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找亲人无功而返 流浪精神病人何处是归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0:46 温州新闻网
寻找亲人无功而返流浪精神病人何处是归宿?(图)
  图中左一就是流浪精神病人“无名氏”,希望有认识他的读者提供线索,帮他早日回到亲人身边。

  林永汉 摄

  温州新闻网消息:就在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温州市精神病医院收治近两年的一位“无名氏”得到了一丝回家的曙光:有人说认识他。凭着这点有限的线索,抱着渺茫的希望,医院工作人员赶到文成山区寻找无名病人的家属。一天的奔波,最终只换来失望。然而,失望尚在意料之中,流浪精神病人问题折射出的社会救助监管体系缺陷,才是最令人忧虑和深思的。

  “疑似”家乡 无人相认

  2003年10月底,一名独腿的精神病人倒在田间,奄奄一息,市区黎明派出所接警后将其送到市精神病医院。经过救治,这名20多岁模样的病人总算捡回一条命,但他有智力障碍,连清晰的音节都发不出来,大小便全拉在裤子里,只能坐在地上“行走”。近两年来,在医院的悉心护理和医治下,他终于能够用独腿走路,还会用文成方言简单回答问题。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人和故乡,他仍是说不清楚,只知道他的名字发音近似“周岩乃”,父亲名字发音近似“海清”。没有回家的线索,“无名氏”只能一直住在医院里。

  前几天,一名胡姓病人无意中告诉医生,一位杨老伯来探望他时,曾说认识“无名氏”。医院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到杨老伯所在的文成县南田镇南山村村两委,但由于老伯家没有电话,没能联系上。而村干部说,村里没有这样一个残疾精神病人。但是,毕竟这是唯一的线索,昨天,工作人员还是带着“无名氏”,赶赴偏远的南山村求证。

  记者跟随医院的车子来到南山村,首先找到村委会主任,由他带路找到了杨老伯。不料,杨老伯说,他并不认识“无名氏”。工作人员又将杨老伯领到车子边,让他当面辨认“无名氏”。这时,数十名村民上前围观,还有一位热心的老伯用方言询问“无名氏”,但大家都和杨老伯一样,不认得这个人。工作人员出村后又询问其他群众,仍没人认识“无名氏”。

  线索断了,工作人员只好带着“无名氏”回医院。虽然无功而返,但工作人员显得见怪不怪:“许多精神病人都是被故意遗弃的,就算找到了,家里人也不一定肯接收;接收了,也不一定会养一辈子。如果再次流落到社会上,还是没人管,最终还得推回精神病院。”

  流浪病人 烫手山芋

  据市精神病医院胡院长介绍,近几年来,市精神病医院接收的流浪精神病人逐年递增,其中除了有关部门移送的,还包括不少被抛弃在医院门口的。很多病人送来时还有外伤或重病,已经超出了精神病医院的设备条件和技术能力,只能勉为其难进行救治。由此可见,精神病人如何收治、收留,并没有一个明确、顺畅的界定,往往只是“一刀切”推给精神病医院就算完事了。

  流浪精神病人的最大难关,还是“归宿”。胡院长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一名生命垂危的流浪精神病人被扔在精神病医院门口,医院花费了数万元进行手术、治疗,后来又送他回江西老家,所有费用都由医院承担。但是,病人家中非常贫困,家人趴在医院车子上请求:“行行好,把他养下去吧。”后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车子才得以脱身。胡院长说,温州救助精神病人的工作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精神病医院作为福利事业单位,基本上免费收治流浪精神病人,财政上对此也有一定拨款。但是,长此以往,必然难以承担。每年都有不少精神病人找不到家,现在医院已经不得不开辟专门病区,如果逐年累积,这个数字如何容纳?由谁“买单”?

  胡院长说,在许多发达国家,流浪精神病人的监护和治疗往往由政府承担。但是,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实行这一做法还有较大难度。但是,对于精神病人这一最弱势群体,许多事必须尽快着手:社会救助监管体系的改善、对遗弃病人者的法律制裁、群众偏见的转变……这是这篇短文不能写尽的责任和义务,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探讨解决的办法。(温州日报记者 林炜)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