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出身工人:别叫我老板 就叫我师傅(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1日14:21 新华网 | ||||||||||
名片:印上“全国劳模”表诚信 在刘铁儿的新名片上,印着铁儿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全国劳模三重身份。“我自从退休办起了公司后,又发明了三种搬运的叉车,专利也从原来的8个变成了12个。我之所以在名片上加了全国劳模的身份,主要是这不仅对我是一个至高无尚的荣誉,而且对外而言,劳模就意味着诚信。”刘铁儿说,劳模的身份使他在开拓市场和办公司上起了一种金字招牌的作用。 刘铁儿自己说,他的学历并不高,只有小学水平,但我们手中厚厚一沓的资料却这样介绍他:刘铁儿,1958年进入广州南洋电器厂历任司机、运输班长等职,他先后发明、设计、制造了60多台、套装卸机械,为厂里节省、创造的价值超过360万元,获得全国12项国家实用型专利。199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8年获“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称号,多次获国家领导人接见。 工作:一身工人服从不坐办公室 刘铁儿今年63岁了,下海已有两年。凭着独一无二的技术和产品和为人诚实勤奋的品格,如今的铁儿公司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产品,有20多个单位专门前来订购产品,其中包括广州地铁、珠江钢铁公司等在大企业中,而且其产品都是独门打造,专门为客户度身订造,这种技术独此一家。 铁儿公司在广州天河区有一套漂亮的办公室,但是刘铁儿的办公室永远都在车间里。铁儿公司在南洋电器厂的厂房是一幢陈旧的厂房,车间里堆满了各式工具,刘铁儿一身蓝布工人服的打扮,没有想象中的老板的西装革履,研究开发产品仍然是他的主业。“我这个人怎么也不像老板的,我天天在这里干活,和工人们在一起。 下海初衷: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老劳模怎么会下海呢?刘铁儿说,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当时南洋电器厂面临国企改革,有1400多退休职工的老厂背着沉重的包袱,处在深化改革的关头,于是,2002年,即将退休的刘铁儿带起了原来运输班的工人,从南洋厂中分离出来,办起了公司,为南洋厂走上社会化的路子打响了头炮。 家庭:用辩证法争取妻子的支持 “欧拉公式”这个力学上的词汇经常从他嘴里嘣出来,只有小学学历的他,自学完成了高等数学和力学。因为在他的发明中,这些都是必须用到的知识。现在公司里搞开发研究的,基本上只有他一个人。刘铁儿喜欢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他说,一本《自然辩证法》,可以教你怎么做事做人。 由于刘铁儿工作太拼命,妻子曾经不太乐意,让他做人只要“中中地(广州话中庸一点)”就行,他用了辩证法的观点回答了妻子,“如果我做人做事情都‘中中地’,那么对你也只会‘中中的’,你也不想我对你不全心全意吧!”这样的一席话说服了妻子。刘铁儿有两个孩子,都非常上进,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绩优秀。 对新时期工人阶级要如何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刘铁儿说:“如果每个职工都能像我一样,拼命干好工作,那么就没有一个工厂会破产。”(文/记者周祚图/杨勤)(责任编辑:余申芳)(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