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强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8:5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在政治地位上和经济意义上真正做到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才能——

  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那就是国际劳动节的本义得到了凸显:无论是新闻舆论,还是社会公众,都把关注的目光以近年来少有的“密度”集中在劳动上,劳动光荣、劳动者的权益、劳动的价值等成为了热门话题。

  而胡锦涛总书记4月30日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依法保障各方面劳动群众的权益”,更成为这个节日充分彰显劳动光荣时代新风的指向。

  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今天,劳动光荣的旗帜被如此高高祭起,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不断增长,资本不断积累,资本收益不断增加,但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却不相应增加,这显然与劳动的贡献不成比例,更无从体现劳动光荣

  当前,劳动争议高发,已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基本诱因,而劳动者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则是引发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原因,据来自法院系统的统计,其比例占到40%以上,近年来席卷全国的民工讨薪潮即是最有力的印证。其中,由于收入分配中存在着种种不公,并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收入分配权益难保障,更是深刻地制约着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正因如此,中央将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性提得很高,特别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后,劳动者权益和劳动关系稳定更加得到重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保障劳动者收入分配权益的呼声就很高。

  显然,如何正确认识劳动与资本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尤其是尽快实现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真正到位,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迫切课题。

  应该说,收入分配中存在着种种不公,在我国一直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早已被定义为貌似公平的不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锅饭”被砸破,按劳分配的原则得以有效确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大多数人们带来利益配置上的公平权益,劳动者收入水平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重视经济政策而轻视社会政策的基本取向尚未改变等因素,特别是倚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由此强调资本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的理论倾向,使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却在下降。

  有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些人在劳动价值观上存在着认识误区,对劳动在经济中的贡献认识不清,甚至将劳动者当成了负担,认为其带来了棘手的就业问题,增大了经济成本等。其实,经济学本身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因为劳动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实际要远远大于资本,因此,劳动基本的价值应该得到承认,劳动收益应该得到保障。如果经济不断增长,资本不断积累,资本收益不断增加,但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却不相应增加,这显然与劳动的贡献不成比例,更无从体现劳动光荣。

  众所周知,劳动在收入分配上占据应有地位,确保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上享有发言权,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义,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路径。可事实上,这一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在“强资本、弱劳工”的失衡格局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行使,这在当前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

  以企业为例,在国企,随着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后,职工收入往往被忽视;在改制企业,职工收入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成员的差距在拉大;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资本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尽量压低劳动者工资水平来降低生产力成本,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支付更是带有随意性。

  更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力价格的严重背离、劳动收益与资本等要素收益的严重失衡,直接导致了低收入职工群体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生活改善程度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使得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呈现出弱势化趋势。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尽快得到遏止和改变,其带来的将不只是社会公平的问题,而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安全乃至社会、政权的稳定。

  劳动收入水平不高直接制约了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再生产,不利于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近年来,“高薪难聘高级技工”一类的消息不时见诸报道。据了解,现代社会中的工人技能等级比例结构应是中级工和高级工占多数,但现阶段中国工人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了60%。然而,人们在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安心当工人、潜心学技术的时候,往往疏于对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的探源和思考。

  其实,在导致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不高的诸多因素中,当工人经济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下降才是根本所在。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现行的分配制度进行反思:当前,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固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对于要素分配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资本等要素与劳动要素的实际收益上是严重失衡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完全随经济发展而增长。

  有学者认为,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低是有历史根源的,计划经济时期,劳动者工资收入仅占当时产出的极小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大部分被国家这个公共资本拿走,但国家又将拿走的花在公共或公益事业上,所以劳动者收入低也没多大意见,因为当资本属于公共资本时,资本的收入本身也等于劳动的收入。但今天我国国家资本只占较小的比例,大量资本已转化为私人资本,如果资本收入依然占据国民收入的大头,劳动收入就必然不公平。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纠正,就会在社会群体之间出现巨大的财富不均衡。

  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并非因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倡导资本在收入分配中占大头。以英国为例,其1957~1990年间2.5%的GDP增长中,物质资本贡献率是35%,劳动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10%,但同一时期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为60%以上;资本要素收入所占比重为20%上下,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始终占大头,资本要素收入也始终占小头。

  在他们看来,劳动和劳动者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因为物质资本通过与劳动相结合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创造新的价值,而现代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实质是人的进步,人的素质的提高。

  尽管有人指出,不能简单地把中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与别的国家相比,但因劳动收入水平不高直接制约了职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再生产,不利于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关调查一再显示,90%以上的工人不希望子女当工人,因为当工人“挣钱少、地位低”。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必定影响到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如果劳动者自身技能水平不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权益的保障水平又往往难以提高,从而形成一个谁都不愿看到的恶性循环。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不能缓解中国持续加大的就业压力和日益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而且由于这种因劳动力素质结构失衡导致的劳动力供需错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效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影响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劳动者特别是处于技术低端的劳动者经济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将会引发劳动纠纷,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既然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和劳动者才是财富最主要源泉的规律已被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那么我们在分配制度上就必须首先体现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

  其实,重视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并以此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一直是我们这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要义。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不仅体现在政治意义上,也体现在经济地位上。尤其是许多在旧社会被人瞧不起的苦、脏、累行业,国家在分配政策的制定上还体现了相当程度的倾斜。

  就以环卫工人来说,彰显其社会地位的,不仅有流传至今的毛泽东国庆节前请掏粪工人时传祥到中南海去住,并把他当贵宾请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手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当年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曾拜时传祥为师等等佳话,还有政府对环卫工人劳动经济权益实实在在的保障。据了解,建国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为他们规定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时传祥所在的崇文区清洁队,就有11辆汽车,清洁工人只需把粪掏好装上车,再由汽车送至郊外。

  同样,改革开放前工资收入处在各行业前列的昔日“风光”,至今令煤矿工人们感慨万千。在当前,尽管由于劳动收入偏低导致煤矿工人队伍整体技能素质难以提高,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已被人们认识到,但煤矿工人收入低的事实却至今难以改变。

  显然,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成为人民共同愿景的今天,“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基本寓意绝不能在一个长达七天的黄金长假中被掩盖甚至迷失。我们必须认识到:既然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和劳动者才是财富最主要源泉的规律已被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那么我们在分配制度上就必须首先体现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现代社会尊重人权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因此,尽快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施政的当务之急。

  当然,社会各界在这一过程中也各有责任和义务。就工会组织来说,不仅亟须加大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力度,同时也应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着力———受制于自身技能水平等因素导致的工人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现象,已成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主要障碍。在跨越这一障碍的过程中,需要公平、合理、人本的制度安排,但也离不开工人自身的努力,因为市场经济总是遵循优胜劣汰、供求关系规律的,这在劳动力市场中也不例外。

  总之,只有在经济意义上做到对劳动和劳动者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劳动光荣才能成为时代强音,“五一”国际劳动节才能真正成为劳动者的节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