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北枣强县南臣赞村共产党员林秀贞倾情奉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08:56 河北日报

  30年如一日辛劳不辍,无私赡养6位孤寡老人———枣强县南臣赞村共产党员林秀贞,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党员闺女”。

  4月下旬,记者在该村采访,听到最多的是村民对她的褒奖:“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林秀贞做到了,她把共产党员的好名声留在了大伙心里头。”

  “我是党员,不能只顾着自个儿,应该时刻想着群众的冷暖。”

  “30多年来,为照顾孤寡老人,她付出了比其他农村妇女多几倍的心血和汗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林秀贞的丈夫朱金英深情地向记者讲道。

  1976年冬天,南臣赞村连降几场大雪,天寒地冻。一天,林秀贞无意中听邻居随口说,朱书贵、刘秀焕老两口可遭罪了,这两天连热乎饭都吃不上。这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七旬,膝下无儿无女,平日里靠拾柴做饭取暖。林秀贞把这事挂在了心上,晌午,她做了两碗热腾腾的饺子忙着给老人送去。推开屋门,只见两位老人正蜷缩在炕头,吃着带冰碴儿的稀饭,她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回家后,林秀贞立刻和丈夫商量:“我想照顾两位老人安度晚年。我是党员,不能只顾着自个儿,应该时刻想着群众的冷暖。每个老人都应该老有所养,更何况朱大爷还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党员……”朱金英想到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他和秀贞每月仅有60元钱收入,再添俩老人确实负担太重。可凭自己对妻子的了解,他相信林秀贞不是做事冲动的人,便点头同意了。

  秀贞是个有主见的人,做她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总是要做下去。朱金英说。逢年过节,夫妇俩为老人背去米面;冬春时节,老人爱吃羊肉,林秀贞就抽空赶集去买;老人有天凉闹肚子的毛病,她买来红糖给老人备着。1983年10月,86岁的朱书贵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卧床不起,老伴也因担心过度而病倒。为更方便照顾二老,林秀贞夫妇干脆抱着铺盖搬进了老人简陋的小屋,炕太小,就在炕边加一条木板,凑合着睡,一住就是两个半月。

  有一回,林秀贞估摸着朱书贵老人该大便了,但几次问他却总是摇头。当她闻到屋里有股臭味,打算掀开老人的被子时,老人却紧紧抓住被角不放。林秀贞连忙说:既然我来照顾您,您就把我当亲生闺女吧!听了这句暖心窝子的话,老人含着泪松开了手。给老人换完被褥,擦洗完身子,林秀贞已是大汗淋漓。躺在一旁的刘秀焕歉疚地拉着林秀贞的手不停地念叨:真苦了你了,闺女。你像这样照顾我们,啥时候是个头儿啊!谁都有老的时候,老了病了就需要人照顾,你们虽然无儿无女,但我要让你们过得比有儿有女还幸福。这番动情的话语,顿时宽慰了老人的心。

  1984年,朱书贵夫妇相继去世,他们在弥留之际不停地感念着林秀贞和她丈夫的名字。那段日子,为给老人治病、料理丧事,林秀贞一家欠了370元的外债,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字。村里人都感动地说:林秀贞这样的好闺女真是百里挑一啊!

  奉献是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有了奉献,人间才有欢乐和幸福。

  一次真心的选择成为终身无悔的选择。之后,林秀贞又义务赡养了本村和邻村的朱金林、朱淑芬、朱书常、张振起四位老人。这几位老人中,最短的在她家住过一年半,最长的住过25年,如今健在的只有患痴呆症的朱书常老人了。

  说起朱书常,他可没少让林秀贞操心。林秀贞多年的老邻居刘龙赞回忆起这样一件事

  1995年夏天,由于连降大雨,朱书常家的两间破土房成了危房。秀贞担心老人出事,就把他接到自己家住,一日三餐与老人一桌吃饭。到第二年底,固执的朱书常吵着要搬回去。秀贞便花了3000多元钱买来砖和木料,准备为老人翻盖房子。拆房那天,不知情的朱书常见秀贞叫人拆他的土房,捡起砖头,就朝秀贞砸来,这一下,让秀贞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乡亲们都劝秀贞,他这样的人,你再对他好,他也不懂。你就还让他住那破房子。可秀贞说,这点委屈不算啥,老人懂不懂我的心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他活受罪。那年春节前,朱书常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房。

  1987年,林秀贞家办起了橡胶厂和玻璃钢厂,虽然整天忙得团团转,可对老人的关爱丝毫未减。

  一次,林秀贞和丈夫到宁夏联系业务,眼看着一笔玻璃钢生意就要谈成了,突然接到家里来的电话,说朱淑芬老人不愿让保姆伺候,经常吵闹,催她赶快回去。林秀贞二话没说,连夜就和丈夫乘火车返回老家。这一来,一笔10多万元的生意也就泡汤了。村里知情人说,这些年,林秀贞家的厂子因为类似的事,至少损失几十万元。

  给予别人的多了,留给自己和家人的自然就少了。去年4月,林秀贞的女儿因为生孩子在县城住院,林秀贞安顿好家里的事,打算去照看两天。可去的第一天,就有来探望的乡亲们说,住在她家的张振起老人病情加重,用拐杖把被褥、水杯、药瓶打了一地,谁劝也不听。不行,我得回去看看。林秀贞没敢看女儿依恋的目光,匆匆向女婿交待了几句,就风风火火赶回家,给张振起请来医生,连着七天守护在他身边。

  1999年12月,林秀贞80岁的老母亲患上了白血病,而当时朱淑芬老人也卧床不起,饮食起居得有人照顾。林秀贞只好两头跑,常常累得腰酸腿软。那天,到了给朱淑芬做饭、喂药的时间,林秀贞像往日一样,嘱咐弟弟妹妹照看好母亲就出门了。待做完饭返回母亲家门口,就听到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没有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时刻守在身边,林秀贞怎能不抱憾终生?但她坚信,九泉之下的母亲能够理解她。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图什么回报,只愿老百姓都能夸党好。

  谁不知道照顾老人是个麻烦事?可我们从没见林秀贞叫过累,嫌过烦。做到这样真是太不容易了!村民刘华东感慨地说。人家好几年前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是顾忌到老人们恋家,至今没去住过。

  爱会延伸,会升华。2000年,林秀贞把东臣赞村88岁的孤寡老人张振起接到自己家住。上大学的儿子朱新宇、女儿朱宝琴每次放假回家,都先跑到老人屋里,哥哥帮老人洗头洗脚,妹妹忙着收拾脏衣服洗。两个孩子参加工作后,都把第一个月的工资给老人买了水果和营养品。

  林秀贞不仅带动了一个家庭,还带动了周围的群众。这些年来,南臣赞村爱老助老蔚然成风。大伙都说,这是党员闺女林秀贞的功劳。南臣赞村党支部书记刘福才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林秀贞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全村爱老敬老的典范。不仅如此,她还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哪家婆媳不和、儿女和老人闹矛盾,只要她知道了,准会不请自到,上门调解,往往几句话,就会化解一个小矛盾。

  在南臣赞村,记者见到了已经75岁的朱书常,他不大说话,嘴里却不时哼着小曲。看得出,在林秀贞的照看下,他过得很幸福。

  在家庭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十几年来,林秀贞先后捐款2万元改善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资助12名贫困家庭子女走入大学校园,帮助8位残疾人实现就业……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图什么回报,只愿老百姓都能夸党好!这就是林秀贞,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的最真挚的表白,最崇高的胸怀。本报记者刘剑英 苏励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