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令人感动的南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5:25 人民网 | ||||||||
人民网记者 孙立极 4月28日上午9点半,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自南京禄口机场起飞赴京,结束了第一站南京之行。在27日晚上的访问团记者会上,中国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张荣恭用“感念之站”形容南京,发言人郑丽文则说,南京让他们感慨、感动、更鼓舞。
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南京,打开了宾主双方的记忆盒子。南京有着太多历史的痕迹,不只是中山陵、原国民政府总统府中熟悉的字迹、古朴的建筑,让人触景生情;还有许多与这些亭台楼阁共同经过风霜有记忆的人,他们才更触动人的心弦。 当访问团拜谒中山陵时,自发赶来南京市民有青年学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令人意外的是,在连战一行走过时,热烈鼓掌、高声欢呼的老人相对居多。 连战主席在博爱广场发表谒陵感言,记者在烈日下恪尽职守,周围的群众也汗流浃背地与记者们挤在一起。一位老人家站在我的身后,一边忙着拍照,一边不时大声与演讲人互动:“连主席好!”、“讲得好!”、“常回来看看啊!” 一位同行说,他遇到一位老人,一定要警卫帮他转给连战主席一幅自己写的字,行云流水的行书写的是一首很简单的诗,赞赏连战来访顺应了民意。56年,让儿童变成白发,有些记忆却经得住56年的冲刷,可以褪色,但不能抹去。通常以为,青年人即使听过,毕竟没有经过,可以没有顾忌;亲身走过那段岁月的老人,怎能彻底放下记忆的包袱,视访问团如亲人归乡? 一位77岁的刘老先生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都是一家人。”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句被人用滥的诗句,此时此景却如此恰当。想想也是,记忆是有纵深的。56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近镜头下,是56年前连绵不断的战争;远镜头中,却是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血脉、文化、传统。连战主席因为个人经历,对南京有特别的感情;既便一个与南京没有任何个人渊源的访问团成员,看到行程的安排,也会有一点触动吧。想想唐诗宋词中的秦淮风情,乃至郑和六次下西洋时奉香的天妃宫会与台湾的妈祖庙有着怎样的渊源? 正因为经历岁月,才知道回忆要如开车一样,视点不可以太近,那样会车行如画龙;将目光放在远方,车才可以平稳直行。有太多记忆的南京,一定希望两岸少一点曲折,多一点平安,才展现出如此令人感动的热情。(人民网北京4月28日)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