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6次掌声为航天英雄喝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07:16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16次掌声为航天英雄喝彩(图)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报告吸引了广大学子。

  上午9点35分,海大体育馆。一身戎装的杨利伟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开始了他的航天科技报告。在简洁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后,杨利伟着重介绍了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及自己在“飞天”过程中的感受。

  不必用讲稿,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都埋藏杨利伟心中。感人的报告,催人奋进,引人共鸣,3000多名听众用16次掌声,表达了对航天英雄们的敬意和喝彩。

  从1500到14

  杨利伟透露,我国的航天员都是从空军强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从1500多名飞行员中留下14人,组成了目前的中国航天员队伍。经过5年的航天飞行训练后,每名航天员都具备独立载人飞行的能力。

  报警器没人碰

  艰苦训练对航天员来说是寻常事。为了模拟在太空的失重和超重现象,在离心机的训练中,航天员要在身上加8倍至9倍的体重。在此训练过程中,航天员的面部被练得变型,眼泪都被拉了出来。为防止队员承受不了,离心机上装有报警器,一旦吃不消,可按报警器,离心机则马上可停下来。但在5年多的训练过程中,14名航天员没有人碰过报警器。

  省下口粮作试验

  奉献是航天人的传统。杨利伟说,有一次中国的两名航天员教练被送到俄罗斯训练。两名航天员在零下50度的北极地区生活了三天三夜,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两位航天员还省下了一天的航天食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在低温中为食品作检测试验。

  不紧张是因为自信

  杨利伟说,当时他进入飞船时,一点也不紧张,当时地面测到他的心跳每分钟只有70多次。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紧张,杨利伟说,通过多年的训练,他对中国的科技非常自信,对中国的科学家非常自信。

  “馆长,再见”

  杨利伟还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他进入飞船返回舱时,除了一名医生、一名教练、两名工程师外,发射基地的人都撤离了。两名工程师是负责关飞船舱门的,为了缓解当时窒息的气氛,众人提议讲个笑话,但最终没有人能讲出笑话。后来一名工程师说,前苏联的一位工程师当时给飞船舱关门,后来当了博物馆的馆长。杨利伟在飞船内挥手向工程师告别时说了一句:“馆长,再见。”结果所有人的紧张心情都放松下来。

  艰苦训练挑战极限

  在太空失重时,血液和体液将会重新分配,入轨时航天员的脸会很红、很胖。为了适应太空环境,在“转床”训练中,整个身体要-45度,每次两小时,一个周期是12天。此外还有“卧床”训练,头倒立-6度,一练就是20天,而且吃喝拉撒都必须保持此种状态。身上的航天服重20多斤,每次训练完后都拧出了水。

  “感觉良好”成流行语

  “报告,感觉良好”,这是杨利伟在太空向地面报告时说的一句话。到香港举行航天科技展时,杨利伟向香港市民透露了这一细节。没想到后来有朋友告诉杨利伟,在近两年的一段时间内,“感觉良好”竟成了许多香港市民的流行语。

  为中国而自豪

  杨利伟自豪地说,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见杨利伟时称赞道,中国飞船上天对联合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天,虽然中国不是第一个飞船上天的国家,但中国是第一个将联合国旗带入太空的国家。世界各国应向中国学习。

  一位纽约老华侨的话更令杨利伟为祖国而骄傲。老华侨说,中国的飞船能飞多高,我们华侨的头就能抬多高。

  报告会结束后,杨利伟还向省科技厅赠送了航天之路光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琼瑛、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参加了报告会。(本报海口4月29日讯)

  作者:董纯进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