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收入提高后如何来才能促进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6日16:28 新民周刊

  作者:朱连庆

  社会商品,从生产、交换、分配到消费,便完成了一次循环。社会商品,只有实现了消费,才算完成了一次循环。而每一次消费的实现,携带着实践的反馈,在更高层面上成为下一次循环的起点,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社会经济亦被推向不断进步。

  衡量一个经济单元体的运行质量,消费率,尤其是最终消费率,是最重要的指标。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达到充分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也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

  许多发达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都很高,2003年美国达到了86.1%,英、日、德、法、意等都要在75%以上。而我国近年来的消费需求比重却只占GDP的60%左右,最终消费率在45%以下。据去年全国消费者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7%的消费者选择把增加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消费,而选择存银行的达到60.6%,还有12.4%的消费者选择投资。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收入。尽管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但有两大因素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其一是支出的增加。除了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包括衣食住行之外,文化、教育、通讯、娱乐、旅游等都在快速提价,尤其是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已超越了一般工薪阶层的购买能力。其二是后顾之忧。将来生活的变数越来越多,就业、医疗、养老、子女教育都需要每一个普通家庭具备一定的积蓄,以备不虞。

  那么如何来促进消费呢?根本的是对症下药,一是增加收入,尤其是增加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我国的工薪阶层收入普遍较低,本阶层却又占消费群体的大部分,其增收部分用于消费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而富裕阶层则是递减的;与此同时要稳定物价,尤其是那些价格弹性系数较大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涨价。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现在的一些所谓“改革”,以工薪阶层的社会福利为代价,改一块,百姓拿出一块,原有的一些福利少了,新的福利又不见增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积攒以为明日,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促进消费,对于政府来说,实在是要有大的动作。政府与民,就如船行于水,水涨船高。在当前的关键时期,尤其要让利于民,“放水活鱼”。具体而言:

  ──过高的财政税收应降下来。这些年我国的财政税收,一直以很高的增幅指数逐年递增,去年的增幅是25.7%,而同期的GDP增幅,只有9.5%,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也只有10%左右,这种做法不利长远。

  ──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直接让工薪阶层受益。工薪阶层的基本状况是应付眼下的生活有所结余,尤其是中年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包袱甚重,以往所付出劳力创造的社会财富仅得以维持生存,而今的一些福利改革让其付出代价,这种忽略年限贫富让大家共同承受的代价,其实是有欠公平的。政府可以从国民收入中辟出一块,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直接贴补给大众平民,这也是对其以往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追付或补偿。

  同时,在政策上也要努力促进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政策必须随之作相应调整。现行的一些政策延续着历史,影响着消费,这些政策需要重新调整。另外,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研究制订一些促进消费的政策,包括城镇小轿车、农村农用机械私有化的政策,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政策,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政策,文化娱乐体育旅游消费政策,社区、家政服务消费政策,调整收入差距政策,奖励多消费政策等等。

  政府某个阶段实施的政策应考虑到主导性、兼容性,避免对冲性、排斥性,现阶段倘以刺激消费为主,其他不利的甚至有悖于促进消费的政策应暂缓出台。

  促进消费是个系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创新消费观念,倡导新的消费模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生产制造更多更新的消费品。

  对于商业服务性行业来说,在促进消费方面,尤其要下大力气。不光要适应现代消费的特征,经营的商品品种结构要科学合理;包装要讲究、注重艺术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营造宽松、舒适并渗透着文化意蕴的购物环境;以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货仓式大卖场、折扣商店、邮购等多种功能和业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代消费需求;强化管理,以人为本,讲究诚信,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

  消费,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靠我们不断去挖掘、去开辟、去创造。人们走进商店,有购物欲望,也很可能空手出门,要将这种欲望刺激起来,提高有效购物份额,这与商家的灵活、得体、诚信、独特的营销手段大有关系。

  要研究消费心理,研究不同消费对象的差异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挖掘“边缘消费”、“特色消费”、“文化消费”、“冲动消费”、“攀比消费”、“投资消费”、“情感消费”等等,可以说,这里蕴藏着一个尚未很好开发的巨大宝藏。(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