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生态遭遇破坏 专家称其20年后可能消失(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11:01 周末报 | ||||||||
生态保护的成效 在讲述完九寨沟20年来的生态变迁后,张捷继续说道:“对于‘20年后九寨沟的美景将不复存在’这个观点,我认为虽然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情况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危言耸听。”他向记者解释,他刚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但在他最近一次对九寨沟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其实两个结论的差异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学术观点争论。关于‘20年后九寨沟消失’的结论是依据景区的游人最大容量得出的。所谓‘容量’指的是风景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处于正常水平的条件下所能接待的游人数量。过去,学术界一直将‘容量’作为一个景区是否过度开发的衡量标准。我认为这个立足点有些片面,在实际评估当中,我们应该以景区生态环境可接受的最大极限量作为判断标准。按照这个概念来理解,景区的容量实际上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态地变化。”为了说明这个陌生的概念,张捷举了个例子,“比方说,按照过去一个游人对景区的破坏影响程度来计算,景区的最大容量为1万人次/日。但是通过改进管理,增添相应的环保设施后,单个游人对环境的破坏可以降低到过去的一半,那么景区的最大容量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到2万人次/日,实际上总的影响程度和过去是持平的。” 张捷表示,九寨沟景区的管理者正是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单个游人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从而保证景区的游人容量。“所以我们不能光看到年度游人数量的增长,就简单地判断破坏程度在加剧。” “其实游客对于九寨沟的破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游客进入森林后,对林区土地的践踏,对树木的触摸等,这些是对景区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影响;其次,大量的游客到达九寨沟后,食、住、行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生活垃圾,以及当地居民为了接待游客而过度地消耗当地自然资源,这些是间接的破坏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噪音等其他因素,也会对九寨沟的动植物正常生长有所影响。” 张捷认为,他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九寨沟管理部门针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之前,有关方面就曾提出“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但是由于早期一窝蜂式的发展,这项措施一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2001年5月1日起,九寨沟管理局下了死命令:景区内的宾馆饭店一律关闭,游客一律“沟内游,沟外住”。投资近百万元的跑马场也在一片责骂声中被拆除。管理局从每年的门票收入中拨钱给当地居民作生活保障费,同时安排当地人给景区打工。沟里1000多居民绝大部分都在景区内找到了保洁、护林、消防、票务等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农民自觉地退耕还林还草,64000公顷的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恢复到63.5%。从2001年7月1日起,九寨沟管理局又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沟的人数。所有旅行社都必须在网上预订,给沟内减压。 为了避免游人直接践踏林区,九寨沟管理部门投资了数千万元在各景区建立起人行栈道,游人全部在栈道上行进,既能不受干扰地观赏美景,又可避免直接接触景区。为了满足游人接触自然的愿望,有关部门在一些次森林地带用铁丝网圈出一定的区域,让游人在限定的范围内直接“下地”,而更多的原始森林则被封闭在游人活动范围之外,这样以较小的代价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同时在景区栈道、景点(不影响景观)已修建17处钢架结构游人休息厅,集观光、休息、购物(限饮料、干杂食品)于一体,每个休息厅可容纳50至100人。为了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管理局在沟口兴建了惟一的一个带环保设施的餐厅。 车辆不得进入景区,游客一律乘坐环保大巴。目前各候车点已安装了7个隔离栏,做到人车分离,有序排队上车。改变以往乘车时拥挤、争位的现象,保障游客乘车秩序,便于观光车灵活调度。 令张捷印象深刻的是,景区内还采用了不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环保设施。“景区内原本是旱厕,游人的排泄物就地处理。现在28座生态厕所取而代之。这些环保厕所采用电子监控,自动更换保洁用袋,排泄物通过自动打包后,由专用清洁车运出景区进行处理。还有8辆车载式流动厕所。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好。” 张捷告诉记者,原本在九寨沟沟内设有垃圾厂,景区内产生的垃圾就地埋在山里,这对九寨沟的破坏可想而知。现在诺日朗、火花海两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启用,景区内的生活垃圾也一律运出沟外处理。 管理局还委托四川省环境科学院制定了九寨沟环境保护规划和景区污染防治规划,建立了九寨沟环境监测站,开展水质、大气和噪声等监测。 “九寨沟目前的生态保护措施在国内而言,是做得最好的。”张捷非常肯定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