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水扁的选择:尊重民意还是坚守“教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07:30 北京青年报

  “胡连会”刚刚结束,“胡宋会”又要开始。5月1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大陆访问团抵达北京,外界关注的“胡宋会”拉开序曲。“胡宋会”能够达成哪些共识外界虽然尚不清楚,但其影响和意义已不言而喻。

  连、宋可谓一路高歌,而陈水扁的处境却是“四面楚歌”:

  一是党内杂音骤起。“情同父子”的李登辉对陈水扁公开叫骂;党主席苏贞昌公开表示“不了解‘总统’的决策过程”;“副总统”也对多位民进党“立委”说对近来两岸政策的转折事“也都是看了媒体才知道”;“立委”对陈水扁两岸政策的摇摆有所不满,闹得最凶的“民进党立院党团”甚至提出要陈水扁考虑退党。

  二是朝野合作的希望化为泡影。陈水扁对泛蓝“登陆”的态度可谓“一天三变”。对连战先是打压,后是“祝福”,然后又是否定,自然引起国民党不满。与亲民党有“扁宋会”为前提,本来对宋楚瑜的大陆之行“乐观其成”,甚至希望宋楚瑜能当“传话人”,由此开启所谓朝野合作的大门。没想到宋楚瑜一到大陆就明确表示坚持“一中原则”、坚决反对“台独”、不当“传话人”,这对陈水扁差不多是当头一棒。

  三是失去了岛内民心。一方面,连宋大陆之行引发岛内“大陆热”,另一方面陈水扁在关系两岸政策的问题上心无定论,一日三变,导致各方均不满意,自然要被边缘化。从民调的情况看,半个月时间民众对民进党的支持率由40%降为28.9%,再降到23.6%,可谓连创新低。陈水扁的个人声望也明显下滑,满意度由“3·26游行”前的41%降至目前的34%,和去年“立委”选后的调查一样,同为陈水扁2000年上任后的最低点;不满意比率则由37%增加到50%,是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民进党和“台联党”等陈水扁“自家人”的不满,是陈水扁声望下挫的主要原因之一。

  困境中的陈水扁出访归来,匆匆召开民进党高阶会议,对国亲两党的大陆之行大加指责,有人将之比喻为“灭火”行动。这还不足以平息党内怨气,5月8日,陈水扁又亲自出马,接受三个半小时的电视专访,企图说服自己的草根支持者。9日,台湾“行政院长”谢长廷提出要继续推出“正名”运动,并争取半年内完成,而同日陈水扁又在媒体“发言”,称“制宪”、“正名”并不等于更改国号。

  困境中的陈水扁反复无常,似乎阵脚大乱。

  总的看,摆在陈水扁面前有三条路:一条是“急独”的不归路;一条是“缓独”的中间路;一条是“和解”的阳光路。

  “台独”走不通,“急独”更走不通。岛内民心思定,中央政府对“台独”绝不会容忍,美国大兵也不会为保卫台湾“独立”而流血。连陈水扁自己也承认,“李登辉当了12年‘总统’,他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做不到。”

  “中间路线”的本质还是搞“台独”。变化多端,搞“文字游戏”、“模糊战略”,一方面坚持“台独”立场,同时又不断释放所谓“善意”,不至于情势失控。事实上“中间路线”也不好走,脚踏两只船也是玩火。陈水扁此次面对“泛蓝”政党领袖出访大陆前、中、后立场不一,也就是想走一条左右逢源的“中间路线”,结果造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局面。

  “和解”之路其实已经摆在陈水扁的面前。目前两岸和平已是“人心所向”,岛内民众对“泛蓝”支持度的飙升和对民进党支持率的巨跌已说明问题。

  对陈水扁本人而言,目前也是一次机会。执政5年多,经济下滑、朝野对立、两岸关系紧张,实在没有更多的政绩值得载入历史,唯一可以突破的是两岸关系的解冻。民意已然,不如顺应民意,放下“台独”教义的包袱,在两岸和解上迈出一步。

  陈水扁一向关注的美国态度也很明朗。5月5日,布什总统与胡锦涛主席通电话,布什对两岸目前关系的改善表示“乐见”。

  中央政府多次表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面对连、宋访问大陆两岸出现的新形势,中台办副主任孙亚夫5月9日在清华大学为师生解读台海最新形势时也指出,“民进党广大成员和顽固‘台独’分子是不一样的”。在坚持“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我们争取与台湾当局谈判”。个中善意,一目了然。

  陈水扁只要真正尊重民意,而不是坚守“台独”教义,就一定能找到推进两岸和解的好办法。实在不行,就从接受大陆赠送的两只大熊猫开始。(姚新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