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见真情:北京牛街街道构建多民族和谐社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16:4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姚晓娜、牛爱民)在北京市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牛街,回汉等各族群众在这里生活安定,团结和谐,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人心,基层干部是老百姓贴心人。 牛街地处北京宣武区,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回族群众,另有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等23个民族,共有5.4万余人。
记者来到牛街东里社区的回族居民马骅、刘萍夫妇家,这对聋哑人多年来一直得到汉族邻居张慧兰的帮助。夫妇俩用哑语告诉记者:“街坊待我们太好了!”马骅夫妇与张慧兰当了十多年的邻居,张慧兰一家经常帮他们买菜、做家务。有时半夜里孩子哭醒了,聋哑夫妇听不见,张慧兰起来用特殊的方式叫醒他们。 有难同当,回汉群众的相互帮助更是感人。11岁的汉族小男孩荣超患了白血病,下岗父母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牛街各族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掀起了捐款救助荣超的热潮。荣超所在的回民小学举行了捐款仪式,同学们走上街头向居民宣读救助荣超的倡议书,辖区内的广安门电影院还专门为荣超举办了电影义演。在大家的帮助下,荣超顺利接受了治疗,奇迹般地康复了。 在牛街,基层党政干部倾注真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赢得了各民族群众的信任,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去年夏天,连续几场大雨让干部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7月10日晚,得知一户居民家中发生险情,街道工委的6名干部和房管所抢修人员冒雨赶到居民家里。房主芦保安是位71岁的汉族孤老,因经济困难家中私房一直无力维修。当晚的大雨使芦家3间南房后坡塌陷,干部们连夜为他抢修好一间周转房,随后又将老人的3间房屋翻盖一新,社区志愿者们还为老人捐助了家具、被褥和彩电。 牛街街道工委书记杜黎彬对记者说:“街道干部主要是为老百姓做一些小事。但通过这些小事,我们要让牛街地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他列举了这样一些小事: 街道和各社区多年来坚持通过定期培训,举办讲座,开展知识竞赛,自编文艺节目,办好宣传橱窗和黑板报等,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方面知识,宣传社区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使邻里之间互相学习,形成风气;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活动,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民族工作,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一家人”的思想; 街道领导与宗教界人士结对子,与阿訇、乡佬及信教群众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小难题。牛街街道有九个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有一支千余人组成的民族团结骨干队伍。他们团结互助,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奠定了团结、友善、和睦的坚实基础。 街道工委和办事处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率先开办了全市第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安置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巡逻、社区保洁、社区卖菜和再生资源回收,先后有600多名失业人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几年前,回族居民杨建光夫妻二人下岗,当时孩子刚上初中,二人整天愁眉苦脸。办事处干部安排杨建光到求职培训班学习,随后为他安排了一个社区卖菜的岗位。经过辛勤劳动,不仅解决了一家的生计,杨建光还被评为北京市再就业明星。办事处还多次向杨建光的女儿提供助学金,后来她顺利考上了大学。 街道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3年来,工委向近百名特困生捐赠助学金30万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牛街地区每年仅有一两名学生考上大学;2004年一年就有54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大部分考上了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 在党的民族政策关照下,如今的牛街高楼林立,绿草如茵。一万多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面对这巨大的变化,牛街的老百姓就认准了一个理儿:没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没有街道干部的辛劳,就没有和谐稳定的新牛街,就没有牛街的发展! 街道党委宣传部史占清部长介绍说,前年市区政府投资1.8亿元,对牛街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在保护千年古寺的同时,将一条只有七八米宽的马路拓展为40米宽,随后建成了牛街民族特色街;投资500万元,建设了3个社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目前,投资3200万元的回民医院扩建工程已经竣工;投资4000多万元、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民族敬老院也已经开工建设。(完)(责任编辑:阮聿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