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统计注水缘于缺乏专业尊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4日16:49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郭巍青 上月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就《统计法》实施情况作了报告,对某些地方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的情况提出严厉批评。于是再次引起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现象的关注和热议。
统计造假的突出表现之一是GDP数据“注水”。从“统计风暴”中披露的数字可以了解到,2000年至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加权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GDP增长速度分别高出1.7、2.2、2.6和3个百分点,2004年则高出3.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各地的GDP“注水”,一年比一年严重。这哪里还是注水,简直是山洪暴发。 大家都批评这是体制问题,政府也从体制改革上下工夫。目前见到的措施之一就是将GDP发布权收归中央,措施之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比如立案查处、强化监督、奖励举报者等。 我不怀疑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改革决心,也不怀疑在霹雳手段之下必然会有改进。但我仍然怀疑,任何问题都依赖政府解决,政府中的任何问题最终都依赖中央解决,这样的趋势对于老百姓来说,究竟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任何问题都永远局限在“政府”这个概念框架内来讨论,说来说去都是担忧政府形象啦,考核指标啦,只怕最终结果还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在统计数据以及各种专业领域中,我主张建立一种公民的角度,和谐社会的角度,由此出发来讨论政府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在这种眼光下,有两个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是信息、数据以及技术首先为公民服务;一个是服务者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操守。 我们已经从事的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要建立和谐社会。这两条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政府要为公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道理很简单,和谐社会就是每个人都能作出合理的行为决策,而合理的决策依赖于充分信息。如果没有清晰的信息,如果人生重大选择都如“三岔口”般全凭摸黑打斗,社会就只能像火药桶一样。 也许做一个比较更能说明问题。一个政府官员要到陌生的外国去访问、进修、公干或旅游,他必定要预先获得有关信息。倘若信息缺失而导致不便,信息提供者一定要倒霉。现在设想一个农民想到广州或上海打工谋生,他怎样得到相关信息,例如工作机会、竞争程度、福利待遇以及衣食住行条件等?将心比心,若提供不出信息也就罢了,如何还能说人家是“盲流”、“素质不高”?但这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吗? 为公民的个人决策提供信息,这既是执政能力的问题,也是执政伦理的问题。能力问题是说,高质量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困难。伦理问题是说,信息不应该由政府垄断。就统计而言,数据的产生和提供,应该遵守科学、公开、竞争的原则。由此就要强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精神和专业操守。 所谓专业精神和专业操守,就是专业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对于专业准则的高度忠诚。例如教师的“有教无类”,史家的“秉笔直书”,医生为病人保密,船长为航行安全负责等。之所以出现统计数据造假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毛病当然是在体制。但是体制的要害在于,它不鼓励、不尊重每一个专业有它自己的准则、尊严和荣誉。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和予以改进,那么无论权力怎样分配,始终不变的是,权力的考虑,甚至官员的个人考虑,永远大于专业精神。并且永远可以在加强管理、顾全大局之类的旗号下,干预专业的运行。于是无论吸收多少博士硕士进去,他们都有可能面对无法秉持操守的痛苦。 每一个部门和行业,包括政府自己,如果能够建立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行业自律,和谐社会才有保障。如果没有这些,如果重要的信息与数据都像外国批评家说的那样,仿佛是“科幻小说”,那么,所有的交易成本都将升高,所有人都处于无穷的风险、麻烦与猜疑中。倘若“统计风暴”最终能将改革引导至专业精神建设的方向,则社会和谐将如苏东坡词云:“此心安处是吾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