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代人物周报:财富坛主的赚钱故事(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3:01 时代人物周报

  他们眼中的论坛经济

  刘东华:论坛可发展为一种产业经济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看好论坛市场。他参加论坛主要去看别人是怎样搞的。但他感觉参加这种活动实质性的收获还是比较少,而且国内高层次的论坛几乎没有,不能给服务对象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

  刘东华承认,办论坛最大的瓶颈就是公司化运作的程度。媒体要搞这样的活动,基本上还是靠自己的人,特别是主题,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去了解企业家关心什么。

  他认为,大多数公司和组织做论坛还不专业,资源积累不够,也没有足够的资历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此外,体制方面也是一种制约因素。

  张华:提倡真正的经济论坛

  张华(财经评论兼商务撰稿人,君华商务首席分析师)说:越来越多的组织与机构想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这趟车,通过挂上中央某部委或地方政府的名,承办各种形式的经济论坛,来掘得大量的金子,同时获得很高的声誉,可谓是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持续下去,第一届,第二届,一直到第N届。

  虽然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提法。论坛经济正与注意力经济、会展经济一起,开始在国内盛行。论坛经济具有两面性,真正的论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与永动力,虚假的论坛是政府设租与承办方寻租的过程,而且这种寻租是光明正大的,是持续型名利双收的。

  提倡真正的经济论坛,打击并取缔披着论坛的外衣寻租的虚假论坛,是当务之急,否则虚假论坛的盛行会使得学术腐败成为一种冠冕堂皇的制度安排,而政府一旦真的吸收一些垃圾思想并作为一种公共政策进行实施,则会使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挫折。

  “从经济论坛到论坛经济,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心。高兴也罢担心也罢,发生的正在发生,经济论坛铺天盖地好像正在成为我国文明社会的一景儿。只是别太虚了。什么好东西为什么到我们这儿就走样了呢?!”

  梅德文:需要寻找竞争力

  梅德文(文网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来概括时下的论坛热。他指出,不少举办者只看到了论坛的“暴利”,以为只要请来“高人”就可坐享其成,结果使论坛质量良莠不齐,不但不能从中获利,反而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亲自操办过10余次国际化论坛的梅德文对论坛经济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他坚持认为论坛热是中国在转轨时期的必然产物。

  “只要有需求,论坛就有存在的必要和火下去的可能。”梅德文表示,目前国内各色论坛的通病是论坛不“论”,或者干脆混同于展览会、研讨会、报告会,“如果能从书刊、电视、光盘上得到所需的,人们就不会花钱去现场;如果只有灌输、传授而没有思想上的交流碰撞,这样的论坛就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梅德文指出,与国际同行相比,国内论坛在战略规划、形式创新、演讲层次、会务操作、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论坛蕴含无限商机,成为企业公关、广告的最佳舞台。论坛也是一种传媒。实质性、交互性、大容量性和国际性更加具有不可比拟的魅力。所以我们认为,论坛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的论坛,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为媒介提供平台,提供内容。而论坛的实时性、交互性、大容量性又弥补了大众传媒的缺陷。论坛经济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极具潜力。”

  芮新国:要学会辨别

  芮新国(深圳麦肯特企业顾问公司营销部经理)认为:整体来说,国内的“论坛经济”呈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势。尤其是这两年来,各种论坛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其中,有些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则以扩大品牌影响力为目的。在论坛质量和组织水准上,市场呈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论坛在定位和组织上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有些以扩大品牌和影响力为目的的论坛则相对谨慎。

  但商业两个字也往往会带来两种极端,论坛参加后也会产生两种幻觉:一种是让大家看到了下金蛋的鸡,而且教给大家怎么训练自家母鸡下金蛋,下不下得成单说,首先满足了大家的求知欲;一种是把饼拿到嘴边了发现是画出来的饼,不充饥还硌牙。虽然短视者迟早会走上绝路,但还是败坏了大家的胃口。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观察主办方的实力和它宣传的论坛规模是否匹配。然后再了解出席的明星们,看他们是否能带来自己需要的东西。

  李俊:还不到时候

  李俊(亚洲资本论坛董事局主席、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认为,论坛经济、会议经济这种提法目前在欧美等一些西方国家较为适宜。西方一些国家将论坛视做一种经济形态,是由大量的商业行为组成的,商业行为依托的是产品,产品要讲质量,具体到论坛经济上,需要有相当数量、高质量的论坛做基础。缺乏高质量会议和论坛,根本谈不到“论坛经济时代”。

  国外全球性论坛有“财富论坛”等,专业性的有“计算机大会”、“物流大会”等,这些论坛在质量上非常过硬,与会者都言之有物,论坛层次之高会使出席者往往将自己参加过论坛一事记入个人履历中。专业论坛会让未能参加者感到遗憾。但多数国内论坛往往会让与会者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与会者的人物级别远达不到组织方一开始所宣称、宣传的那样高层次,所谈论的议题也是云山雾罩,与实际情况脱离较远。

  潘石屹:商机无限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一年要参加无数的论坛,他认为,行业内和跨行业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需要的,这是论坛之所以获得生存空间的基础。除了行业交流的平台作用外,各种形式的论坛对于企业是一个对外曝光的时候,尤其是上市公司,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论坛对于推动政府政策的实施和制订、对于消费者的导向都在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参加论坛有什么好处?不单单是几个企业巨头在一起谈成几个合作项目。老潘认为,一个好的论坛,所讲的东西非常有冲击力和震撼力,非常新鲜,非常有深度,能给人很多启发,你回去可以想很久,无形中为你树立许多参照器和标准。这是一个脑力激荡的作用。当一个人讲出一个很有冲击力的观点时,就会迫使你和他站在一个相同至少是相近的境界,无形中把你拉到这个层面,这样你才有对话能力。这是论坛带来的精神营养。

  同为新经济,论坛经济不同于互联网经济。因为互联网构筑的是全球经济的“虚拟空间”,而论坛带来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是互联网做不到的。论坛经济也不同于“会展经济”,前者是新经济形式,而后者是传统经济形式。

  “论坛经济”有着其独特的盈利模式。一个成功的论坛,必然是重大经济信息、经济决策的发源地,大量的人力核心资源聚集地,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学界精英,这其中就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可以形成巨额商业利润。

  李俊 做论坛上瘾

  李俊身份: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亚洲资本论坛董事局主席;《亚洲资本》、《中国证券期货》和《新财经》杂志社社长,香港新财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运作手法:战略合作、品牌赞助30万至100万人民币不等。

  经营现状:中国企业家论坛赢利不明显;亚洲资本论坛进入良性运作。

  尽管蒋晓松的博鳌论坛风头最劲、知名度最高,可是从个人的知名度而言,蒋晓松却远远比不过李俊。无论是业界还是社会公众,都知道李俊“中国论坛第一人”的称号。

  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的李俊,外表温文尔雅,才思敏捷。1994年,他创办《中国证券期货》杂志;1998年,他在香港创立亚洲资本论坛,出任论坛董事局主席和亚洲资本论坛出版社社长,是中国第一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论坛”性质的企业,从而与那些没有法人资格的各类论坛区别开来,李俊因此而被誉为“中国论坛第一人”。

  对论坛的热爱来自于李俊在传媒运作的实践,他告诉《时代人物周报》:“我发现,如果更好地整合企业家尤其中国企业领袖和亚洲以至更大范围的企业家资源,必将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在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素质的同时,通过高层交流和信息共享,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

  身为“第一人”就难免烦恼,李俊至今记得,前两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为了邀请到有分量的嘉宾出席,他不得不替那些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领袖购买机票,然后像一个导游一样带队的情形。

  曾经的烦恼带来的也是荣耀,亚洲资本论坛和中国企业家论坛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确定了永久会址,而这两个由李俊一手孕育的论坛现在的受关注度也足可以位列国内论坛前列。

  从期货到资本

  1993年,当时是国内贸易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的李俊领头创办了《中国证券期货》的前身《中国期货》,在运作的过程中他发现,期货市场的国际性体现得十分明显,而《中国期货》杂志这个平台的交流层面只限于国内,只通过杂志这个平台与全行业进行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一个国内期货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平台应运而生,当时还没有“论坛”这个说法,名称是很流行的“研讨会”。

  1994年在庐山举办了首届“国际期货研讨会”,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期货界人士踊跃与会。1997年,“国际期货研讨会”在会议内容中加入了对证券市场的关注。

  随着该论坛所涉及内容的增多,这一论坛在国际期货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论坛的主办方《中国证券期货》杂志,更为国内外的期货、证券业人士所熟知和认同,1997年时共有40多个国家的期货业人士参加研讨。

  眼看着论坛已成气候,为了更好地利用论坛这一品牌效应,李俊决定借鉴美国《财富》杂志创办“财富论坛”的模式,将该论坛从杂志中分离出来。1998年9月12日“亚洲资本论坛”在香港注册成立,这是一个俱乐部式的国际性组织。

  回忆当时的想法,李俊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他对《时代人物周报》说:“论坛在香港进行注册时正是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定之时,世界资本对亚洲的经济环境正有较重的疑虑。将论坛的名称从原来的“国际”重新定位于“亚洲”,有于经济环境布满疑云之时,仍坚信亚洲经济前景广阔之意;将论坛涉及内容从“证券期货”改为“资本论坛”,目的是想通过名称上的变化,从实际上表明该论坛的定位将更为广阔,从一开始的‘期货’,最终要发展到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领域,拓展到更全面的资本领域。”

  为维护该论坛在资本领域的前瞻性、高水准性,李俊请来了刘鸿儒、萧灼基、厉以宁等一大批国内的经济学家、学界权威在论坛任职,并由专家学者详细论证提出每年年会的议题。

  因模仿而生

  中国企业家论坛又被称作亚布力论坛,但是亚布力这个中国最好的滑雪场地也差点成为李俊的困扰。

  选择亚布力纯粹是因为想复制达沃斯模式,这一点,李俊和他的合伙人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董事长田源都承认。

  田源现在是中国企业家论坛主席,曾两次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在电话中向《时代人物周报》介绍,世界上有那么多大企业家,不顾天寒地冻,花去上万美元,年复一年地跑到阿尔卑斯山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为的是去说几句话或者听几场讲演,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使每年一度的论坛变成了“世界团拜会”,没有任何一种机会和场合,能够以如此低的成本,如此高的效率,如此快的速度,让参加者会见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新朋老友。这种情景让他惊讶。惊讶过后,他通过调查了解到,通过高规格的论坛组织起优秀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业,于是产生了开办中国的“达沃斯论坛”的设想。

  中国企业家论坛是按照世界著名的达沃斯经济论坛的模式组织的,为满足达沃斯创造的“在休闲中开会,在开会中休闲”的人性化需求,像达沃斯一样,中国企业家论坛选择了黑龙江的冰雪小镇亚布力为永久性会址。当然,选择亚布力,也还因为亚布力是田源的产业,他需要在这个地方维持人气。

  然而在第一届年会筹备期间,几乎所有的受邀人都很不解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需要几天,看上去很劳命伤财的地方,以至于李俊最后不得不掏腰包替那些富人们负担来回机票,才保证了第一届有足够的嘉宾参加。

  这次“赔本赚吆喝”,让李俊很矛盾,但是他不想让自己的心血成为一次“一夜情”,然而要把年会固定在一个离北京需要4天路程的地方,需要很强的说服力。为此,李俊、田源联手其他几个企业家共同出资成立了专门公司来运作“亚布力论坛”,让“亚布力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他们新的目标和口号。

  《时代人物周报》了解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主旨是“构建企业家交流智慧、分享远见的平台”,主张的是一种高端层次的交流,对会员的资格有较严的要求,入会的企业家要从本人知名度、财富、思想性等几方面综合考评后,才会被授予会员资格。目前中国企业家论坛在全国有近300位会员。

  此外,会议主题的提炼也非常重要。在开年会前半年,论坛的理事会找专家先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讨论出几个初步的选题,然后把初步选题发给100位左右的企业家,由这些企业家对初步选题提意见并反馈给理事会。理事会再组织专家委员会提炼并选出十来个选题,随后理事会再组织一个扩大的专家委员会,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业界权威进行讨论,确定出5个选题,最后通过程序,再从中选出一个旗帜性的主题。

  经过五年的发展,让李俊满意的是,亚布力论坛已经被很多企业家所接受,每年到亚布力开会纳入了很多人的日程,有企业家称誉为“企业家自己的论坛,企业家的草根论坛”。田源很知足地告诉《时代人物周报》:“中国企业家论坛不仅仅是一次论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中国企业家的生活方式。”

  同时运作两个每年都有很多活动的论坛,李俊似乎还是不够,他说过:“来日,我还是会做论坛。”

  刘东华 既赚吆喝又赚钱

  刘东华身份: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组委会主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运作手法:会费,企业领袖8000元人民币、随行人员10000元。赞助费,50至100万元人民币。

  经营现状:盆满钵满。

  刘东华从不讳言自己的立场,他不止一次说过:“毫不讳言我们是企业家立场,现在来讲,社会已经认同企业家群体,我想的是怎样让他们同社会融合,让企业家成为受尊敬的人。”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刘东华创办了“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

  在刘东华出任《中国企业家》社长后,他就提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理念。”由于他认为中国企业家已经形成了一个阶层,而这个阶层在国内缺乏认同,“企业家是孤独的,中国的企业家尤其孤独。”促进商界明星和政界高层,乃至媒体、社会公众的交流和互动,成了他要打造的每年一届中国企业界领袖级年会的一个动因。

  他说:“在他们(企业家)强悍的、貌似不可战胜的外表之下,包藏的多是一颗敏感的、有时是非常脆弱的灵魂。他们需要有享受孤独的地方,不时跳出来给自己当当‘观众’;也需要孤独者的聚会,彼此互相照照镜子,取长补短。虽然同处生物链的高端,但天上的苍鹰、海底的鲨鱼、大草原上的狮子和大象却难得一聚。”

  刘东华认为企业家参加论坛只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主题,探讨什么?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选定主题的标准就是要找到让企业家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打动他们。

  第二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领袖要参加论坛。刘东华的说辞是一群孤独的人需要有一个场合聚一聚。他们平时都生活在生物链的最高端,都是王,身前大家对他都顶礼膜拜,身后却是万丈悬崖,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交流的不对等,所以他们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领袖年会这样的场合使他们得到平等交流的机会。

  而作为媒体,“在这样一个高端的食物链上,我们是秤,掌握着标准。虽然这里有大象、狮子、猴子等,他们对同类可以牛,但对我们不能牛。大象比狮子重,但我们要告诉他,我们秤过更重的大象,媒体永远是和最优秀的人站在一起。”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是《中国企业家》最为重视的活动,刘东华每一次都要亲自邀请很多企业家参与这次盛会,但是因为忙碌,也有很多朋友没有亲自邀请,于是便有人打来电话:“东华,你们的年会邀请函我收到了,是否需要我在会上发言呢?”

  刘东华对《时代人物周报》说,他确定的发展方向的确不是单纯在经营一本杂志,而是在经营一个人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是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最难伺候的人群。“这个人群什么都见过,时间很紧,非常挑剔,但是你一旦能够让他认可你,他对你的忠诚度非常高。现在这本杂志大家认可了,我们的理念这个群体也认可了,他们就想把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服务的事情都来交给我们操作。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事情在敲门,我们现在有点忙不过来。”

  刘东华这样告诉《时代人物周报》自己的论坛与其他论坛的区别:“中国企业家参加那类会更多有点做客的感觉,参加我们的年会大家觉得自己是主人,大家都是有备而来,他们非常需要交流碰撞,在会前从大会主题到每个嘉宾的发言题目,我们都是事先进行大量的沟通,大家都是进行非常充分的准备,来了之后跟其他企业家进行针对性非常强的交流。”

  按照刘东华的说法,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使《中国企业家》真正地赚了点钱。

  张维迎 不仅是一名坛客

  张维迎身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运作手法:企业赞助、校方支持。

  经营现状:在公益与赢利之间。

  “人怕出名猪怕壮”。张维迎刚巧属猪。在中国炽热的论坛热潮中,几乎每一个想显示自己分量的论坛,都会以张维迎发表演讲作为卖点。

  他将各种论坛遍地开花、专家学者满天飞的现象归结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集体浮躁。他自己则在广泛参加各种论坛的同时,带领着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利用天赋的优势,在每年辞旧迎新时办着一个他认为是公益性的学术论坛。

  北大光华论坛最初是由学院的学生们为促进思想的碰撞而发起的,据《时代人物周报》了解,论坛开始是由院方提供经费,后来也通过自己的MBA学员们联系了大量赞助,但是光华对于赞助并非一概接受,而是要考察赞助者的情况。

  至今,光华新年论坛已经举办过7届,作为一个经济类专业论坛,光华论坛受到了从普通民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有一些企业老总往往会拒绝其他很多论坛,而选择光华论坛。

  教授主持论坛,用智慧来带动论坛的激烈辩论,是北大光华论坛的一个特色。参加过无数论坛的张维迎告诉《时代人物周报》,北大光华能请到很多“重量级”人物,和教授也有很大关系。“厉以宁和我,还有其他的一些教授,也会亲自邀请一些企业家朋友参加论坛,这也有私人关系在里面,但这是以北大的影响力为前提的。”

  同时,北大的传统,保证了思想的自由,营造了一个带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环境,每每在论坛上都能创造激烈的思想交锋,这些都是吸引众多企业家和经济学人的关键,而这些是国内其他很多论坛、会议无法创造的条件。张维迎说:“光华管理论坛每次交锋都很激烈,这同教授们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把握,对于管理理论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关系。教授们用他们的知识,调动了参与者的热情。”

  由于这份地位,坊间流传光华论坛因此收入颇丰。对此,张维迎在接受采访时曾再三强调:光华论坛是一个公益性质的论坛,不以赢利为目标,只求收支平衡。确实,从听众只需支付200元、500元人民币两个档次的入场费看来,光华论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收入,因为张维迎说过每年开支需要50万元人民币。但是张维迎也承认,每年都会有很多企业主动要求赞助。

  光华论坛除了新年论坛之外,每年还结合MBA项目举办很多其他论坛,曾经有人指责张维迎和光华论坛,是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为MBA招生做广告。张维迎对这种说法付诸一笑,因为虽然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现在的名气在变大,张维迎认为光华的优势是其他商学院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营销当然很重要,但是张维迎说他更追求内在的东西,持续的竞争力。“做人也是这个道理。我不喜欢‘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就像考试,如果只应得80分,老师判成90分,这种感觉会让我很难过。名声比实际的内容小一些,我反而会比较踏实——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感觉。”

  张维迎说自己现在比较踏实。因为所有的东西都不见诸手段,而见诸实力。他有学者的率真。但是有时候在别人来看,他可能会有点傲气。

  陈越光 论比坛重要

  陈越光身份:《科技中国》论坛主持人,《科技中国》主编。

  运作手法:协办、赞助。

  经营现状:上升状态。

  陈越光的身份很多,媒体人、企业家、文化人、社会活动家……在不同的场合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他给自己的准确定义是“有思想的行动者”。

  陈越光对《时代人物周报》表示,自己一直对国内的论坛热现象很不感冒,他认为中国的论坛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倾向:“坛大论小”,很多论坛盲目向达沃斯、博鳌学习,在让人们记住了举办地、参与规模和嘉宾阵容的同时,没有产生有影响的思想。他自己很少参加国内的各种论坛,很多邀请函都被他束之高阁。

  然而,在担任由《中国科技画报》改版后的《科技中国》主编后,陈越光主持和策划举办了《科技中国》系列论坛,其中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由于讨论了现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而在学界和社会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被《时代人物周报》问到为什么要办论坛时,他这样回答:“《科技中国》论坛是一个大论小坛的论坛。我做论坛的冲动在于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形式。”陈越光认为好论坛首先要出观点,其次要有激烈的交锋。一个好的论坛应该影响社会思潮。

  在国内很多论坛面前,陈越光的《科技中国》论坛从规模上算是一个很嫩的角色,但是嘉宾阵容是实实在在的重量级,“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举办时,主讲人就是杨振宁领衔的6名国内一流科学家。

  陈越光说自己不指着办论坛挣钱,论坛的功能是出想法。目前是通过合作等形式举办,只要不成为负担就行。因为《科技中国》论坛总是能邀请到国内一流的科学家、理论家出席,每次举办时会场都挤满了人,但是陈越光坚持不对听众收费。其中一次,《时代人物周报》曾经参加过一次《科技中国》论坛,由于到场听众太多,陈越光在紧急协商后换了一个大的会场。

  由于《科技中国》论坛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有公关公司找上门来谈合作,提出只要牌子、只要陈越光邀请嘉宾,其他事情都不用管,可以采取分成等形式保证收入。但这被他拒绝了,“我要保证论坛的思想性,保证《科技中国》对论坛品质的控制。”

  陈越光很瞧不起国内一些拉大旗做虎皮的论坛,尤其是那种靠出卖大师名号,动辄收取几千元入场券的论坛,他从来就没有参加过。

  不过陈越光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思想者,他同样认为好的论坛在有思想产生的同时,也必须实现自己的经济支撑和良好经济运行。尽管现在论坛不赔钱,但是每次还需要筹钱。他正在设计成立一个论坛基金,实现用一些可以市场化的论坛去养思想性论坛的原则。

  陈越光总结办论坛最大的心得就是:一定要以论为主。而对于这点,他丝毫不担心,因为《科技中国》的编委会成员是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北大校长许智宏、清华校长顾秉林、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等这样级别的科学家和学者,他可以从这样的智囊团那里得到很有力的帮助。

[上一页] [1] [2] [3]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