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思想平台:“三个代表”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5日10:3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进一步繁荣企业文化,加强“四有”职工队伍建设,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如何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文化建设切实体现这一方向,这是企业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这一探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先进文化?笔者理解,先进文化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般文化与企业具体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企业职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如何找好结合点,选好切入点,在“先进”上下功夫,在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上做文章?笔者以为,这至少需要把握好五个环节:

  一是先进性。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建设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文化,而不是颓废的、消极的、愚昧落后的、阻碍社会前进的文化。近几年,在涉及企业文化问题上,曾听到诸如“企业文化要以儒家学说为指导”、“企业文化就是儒释道三者的结合”、“提倡美国和日本学者的观点”等等。如果是这样,就可能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偏方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来,教育广大职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为建好企业、为现代化建设拼搏奉献。

  二是特色性。就是说,当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时,必须特别重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企业管理本身的客观需要,体现现代企业文化“中国特色”的需要,也是先进性的需要。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许多事实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要素。比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无私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任人惟贤”的取才思想,“见义勇为,舍身取义”的无畏气概,“尊老敬贤”的淳厚民风,“善民为本”、“去奢守朴”的崇俭风气,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科学性。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发扬广大,结合时代的需要加以改造提高,完全可以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因素,认为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因此,格外强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激励、伦理道德等要素的作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工不仅是管理企业的主体,而且是企业的主人。这就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文化环境和强大动力。对一个企业来说,关键就是真正把职工当做主人对待,通过落实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各项职权和“带着感情”的工作,增强职工的企业意识,实现企业管理与职工思想的和谐,使企业与职工结成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四是知识性。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基本的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知识武装职工群众。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就是要组织职工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响亮地提出“读书兴业”的口号。

  五是形式多样性。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达到改变职工精神面貌,提高职工素质的目的。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