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星期日工程师”的历史作用和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1日09:22 无锡日报

  谈学明 沈云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要靠科技人才去演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地方经济层面需要更多的科技传薪者。本文试就“星期日工程师”的产生由来、历史作用和现实启示,作一些探讨。

  一、苏南乡镇企业的兴起为“星期日工程师”提供了广阔舞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当时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牗时称社队企业牘从草创起步走向蓬勃发展。农民们已初尝办企业的甜头,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激励下空前高涨:但大多数企业一缺技术,二缺设备,三缺市场门路,关键还是缺少懂技术会使用生产设备的技术人员。于是,当时的乡镇政府和企业主要依靠两个类型的人员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一是从城市下放或退休在本地的干部和技术工人;二是通过种种关系从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工厂和科研机构借脑借智,聘请工程师、技术顾问和师傅,帮助解决使用机器开发产品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技术难题。因为他们这些在职人员在原单位都有任务,到乡企来帮助工作,属于“八小时工作制”以外的业余兼职,往往是星期六下来,星期日干活,周一又出现在原单位上班。这种科技人员业余兼职,不仅在无锡,在苏南乃至全国都有,成为乡镇企业的一支技术业务能攻坚克难的又是低成本的别动队。随着这支队伍的壮大和作用的增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在半遮半掩中从幕后走向前台,“星期日工程师”的称谓应运而生。

  “星期日工程师”法定用语又称科技人员业余兼职,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害国家和单位技术、经济权益的前提下,为民营经济和各类企业提供各种无偿和有偿服务,或受聘兼任技术和管理职务,在其他单位依法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并依照协议收取劳动报酬,是一项科学技术商品化的活动。其特点是:牗一牘业余性。这一活动,是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即岗位工作实行八小时的,兼职活动必须在八小时以外进行;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兼职活动应保证全面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牗二牘技术性。科技人员的兼职活动,是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承包等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而不是利用别的手段从事的活动。牗三牘协议性。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活动,一般都与服务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金的支付和损失的赔偿等。有些人员即使不签订协议,也有“君子协定”,要求完成某项技术任务,并给予经济上一定的回报。

  到乡企工作的主要途径是:1.自行联系。

  科技人员自己或者经过别人牗亲戚朋友牘介绍进行兼职活动。2.政府牵线。乡镇通过一年一度的返乡探亲人员迎春座谈会,或者通过关系到有关城市邀请座谈,由地方政府、工业公司介绍,与有关企业建立关系,发展到后来,也有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联系兼职单位,中介单位收取一定的介绍费。3.单位组织。单位依据科企合作协议,根据科技人员的组成和科研任务、生产情况统一安排、收入归单位所有,单位视科技人员贡献大小,给以报酬。从无锡的实际情况来看,前两种途径到乡企的居多;来者中又以上海的科技人员为多,因为上海解放前就有无锡的“冷作帮”、“纺工群”等,而且上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更加富余。当时这些科技人员之所以能来而且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是“四个有”:一是有需求,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增大增多,技术的市场属性导致原来存积固化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外溢,并流向乡镇企业;二是有事做,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可以发挥技术专长;三是有钱挣,可以补贴菲薄的生活收入;四是有面子,返乡当顾问或技师,亲戚朋友也沾光。这种科技业余兼职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先进的科技与灵活的乡企机制的有机结合,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交易行为。由于当时国有企事业计划经济管理仍然十分严格,“星期日工程师”来乡企兼职工作往往是“悄悄来,突击干,悄悄回”,乡企方及其本人大多不愿对外公开,而且十分辛苦。如笔者的一位亲戚在上海人民电机厂当工程师,为惠山区汽车油泵厂先后开发了两种产品,一是汽车冷却水泵,二是农排泵的机械密封,前后花时三年,其间总是利用休假从上海到无锡来回奔波。

  二、“星期日工程师”为科经结合建立了历史功勋。

  “星期日工程师”的产生发轫于乡镇企业草创阶段,扩大活跃于改革开放初期,持续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乃至今天。苏南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为“星期日工程师”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契机,而“星期日工程师”的产生又为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并冲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供了范例,作出了贡献。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概括其历史作用主要在于:

  第一,适应了乡企发展要求,低成本且有效解决了技术力量严重匮乏的问题,为企业上水平创效益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撑。据笔者手头的资料,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前洲西塘,就是靠艰苦创业加技术引进发展起来的。开厂之际从上海承揽高温高压染色机的部件,敲敲打打生产“封头”,以后生产染色机的整机,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该厂从城市和县内有关单位聘请了9名工程师,做技术顾问和“星期日工程师”,帮助他们从各个方面提高技术水平。该厂还与航天工业部研究所签订了技术承包协议,他们花了10万元技术承包费,研究所派出了7名工程师驻厂指导攻关,最后取得成功。又如,惠山区苏嘉镁碳砖厂1985年建厂初始,一无成熟技术,二无专用设备,花一万多元买进一台旧压机,全厂10多个人员大胆探索,在有关单位“星期日工程师”的指导帮助下,成功研制了焦油镁碳砖、焦油白云石砖两大系列新型耐火材料,为工厂发展奠定了基础。该厂并与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北京钢铁总院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横向联合,建立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攻克难题,开发新品,不断培养和扩大自己的科技队伍。再如,锡山区瑞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也是靠多形式的科企合作,引入科技人员发展起来的,其中“星期日工程师”功不可没。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该厂决策开发通讯电缆器材中的接续系列模块,通讯电缆、总配线架、光缆接线子等科技产品,其中一些部件历来需进口,总经理汤国江聘请了16名高工及工程师集中攻关,其中有长期驻厂的工程师,也有“星期日工程师”,他们来自于沪、锡、宁等城市与本厂的技术人员会同作战,最终逐一突破。近年来该厂又重点研发电动车新一代锂电池和汽车液晶仪表盘等高技术产品,同样取得了显著效果。据该厂介绍,其中有一名无锡市姓过的机械工程师,曾在厂里当过几年的“星期日工程师”,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由于他所掌握的技术专长对开发低压电器更为直接对口,后被温州正泰集团所聘用和倚重,成为正泰崛起的技术掌门人。上述事例,不胜枚举。“星期日工程师”在苏南和浙南乡企可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不但来之能战,战之能成,而且不占企业编制,所付报酬一般不高,企业支付的成本也较低,因此广受企业的欢迎。

  第二,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的潜力,有效缓解了科研、生产两张皮的弊端和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据1990年初统计,当时全国拥有科技人员850万,仅是总人口的1%,全国县以上的企业平均不到4人。当时的无锡县全县县属企业4万职工,技术人员占16%,其中中高级科技人员又占1.5%,而乡镇企业43万职工,技术人员只占2%,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1.7%。情况说明,一方面,企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寥若晨星;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却相对集中,人浮于事。科技人员业余兼职,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双方直接见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科技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发挥自己的潜力,企业可以用科学技术指导企业的发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因此,长期困惑的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由“星期日工程师”传薪于基层,燃亮科技神火,大大缩短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进程,促进了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同时,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增加了部分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对物价的承受能力,对分配不公的社会现象,起到了部分的缓解作用。实践证明,它适应了我国科学技术“顶天立地”战略中将科技引入基层立地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逆传统计划经济而动,体现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与市场属性的结合,为加速培育我国的技术交易市场提供了路子。“星期日工程师”从隐蔽式到半透明到公开走向技术市场,从技术无价、部分有价到技术变为商品,探索了一条经济转型时期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合理流动和有效转化的路径。这一创造,不但有利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人员走向市场,而且使科技的价值得到社会认知,有利于科技的研发、传播与普及,科技转化的规范操作,提升了科技工作者的地位。现在很多企业已从对“星期工程师”阶段性聘用付酬发展为长期聘用常年付酬,进而采取技术作价入股的措施。如锡山鸿祥铝业有限公司既临时请“星期日工程师”,又常年聘请原小天鹅总工程师为其技术顾问,还与中科院、江苏工业学院长期挂钩合作。又如锡山嘉年华机车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合作开发电动车新型高效节能电机,总投资500万元,其中30%为清华方及有关教授的技术入股。据悉,去年,湖南省衡阳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星期日工程师”制度,鼓励各类人才为民营经济股务,该市还规定“星期日工程师”在8小时以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成果、专利等,可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兼职服务中的权益和所得的各项报酬受法律保护。

  三、一种在地方政府有效帮助下的科技对接。

  “星期日工程师”兴起初期,地方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原无锡县的做法来看,主要采取了四种措施:一是许多乡镇召开本镇在外地的工作人员、工程师返乡迎春联谊会。互通情况,联络感情,鼓励他们到乡企出力,给予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关照。有些乡镇党委书记和工业乡长还亲自登门拜访,表示感谢,上门求贤,发展关系。二是经委、科委等部门专题召开外来工程师、科技人员的茶话会。如无锡县经委曾专题召开座谈会,请他们谈感受、提建议,让他们感到温暖。江南皮件厂聘请的一位上海曹师傅到会后,开发设计皮夹新品种的劲头明显增大,做到产品一技多花,品种不断出新,为企业早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三是各级政府倡导横向联系和科企合作,营造科技下乡进厂的良好氛围。无锡县曾制订多项有关政策措施,1984年无锡县人才服务中心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各大报纸登招聘广告,面向全国招聘人才,当年就引进800多人。还有企业自己选聘的,由双方协商,来厂工作。通过两级选聘,全县乡镇工业累计引进工程技术人员5644人,并启用退休技术人员2000多人,对“星期日工程师”没有专门的统计资料,按35个乡镇每镇10—20人计,估计超过500人。该县并总结科企联姻的经验,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搞科技信息发布会,以后又多次召开科企合作恳谈会,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科技合作,为各类科技人员提供创业和攻关舞台。四是借智育智,兴办各种培训班,请科技专家、“星期日工程师”为各行业授课,提供新的技术服务场所。1984年,无锡县先后与全国29所高等院校合作,帮助定向培训了2100名大专毕业生。东镇举办各类技术训练班43期,受训职工1967人,占全镇职工总数的50%。

  “星期日工程师”到乡企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支持来自于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的渴望,也来自于地方政府急企业所急的朴素认识。不能说当时就有思想认识的先觉,但客观上撕开了计划经济用人方面的口子,找到了乡企“借脑袋发财”的路子,是一种思想解放的行为。当时,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叫停,乡镇企业叫好,社会舆论褒贬不一,上海某区曾发生过“星期日工程师”被告上法庭,险些判刑的案例,而苏南的基层党委、政府不但是保护、欢迎,不怕非议,而且鼓励“暗渡陈仓”,主动纳贤,主动服务,拴心发展。时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乡企被舆论指责为“以落后挤先进,以小挤大”,“星期日工程师”也一度被认为是“以不正之风挖社会主义墙脚”。

  对此,苏南乡企及基层领导还是顶住压力,继续支持和保护科技人员业务兼职,使“星期日工程师”的队伍不断壮大,乡企技术创新能力与城市工厂比翼提升。回顾这些史实,应当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这些做法需要足够的勇气,也是值得当今所借鉴的。

  四、新时期需要引入更多的科技传薪者。

  总结“星期日工程师”的兴起与发展的实践,可以给人们有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抓经济首先要抓科技,抓科技首先要抓人才,抓科技人才首先要解放思想。从地方经济层面来考量,我们感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要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要以更有效的措施解放科技人才,使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从草根工业到苏南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归根结底来讲既是一部农民的艰苦创业史,又是一部农村改革开放史,也是科技进步演变史,更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在乡镇企业嬗变和提高过程中,以下乡进厂直接参战为特征的“星期日工程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一经济技术现象的背后,是乡镇企业相较于城市国有企业灵活的机制和地方党委、政府敢于解放思想,冲决传统束缚,营造了适宜科技转化生产力的环境。

  2l世纪是科技经济人才三位一体的世纪,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入量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现在的发展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和政治环境比计划经济严管时代宽松得多了。但是,现实与之有反差,科技第一生产力在本地区转化得还不快,民营企业对科技追求的氛围还不浓,科技人员引入速度与效用发挥得还不够。其中,如何为科技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成为问题链中的关键环节。正如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同志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的那样:“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学习弘扬当年发展乡镇企业利用‘星期日工程师’的好传统,解放思想,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锡要在全省加快实观“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要在长三角地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率先冲破一切阻碍改革发展的陈腐观念,率先革除影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有效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金山”,在建设最适宜人居环境的同时,研究建设最适宜科技人员来锡工作安居乐业的创新环境,引入和培育更多的科技传薪者,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用人问题上,树立几个新的观念:一是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为本,又需激励为策,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有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凡是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创新的,都应支持和鼓励;二是不求其所有,但求其所用,采取更加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三是技术有价,技术是商品,而且是有特殊功能和价值商品,把偏重供销能人转变到注重科技创新人才上来;四是物质利益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之火需浇上利益之油”。福建南平近年成功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由政府鼓励科技人员与农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科企合作不能回避利益搞一厢情愿,而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确认科技的特殊价值,实现“双赢”。

  第二,采取引智引才育才育科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主要需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当前,各地都在花大力气开展招商引资,在注重引进资金和项目的同时,必须坚持争取同时引进人才,引进技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举办多形式的科企合作恳请会和专题推进会,引进成果,实现引资与引智的双丰收。可走出去、上门求贤与请进来进厂指导并举,阶段性“星期日工程师”与终身型技术顾问并举,聘用国内专家与国际专家牗如日本花甲协会牘并举,壮大本地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人才和智力保证。二是“引智引才”与“用智用人”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搞好科技人才引育规划,避免高成本“引智引才”与当地人才浪费并存现象。既要引导企业放眼长远,寻求聘请外部智力财力“外援”,广泛发展国内外科技合作,打破地方局限,广纳五湖四海人才,又要用好现有科技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研发条件和生活环境,使他们人尽其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政府应当因势利导,培育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讲究诚信的社会氛围,改人缘经济、亲缘经济为人才经济、科技经济。三是“外引内育”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广泛引进科技成果,加大引智力度,创新引智模式,完善服务体系,扩大引智规模,提高引智效益,进一步强化引智成果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着力完善科技内生机制,加快实现从引进技术、人才到建立自己的技术专利、人才创新体系的转变。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市场和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现科技资源市场化,将人才作为优质资产进行重组,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同发展”的大流通大服务平台。在此同时,要特别重视制订和落实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重视各科科技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重视科技领导人物、创新创业领头人的培养和激励,在无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潜能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第三,引导民营企业重视和善待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走向民营经济战场。回顾原无锡县乡镇企业的科技发展历程,笔者有一个感觉:乡镇企业在起步发展阶段出于强烈的生存欲望,追求科技,聘用工程师的意愿特别浓烈,以后部分企业形成气候了,对科技显得不再热切,有些企业甚至做出不讲信用、过河拆桥之事,待遇不兑现也常有发生,伤害了一些人、一些科研单位。企业要讲诚信,就必须提高企业家素质。随着乡企转制到位,民营企业总体上追求科技的积极性又在上升。但是,受家属化管理及眼前利益等因素的局限,科技人员进厂及进厂后作用的发挥,均存在很大的阻碍。如果民营企业科技人员拥有量和使用效果加大了,当地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大为改观。因此,政府要研究民企与科技结合的有效机制,树立一批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典型,评定一批科技功臣和科技带头人,宣传一批科经结合的范例,来打开农民企业家的眼界,并要采取激励措施,大力鼓励各类科技人员面向基层,走向民企。前些日子,浙江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兼职兼薪,使“星期日工程师”正式有了“准生证”,为企业与科技人员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应通过政企互动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引进和使用科技人才,培育无锡地区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和才聚兴业的创新平台。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图铃免费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