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松花江全流域踏访专题 > 正文

松花江肇源段风卷狂沙江水变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8:24 生活报
松花江肇源段风卷狂沙江水变色(组图)

江岸的泥沙被吹入江中。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松花江肇源段风卷狂沙江水变色(组图)

江滩中间宽阔的江岔子。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松花江肇源段风卷狂沙江水变色(组图)

江岸一侧长满塔头墩子。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松花江肇源段风卷狂沙江水变色(组图)

沙化严重的松花江江底。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在吉林省三岔口,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汇流成松花江干流,南北踏访团在此胜利会师。松花江自此东流,经肇源,抵哈市。肇源江段的松花江水水质怎么样?是否颜色变回了水的清白?南源踏访团从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出发,驱车赶往黑吉两省的界江段——黑龙江省肇源县段,也是吉林省松原市风华镇段。

  塔头湿地毁成耕地

  经大洼镇,过风华镇,踏访车一会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在建国道203,一会又穿行在国道右侧乡道。当地的向导把踏访团带入路下的江滩小道时,大片的耕地被抛在车后,左前方就是在建的公路跨江大桥。桥上施工忙碌,右前方耕地的尽头代之以泛绿的塔头墩子,像长草的树桩,连成一片,形成大面积的无水湿地景观。曾在哈尔滨松北区江北中环路边发现过大片塔头的记者知道,这样的塔头年岁最长可达10万年,是由于草木死亡后腐烂,腐烂后再生长,又腐烂,又生长后经年累月形成的,是湿地景观的代名词,也是人迹罕至,展现原有生态环境的标志景观。

  记者注意到,大片塔头墩子所在的泡泽,水已经干涸,露出黑泥底泡泽边缘,已经被大片的耕地所占据。在哈尔滨的江北,为了获取粮食的开荒者,也曾采取放干泡水,一把火烧毁塔头和苇荡,开荒种地的破坏行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塔头同样是湿地的命根子。在以人为本的无序破坏中,塔头在消失,耕地在增多,接踵而至的却是土地沙化,沙吞耕地。据东北林业大学的相关专家介绍,临近江边的湖泊泡泽,一旦破坏了塔头等植被,依附在植物根系上像头皮一样的薄土,在干旱和风力作用下就会流失,而薄土下面就是黄沙。

  桥下塔头涵养清水

  沿着崎岖不平的渡口小道,踏访团驱车来到正在建设的、足有数公里长的跨松花江大桥的桥下,一泓宽约50米的江流蜿蜒流向远方,岸边塔头丛生,鲜绿欲滴,伴着塔头生长的是低矮的柳条通。记者取水样时,感受到了江滩的风力,更加真切感受到的是清澈的江水,风过处,掀起团团白浪。取在瓶中的水样几近透明。

  沿着不宽的江流顶风上行,记者注意到,岸边的塔头和植被完全覆盖了裸露的江滩,所以这里虽然风大,却不见沙土飞扬,倒是江流的清水让记者眼前豁然开朗。

  在一丛由3个大塔头和数不清的小塔头跟前,记者感到了脚下的松软,稍站一会儿,草里渗出的水已经没过了鞋底。

  告别清澈的小江流,记者在一处种了稀疏小杨树的林子前锁紧了眉头。只见随风摇曳的小树上和林地间挂满了白色、红色和蓝色的废弃塑料袋。

  接下来,眼前的景象令踏访团感到心堵。曾经波浪式起伏的干涸江滩上,荒草已经泛绿,但不知为何,有的草地已经大片地露出了黑土和黄沙,有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近百平方米的大沙坑,显然是人为所致。

  前行不远处,一处圈着红砖围墙的封闭之所内,堆着如山的江沙。

  岸边黄沙滚入江水

  驶向江边的小道,被人为平整过。透过车窗望去,一缕缕黄沙正在源源不断地流过小道。道旁低洼处,沙浪留下了鱼鳞一样的痕迹,让踏访团仿佛进入了沙漠。

  远远地看见了松花江主流,踏访团却陷入沙海之中,鲜见的沙棘和柳条被风沙吹得贴近了地面。距离江边越近,风沙越大,刮向江水的黄沙也越多。10分钟后,踏访团抵达与我省肇源县隔江相望的松花江边。

  这里的江水非常浑浊,呈现着黄沙的颜色。与此同时,沙借风威,黄沙正在前赴后继地刮入流向哈尔滨方向的松花江江水中。

  此时,江对岸的肇源县城正笼罩在神秘的纱帐中,东流的江水也模糊了身影,变得满天昏黄。取了水样的记者,只能低着头倒退着前行。即使这样,进入车内的记者还是从鼻子和耳朵里掏出了不少沙尘。

  这里怎么会和哈尔滨段江心沙滩遇风起沙一样,漫天飞沙?哈市环保局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哈尔滨段的江心沙滩,是水瘦露沙滩的主观原因造成的,但客观原因是原本稀少的植被,被游人上岛践踏殆尽。松花江肇源段对岸的沙滩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江水太瘦、沿河挖沙、植被破坏、滥建渡口,这四顶帽子之下想必决然不会出现冤死鬼。

  当踏访团回到驻地所在的松原市区时,整个城市灰蒙蒙一片,干燥的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当记者打开车窗,驱车驶入松原市松花江大桥时,近千米宽的江心岛,竟然没有一丝沙尘迷眼。眼望江心岛绿草如毯,柳条如浪,树木成行,在这样的植被之下,焉有风沙肆虐的空间。

  203国道正在建设的黑吉跨松花江公路桥,将使松花江天堑变通途。与此同时,工程中遭到破坏的江滩,谁又来以江为本,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王冠群 首席记者 于鸿斌

  相关专题:松花江全流域踏访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