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密云五音大鼓仅剩5人会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5:32 北京晚报
  中华曲艺绝活面临失传
密云五音大鼓仅剩5人会唱(图)
  本报讯(记者王润实习记者邵泽慧)密云县有个蔡家洼村,这个小山村里流传着中国独一份的民间曲艺———“五音大鼓”。记者了解到,口口相传的中华曲艺绝活“密云五音大鼓”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

  记者了解到,和大家熟悉的京韵大鼓不同,五音大鼓由独特的竹筒式瓦琴等多种乐器配合,1个人主唱,4个人伴奏,琴瑟和鸣,别有韵味。据考证,“五音大鼓”产生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京津地区流传。但现在只有蔡家洼的村民还在传唱。村子里表演五音大鼓的五位老人都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齐殿章老先生今年已经80岁了,最小的李茂生也有60岁。他们是五音大鼓的第四代传人。

  应记者要求,五位老人现场表演了一段。他们特意穿上白色唐装,黑色灯笼裤,各持乐器一字排开。最左边的是唱书人李茂生,因为是“主唱”,还特意穿了一件米黄色的唐装。只见他右手用鼓槌儿不时地敲打着鼓板,左手的竹板发出清脆的声音,再加上齐殿章演奏的打琴、齐殿明拉的四胡、陈振泉弹的瓦琴、贾云明拨的三弦,五种乐器在没有任何的指挥下却配合的天衣无缝。旋律优美、韵味悠长的民间说唱感染了现场的听众,有的人情不自禁地随着曲子打起了拍子。

  记者了解到,五音大鼓没有曲谱,就靠口口相传。密云现在这5位老先生都是从七八岁或者十三四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师傅等学习弹奏的技巧,五音大鼓里还有两种特别的乐器,瓦琴和打琴。瓦琴是唐朝流传至今的,打琴相传是波斯阿拉伯一带流传的击弦乐器,明清时传入我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两个乐器都是老古董了,如果坏了可是没处买,只能自己修一修。”瓦琴演奏者陈振泉老先生告诉记者。

  谈到失传的危机,老艺人很担心,面对记者,他们用大鼓唱出了胸中的烦忧:“‘五音大鼓’是我们心中的宝,父老乡亲全都喜欢,如若把它丢失掉,想要找回难上难。深钻细研去发展,才能对得起老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对这些民间曲艺并不再感兴趣。李茂生说:“我们正在找接班人,否则到我们这里失传了,觉得对不起老祖宗。我们现在主要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虽然他们现在还到不了我们的水平,但是他们有兴趣学,我11岁的小孙子也能唱上几段呢!”

  和老北京的城墙、胡同、叫卖声一样,许多带有北京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五音大鼓”也不例外。自从五音大鼓被外界发现后,引起了北京市、密云县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密云县于2003年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五音大鼓”挖掘整理工作方案,历时两年,对“五音大鼓”的各项资料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就此召开了专家学者参与的论证会。“五音大鼓”因五件乐器保存完好,演奏队伍阵容完整,曲牌保持原汁原味,被专家认定为“曲艺中的野生稻”。目前,密云“五音大鼓”已经被列入了“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邵泽慧摄

  网络编辑:李亚敏

  媛媛和丹丹五一下乡

  天天帮您办实事24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