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09:11 华商网-华商晨报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2005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本报号外受到读者好评]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编者按

  公元2003年3月3日,《华商晨报》开始了它雄心勃勃的复兴之旅。故事的背景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日发行4万余份,70多名员工,每日还不足万元的广告收入。

  两年之后,几乎在沈阳任何地方你都能感觉到《华商晨报》的存在:50万份左右的发行量,上百万读者规模,几乎每7个沈阳人中就有一个是《华商晨报》的读者。站在这个数字背后,是4000多名晨报人,是当今中国一个弱势媒体高速成长的范本。

  两年多来,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透彻入骨的辛劳,与其说是把所有的日子编织成一个奇迹般的崛起,不如说我们在培植

  编者按

  公元2003年3月3日,《华商晨报》开始了它雄心勃勃的复兴之旅。

  故事的背景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日发行4万余份,70多名员工,每日还不足万元的广告收入。

  两年之后,几乎在沈阳任何地方你都能感觉到《华商晨报》的存在:50万份左右的发行量,上百万读者规模,几乎每7个沈阳人中就有一个是《华商晨报》的读者。站在这个数字背后,是4000多名晨报人,是当今中国一个弱势媒体高速成长的范本。

  两年多来,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透彻入骨的辛劳,与其说是把所有的日子编织成一个奇迹般的崛起,不如说我们在培植根的生长。这种根,确切指向是:新闻理念———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商业精神———利润之上的追求。

  奇迹的故事在2005年的前5个月延续。

  奇迹,将继续发生。阅读率沈阳最高国内两大媒体调查机构各自数据的共同结论

  日前,国内两大权威媒体市场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和媒介研究公司新生代监测机构分别发表了他们的年度调查报告。

  由于两家所选的样本不同,两份调查的结果也不同,对于《华商晨报》在沈阳报业市场的平均每期阅读率,新生代CMMS的数据(AIR)为35.1%,而央视CTR的数据则为39.1%。

  尽管数据不同但两家最后的结论竟是惊人一致:在沈阳地区主要报纸媒体中,《华商晨报》平均每期阅读率高居榜首,是沈阳市读者规模最大的报纸。

  对于这个指标的意义,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总经理郑志先生和其他传媒专家在一次论坛上均表示:报纸影响力指标,比较理想、比较完备的ABC制度,就像美国那样,报纸发行量的结合,在中国来讲,媒体也好,广告也好,在走向市场化的制度上,ABC制度不是说建就建起来了,在没有ABC制度的情况,影响媒体的指标就是CMMS里面的平均每期阅读率。

  两个不同数据,一个相同结论,都标志着辽沈报业市场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一个两年前的被边缘化的小报已经变成主流大报。

  正如《华商晨报》预言:一只蚂蚁进入瓷器店自然是悄无声息,但一头公牛就完全不同了。

  而结果是:谁升起谁是太阳。

  成长的历程

  走一条“闪电战”的道路迅速崛起

  两份全国最权威媒体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了沈阳媒体新生代崛起的力量,那么是什么让《华商晨报》如此迅速地崛起呢?

  “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彰显新闻的本色。”《华商晨报》总编辑齐东如是说。

  2003年3月3日,重新注资的《华商晨报》改为日报,对开16版,二次启动。当时的《华商晨报》面临的局面是,几乎没有一个订户,4万余份的零售量,每天平均1万元的广告额,所有部门几乎全是新人。74个征订、零售站的2400多名穿着黄马甲的《华商晨报》发行人员开始奔走在沈阳大街小巷。

  “任你拒绝千万遍,我的感觉像初恋。”这就是当时“黄马甲”的理念。这些“黄马甲”在冰天雪地中奔走,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行,在烈日下展现着对职业的执着,在晨曦中他们见证第一缕阳光。

  “黄马甲”赢得了沈阳人的尊重,也赢得了晨报快速扩张的序曲。

  《华商晨报》在沈阳快速崛起的另一绝技,在于彰显新闻的力量,4000多名晨报人背后,是百姓情怀的放大,与此呼应的是主流情怀,而一切情怀的背后,是一群坚韧的新闻人。

  2003年初,对沈阳市皇姑区行政执法局舆论监督报道,震动整个社会;

  2004年初,《华商晨报》记者录洋为了赴赤峰采访禽兽表兄强占表妹8年一事,冒着被冻死的危险在大雪茫茫的深山里跋涉6个小时,最终报道让恶徒绳之以法;

  2004年,沈阳在央视举办的“活力城市”评选中起步落后,《华商晨报》适时发力,搅动整个城市为沈阳鼓劲,沈阳在50个参评城市中从倒数第二最终进入前十,《华商晨报》的表现得到了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2004年底,一位沈阳市民马大娘街头借厕所遇阻经《华商晨报》报道后,迅速成为舆论热点,最终推动了沈阳市沿街厕所对外开放的行动……

  一次次的全力以赴,形成了《华商晨报》在沈阳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晨报。这群人带动了与众不同的新闻,同时也让一张曾经边缘化的报纸成为了市场上值得尊重的对手。

  从欣赏到尊敬

  成为广告商和报人双赢的报纸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开始从“卖方市场”迈入“买方市场”,报业竞争加剧,仅沈阳地区目前就有8家日报在同城竞争,远远超过了中国都市报之父原《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关于“一个大城市,拥有一家到两家都市报就已经足够”的断言。

  仅以沈阳而言,无论是传统党报还是新都市报,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报纸经营由只重采编的“单轮驱动模式”开始转向采编、广告、发行共同驱动的“三轮共同驱动”。

  新生代的媒体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地区居民主要关注的媒体模式仍然是报纸媒体。其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

  目前沈阳地区的报纸竞争阶段,已经是单纯做新闻所不能立足了的,商业的报纸需要商业化的经营,因此报纸在各种渠道上加强着自己的经营能力。

  在这其中,广告是一个核心环节。

  本次新生代CMMS公布的调查数据中,《华商晨报》的“千人成本”为沈阳各大媒体最低。所谓“千人成本”是衡量媒体广告价值的重要指标,广告千人成本是指一报纸或者报纸广告排期所送达到每1000读者的成本。《华商晨报》性价比极高的千人成本,也就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份报纸广告的效果和广告价值达到了现阶段沈阳最高的高度。

  但是从晨报2003年3月破茧而出的那一天起,伴随着崛起,对晨报的各种传言也在增加着。在坚持广告代理制的背后,一些广告投放商曾经疑虑过、担心过晨报的投放效果。但是随着晨报的壮大,这些广告投放商在不断投放的房产、汽车、电讯、美容、保健品广告背后,为自己实实在在地扩大影响,打出了品牌,也收到了良好的回报率。

  在平均每期读者规模139万人,独占忠实读者占84%的《华商晨报》面前,极高的广告阅读率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商家。

  本次,央视CTR的数据显示,房产、汽车、电信、商业、保健品等企业在《华商晨报》的广告投放反馈效果明显高于沈阳其他媒体,其中读者购房来源于家庭储蓄的比例达到62.2%%,显示了晨报读者群强大的经济实力。

  能够给读者带来价值和快乐是一张报纸存在的基础,能够给客户商家带来利润的伙伴是成功的伙伴,这样强大的伙伴赢来了尊敬的目光。本报记者 原家强
升起,收获尊敬的目光(组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