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崖葬,接近“天堂”的地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0:44 温州都市报
  你知道温州也有悬棺吗?崖葬,接近“天堂”的地方2005年05月12日
崖葬,接近“天堂”的地方(组图)
记者在峭壁间发现一处崖葬。周阿斌摄

崖葬,接近“天堂”的地方(组图)
“喏,这里就有一具被破坏的棺木。”周阿斌摄

  传闻

  “不要以为温州山上只有椅子坟,永嘉西源陶姑洞(又称陶公洞,此外永嘉大若岩景区一著名景点也称陶公洞)附近还有葬在悬崖上的悬棺!”记者近日在永嘉采访时意外地听到这样一种传说。有人还说自己亲眼看到过一些古老的棺木被安置在悬崖峭壁的天然洞穴中。那么,这些棺木是怎么被放进悬崖峭壁的洞穴里的呢?为了撩开悬棺的真实面纱,记者决定到永嘉寻找传说中的“崖葬群”。

  崖葬是指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遗体的一种葬俗,也称“悬棺葬”,是露天葬的一种。永嘉的崖葬奇观与久负盛名的江西龙虎山及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悬棺极为相似。

  这种崖葬习俗早在古代瓯越民族中就很盛行,《临海水土志》对此已有记载。古代越人有崖葬的习俗,这种习俗应视为江南多雨潮湿气候居住习惯的映射:生前住在干燥点,可以避瘴疠、防风湿;死后住悬棺,渴望延阴寿、保健康。不过这种奇特的葬法,在温州境内极为少见。

  记者从永嘉旅游部门获悉,崖葬群被发现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00年,永嘉县正全力打造文化楠溪江,对楠溪江源头进行探源。旅游局部分工作人员深入到旅游景区实地考察,在风景秀丽的西源乡梅坦村陶姑洞附近竟然发现悬崖边的洞穴里葬着几具棺材。

  随着调查的深入,工作人员在埭头村附近一个叫“崖下库”的地方,又发现一个崖葬群。不过当地人对此都熟视无睹,无人能解释这些悬棺的来历,所以至今这个崖葬群对大家来说仍是一个谜……

  寻找

  4月27日,记者踏上了永嘉山区的探秘之旅。

  永嘉县西源乡梅坦村是个典型的小山村,我们向当地人打听崖葬的地方,一位扛着锄头的村民说:“你是说那个叫‘棺材板’的地方吧,就在陶姑洞再上去的山崖上。”

  梅坦村的村民基本上都姓谷,给我们带路的砍柴老人我们叫他老谷。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向崖葬群出发。沿山路拾阶而上,两旁景致清幽,竹木葱茏,加上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景色美不胜收。跋涉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年轻人体力已经不支了,但是带路的老谷却说:“还远着呢,现在只不过才翻了几座山,崖葬的地方还在深山顶!”

  行程近一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处破败的民居,房子内空无一人,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旁边还有空置的猪圈与牛圈,因为年久失修都已经坍塌了。“这户人家已经搬到山外住了,住在这深山里什么都不方便。”老谷说。

  绕过这座空置的房子就是上山的窄道了。山很陡,走得人气喘吁吁的,有些地方仅容一人通过。越往上走山路越陡,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陶姑洞。

  陶姑洞曾是革命的摇篮,1947年,中共括苍中心县委曾在这里举办了首期干部训练班。现在的陶姑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再建的,原来的早已被毁坏。

  发现

  再往上走,山路越发陡峭,有些地方几乎呈九十度直角,记者要拉着村民吊在那里的绳子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没走多远终于发现崖葬了!

  沿着山路旁的石崖上,几个狭长的岩洞里放着几口棺材,洞口用石块垒砌,抑或是年代久远,抑或是人为破坏,那些用来砌洞的石块已经有些塌坍,露出了里面的棺材板。透过塌坍的地方,可以看见一些崖穴里漆成朱红色的棺材,有些棺材的棺盖与棺体已经分离,尸骨清晰可见。但是这些崖穴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陪葬品。“这些被破坏的都是挨近悬崖小道的,那些放在无路可走的崖穴里的棺材则保护得比较完好。”老谷介绍着说。

  由于内侧为悬崖,外侧是万丈深渊,悬崖上的路最多仅容得下一两个人通过,这些棺材放入崖穴内得花费多少功夫啊?人空手走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如果要将这么一具沉重而又庞大的棺材从山下翻山越岭,运到这么陡峭而又危险的悬崖边,他们都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些墓群的主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葬法?

  猜想

  对于悬棺内死者的身份,坊间也有很多的猜测。

  一种说法来自市旅游局的胡念望,他是当时最初发现崖葬群的工作人员之一。“古人推崇‘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所以对盖房与盖坟都是极为重视的。特别是下葬,要讲究风水,认为这关系到整个家族以后的兴旺,研究了永嘉的民俗后,我根据现场看到的,推测葬在那里的人可能是一些因意外而英年早逝的人。这些人死时家中小孩尚小,留下孤儿寡母,死不瞑目,家中没钱,无法厚葬入土,所以需要先停尸一段时间,等孩子长大后赚了钱再对其进行厚葬。如果不下葬,死后放在家中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异味,家人都选择把棺材停放在人迹罕至风水很好的悬崖间。这里通风好,景致又美,而且崖穴都是天然的居多,即使人工开凿,也不用花很多钱。如果以后家中有钱能够厚葬固然很好,不过能葬在那样美的山间也算是一种好归宿。”胡念望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葬在此处的系瓯越的先民。

  而梅坦村的大多数村民则认为崖葬的不会是普通村民,“原来山上建有寺院,可能是和尚死后葬在那里。山上的路又不好走,平民百姓死后干嘛非要费那么大力气搬到山上去?”

  现年55岁的梅坦村村主任谷定仕告诉记者:“我们也不知道那些棺材到底是什么年代开始葬在那里的,我问过村里一些年长的人,他们也说不知道。但是村里人都知道那

  里的悬崖是放棺材的,原来有很多,‘文革’期间都被村里人破坏了。那时候太穷,不知是谁带头将棺材从悬崖里拖出来拿出去卖钱,所以破坏了很多崖穴,现在剩下不多了。”

  谷定仕依然记得,当时他把那些棺材从崖穴里拖出来时,崖穴里很干燥,木制棺材保存得很好,没因为年代久远而腐烂、风化。

  谷定仕的说法得到了梅坦村村民谷陈恩的印证。“那时候,那些棺材拿出来时,虽然尸骨外面的衣服都已经全烂掉了,但骨头都还在。倒掉骨头后,棺材稍微油漆一下,就可以当新棺材卖个好价钱呢。”谷陈恩回忆,“不过现在山上剩下的棺材就不多了。”

  陶姑洞的李崇基道长已经82岁了,问起这些崖葬的由来,李道长说:“这些崖葬应该有很长的历史,我来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没人能说清里面葬的到底是些什么人。有人说崖葬离陶姑洞近,就以为葬的是圆寂的和尚。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出家人的坟不应该有两穴的,而且他们死后将骨灰放入坛内与瓮内的较多,放在棺材里,还留有遗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保护

  在永嘉的风景区内找到悬棺,证明了永嘉有许多宝贵的、不为外界所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可供开发,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崖葬处并没受到很好的开发与保护。记者从旅游部门了解到,因为悬棺属于民俗丧葬类,属于文化部门主管,而旅游部门对风景区内的建设与保护主要在自然景观这一块。

  尽管目前崖葬主人的身份扑朔迷离,围绕这个崖葬群还有很多不解之谜,但崖葬无疑对旅游开发和科考都有一定的价值,也是可以供研究永嘉民俗的活标本。但是由于“文革”期间崖葬遭到了破坏,现在仅存的数量已经不多。在景点开发的同时,应尽早做好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以免再遭到人为的破坏。

  本报记者 林一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