不见了,肆虐一时的绿藻也格外少。 “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已被遏制,但要真正还滇池以碧水,困难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滇池管理局局长许苏昆感慨地对记者说,“滇池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综合治理,扎实推进。” “母亲湖”在哭泣 滇池地处长江、红河、珠江3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是昆明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布有7个县区的40个乡镇,GDP占昆明的83%。滇池,昆明人亲切地之为“母亲湖”。“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孙髯翁的这首长联,道出了当年滇池的壮美,每一个昆明人无不为之自豪。 然而,在湖泊自然演替过程中,滇池已进入衰老期,湖盆缩小、变浅。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滇池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超V类,蓝藻滋生,水葫芦成灾,舟楫不便,湖面阻塞。 “最严重的时候,蓝藻都几十厘米厚,像油漆一样覆盖在湖面上。水葫芦黏黏糊糊,远隔百米都是腥臭气,把石头扔在上面都沉不下去。”云南省环保局九大湖泊办公室调研员孙琴音说。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在,现今时代依然受害。”这首流传于昆明的民谣,说出了滇池50年来水质的变化,也道出了昆明人的痛心和无奈。 拯救“母亲湖” 滇池是昆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摇篮。实现滇池水质根本好转,事关昆明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云南省决策层对滇池治理高度重视。滇池,被列入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和云南9大高原湖泊治理之首。 1993年到2000年,滇池治理以工业污染及城市污水治理为主。“十五”以来,昆明市坚持治理、管理并重,全面推进《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进程。到目前,滇池治理已投入40亿元。完成了12个“九五”续建项目,基本完成26个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实施了21个新建项目,占计划项目数的80.8%。同时,昆明市开展“食藻虫”控制蓝藻、河道减污技术等项目的科技示范、试验,并推广农村生态卫生旱厕、建立农村垃圾清运系统等控制面源污染。据云南省环境公报显示,2003年滇池水质主要污染指标如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水体透明度有所上升,外海水质由劣V类上升为V类。 “通过不懈努力,在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污染负荷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基本控制住了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许苏昆说。 在红塔基地旁的滇池边上,记者碰到了坐在堤坝上悠闲地抽着水烟的杨福,“两三年前,这一带的湖面臭气熏天,不关门的话,满屋子都是臭气。现在臭味少了,水也清爽多了!”打小就在滇池边长大的他对滇池有很深的感情,“如果不治理,滇池早成化粪池了。” 路漫漫而求索 汽艇在水面上疾驰,身后一直拖着黄褐色的“尾巴”。“滇池的现状,只是部分水质有了改善。”滇池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张立力直言。为让记者加深对滇池治理难度的理解,许苏昆领记者来到草海。与起初看到的不同,水面上漂浮着很多蓝藻,借助风力拍向岸边,卷起绿色的浪花。 “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置换水体,这就加剧了水体的恶化,再加上治理资金缺乏、以及市民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要实现滇池水质根本好转,任重而道远!”滇池管理局环境影响监督处处长李奕波直言。 处于昆明城区下游的滇池,长期以来,每年不得不吸收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2亿多吨。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滇池周围人口大量增加,不解决排污,滇池水质将继续恶化。环保专家介绍,从滇池本身的环境容量来看,现在排进去的污染物已大大超标,目前滇池里的氮、磷污染物浓度极高,短期内控制富营养化并不现实。 “滇池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距离人们的期望目标还很远。”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贺彬说。从1990年至2001年,滇池水质一直在恶化,直到目前迅速恶化的势头才被遏止。 “滇池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容回避。但对每一位昆明市民、乃至关心滇池的人来说,实现滇池碧水清波却是他们共同而迫切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滇池综合治理的进程。”许苏昆表示,随着更多更好治污技术出现,加上人们注重控制新增污染,综合防污治污,实现滇池水质根本好转前景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