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方时空:解读宋楚瑜寻根之旅(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18:46 央视《东方时空》

  宋楚瑜:“我们不必去检验DNA,看到刚刚的仪典就晓得在台湾,不分河洛人,客家人或外省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血缘都是本于同一血脉。”(5月6日陕西黄帝陵)

  宋楚瑜将大陆访问的第一站,放在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前,从回归民族情感做起,对于在岛内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两国论”的亲民党来说,无疑是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宋楚瑜对 “炎黄子孙和中国人” 的认同,一下就获
得了海峡两岸中国人和全世界华人的共鸣。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强调,寻求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团结共荣才是他寻根之旅的“根本”。

  宋楚瑜:“我在祭文里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我们能够真正重振华夏的雄风,能够在21世纪让所有的中国人,两岸的中国人,两岸所有的人,我们都能够相亲相爱,这就是亲民党以一颗虔诚的心去找到“根本”的原因。” (5月6日陕西黄帝陵)

  宋楚瑜:“人民希望两岸要能够重新团结起来,这是大势所趋,让我们共同一起来努力,中国人要帮中国人。”(5月7日南京中山陵)

  然而,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却被一道窄窄的海峡阻隔了50多年。宋楚瑜表示,隔绝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海峡的恶水,而是如何使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就会一通百通。

  在这次访问大陆的过程中,宋楚瑜点点滴滴地贯彻着他的这一理念。如果说下飞机时的一躬,是宋楚瑜对心灵相通无言的表达,那么接下来,宋楚瑜每到一处,时不时讲的几句当地方言,就成为他追求心灵相通的点睛话语。

  宋楚瑜:“(陕西话)我为啥,皮肤是黄黄的,我不但是东方人,我也是中国人。各位乡亲,各位乡党,大家都是一家人。”

  “(南京话)我也是老南京人,乖乖隆地咚,南京的进步,吓死人!”

  从民族之根,到政党之根,再到亲缘之根,宋楚瑜追求心灵相通的寻根之旅虽然来去匆匆,但他充满民族情和中国心的演讲,带给各地民众的感动却越来越浓。

  连宋大陆之行给台湾带来的寻根情怀

  张羽:赵博士,在刚刚回顾当中宋楚瑜先生讲到中国人的时候实际包含了三个意思,第一,大家都是中国人,第二,中国人要帮助中国人,第三,在台湾无论哪个族群也都是属于中国人,他在表达这三个意思的时候,是不是对台湾岛内也意有所指呢?

  赵怡:这次经过两位政治人物到大陆的访问,大家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有一个新的认识,我觉得是对台湾的尤其年轻一代的民众是最好的教育。他们两位的身份当然有所不同,他们都是在大陆出生的,对于我来说,我今年已经55岁了,可是我确实是在台湾长大,我在台湾出生的,我的母亲是西安,我的先父是浙江杭州的。我觉得刚才宋楚瑜先生的几个方言,穿插的非常妙不可言,上次在台湾选举的时候,在选举的战场上他经常用不同的方言,包括客家话,本省的闵南语讲话,常常表现他个人的魅力,这次仍然表现了他语言方面的天分,仍然对他还是有作用的。

  张羽:佳婉你是哪儿的人?

  王佳婉:我父亲祖籍是在湖北的广济,不过到中国大陆这么多次,我从来没有回到家乡看过,都是在工作,这也是蛮可惜的。

  张羽:有没有打算近期回家乡看一看。

  王佳婉:由于工作忙,目前短期没有打算,倒是希望有机会回老家看一看。当然宋楚瑜先生他特别提到了自己对于,他对于台湾和对于中国大陆的感情,他自己提到自己是湖南人,他特别强调一点,他能够在台湾当过省主席,当过省长,最主要是台湾人能够接纳他一个外省的孩子当台湾省的省主席或者是台湾省的省长,对于他来讲就是族群、还有多元融合的重要的意义,他希望用这一点点醒全球的华人,大家要注意到除了这个在讨论族群问题之外,最重要就是和平,最重要就是多元跟包容,因为这样才是最主要的道理。

  张羽:我之所以问你有没有计划到祖籍看一看,就是因为连战先生和宋楚瑜先生的寻根,对台湾岛内有没有影响,有没有掀起寻根的热?

  王佳婉:目前对于台湾来说,由于各个年龄层的民众分布不同,对于比较中年,以及对于老年的台湾民众来说,他们会非常有兴趣的,如果说他的祖籍在中国大陆,他们非常想回中国大陆看一看,但是说实在的,对于台湾现在比较年轻一辈的台湾族群,他们喝台湾水,吃台湾米长大,某种程度上的心理还是有的。对台湾年轻一代的人来说,到中国大陆旅游或者经商是另外一种方式拉近彼此感情的做法,这样的问题在台湾来说,在不同层级的族群和不同年龄层的民众来说会有不同的结果。

  张羽:赵教授,像连战先生和宋楚瑜先生寻根之旅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会对台湾民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

  赵怡:刚才佳婉提到的我非常赞同,我刚才说以我为利,在我1950年在台湾出生的,我们上一代留下给我们很多历史的情怀,国家的认同,以及我们对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依赖,我记得我第一次去大陆的时候,大概是199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确实,我相信我们的感觉可能比连宋两位还要强烈,我记得飞机起飞从香港往北京的时候,一路上晴空万里,可以先看到珠江三角洲,然后到了长江三角洲,过了黄河、淮河以后降落到北京机场的时候,确实是热泪盈眶,我感觉到我们对于整个中国的感觉,应该有几个层次。第一方面就是说我们感受到中国他的历史是伟大的。另外就是中国的文化是丰富的,丰美的,它所遗留下来的不管是儒家的文化,还有价值的体系,价值的观念,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华人,不管他认不认同中国,他都深受它的影响,而且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在世界各国来讲都是比较特殊的。第三点,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中国的命运是苦难的,我们分分合合,非常的感慨,在几种不同的情绪交织之下,能在中国大陆去做第一次的寻根之旅,而不潸然泪下的又有几人呢?

  张羽:赵博士,可能台湾很多百姓在回乡探亲的时候都有跟您相似的感触,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台湾民众的寻亲历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

  对于海峡两岸的人来说,1988年1月19日,这些老人的热泪都曾湿润了我们的双眼。

  这一天,由台湾国民党退伍老兵组成的第一个返乡探亲团抵达大陆。这些老兵离开家乡至少都有40年了,虽然两鬓已是花白,但是没有改变的还是浓浓的乡音。不变的是乡音,解开的是乡愁。第一个老兵赴大陆探亲团成行之后,台湾掀起了老兵返乡探亲的高潮。

  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开启了两岸民间中断近40年的交流,以此为开端,台湾岛内返乡探亲活动蓬蓬勃勃地发展开来。随着台湾与大陆的民间交流渠道逐渐通畅,人数越来越多,内容上也逐渐从早年的老兵回乡探亲,扩大到众多台胞到大陆来祭祖寻根。

  相同的血脉,又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其实早在第一批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访友之前,福建、台湾两地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官不通民通,民不通妈祖先行。妈祖是我国沿海渔民所供奉的海上保护神,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这座位于福建湄州的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也就是今天的湄州妈祖祖庙。在台湾有八成的民众信奉妈祖,他们都盼望能到湄州来拜祭妈祖真身,1988年两岸民间交流开通之后,台湾民众赴大陆朝拜妈祖的活动变成了每年大规模的定期行为。相同的信仰成为台胞赴大陆亲情之旅的重要媒介。仅在2001年至2003年两年时间,到福建的台胞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次。除了在大陆旅游、投资、经商之外,祭拜妈祖、探亲访友、寻根问祖成了许多台胞前往大陆的主要目的。在厦门,到2004年底,累计入出厦门口岸的台胞达411万人次之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