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柳暗花明 两次握手牵两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09:57 东南快报
柳暗花明两次握手牵两岸(组图)
  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早已圆满结束,宋楚瑜今日也将离开大陆,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和上海台研所两岸关系室主任张茜红,对台湾两大党主席的大陆行进行了比较分析,也从陈水扁对此态度的变化方面,解读了岛内政治生态和今后两岸关系的走向。连宋异同

  宋楚瑜:强调五个纽带

  记者:连战和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有什么异同点?

  王建民:连宋访大陆可以走出台湾岛内一种悬在“统独”之间的政治僵局,核心目的是要推动两岸的和平与和解,希望开创两岸新的局面。所以两人都把“和平”作为访问大陆最重要的旗帜和口号。宋楚瑜提出4个口号:和平之旅、和解之旅、工作之旅、搭桥之旅。前两点和连战相同,后两点则需要重点解读。因为连战访问大陆主要确定两岸关系的一些大原则,而宋楚瑜则希望做一些具体、实质性工作。

  第一站是陕西黄帝陵,体现血缘的纽带。强调两岸都是炎黄子孙。

  第二站南京,体现历史纽带。亲民党和国民党都是孙中山的信徒。

  第三站上海,体现经济纽带。上海标志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也是台商在大陆的集中地之一。所以,宋楚瑜在上海更多强调两岸的经贸交流和两岸三通的重要性。

  第四站湖南是故乡,体现家族和情感的纽带。

  最后一站北京,体现政治纽带。会见胡锦涛是此行的重头戏。

  连战:主打两岸经贸

  相比之下,连战大陆之行隐含着振兴国民党的要素:

  首先,连战第一站选择南京是他的战略考虑。国民党近年来的政治路线有些迷乱,造成国民党人心涣散,不能团结,目前的国民党处在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连战主席希望通过对南京的访问,确立中国国民党未来的政治路线。其次,连战非常重视上海之行。经贸是国民党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创造的最大成绩是台湾经济奇迹。民进党内阁由于缺乏财经人才,造成台湾经济不景气。国民党有实力在两岸经贸方面做工作。所以打着经贸的旗号来到上海。岛内政治

  握手:国亲两党合作

  张茜红:从岛内政治来说,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国亲两党必须合作,这样在“立法院”才能占多数。从政治实力而言,国民党影响更大一些,作为台湾第二大党,“立法院”第二位,82席位,亲民党33席位。亲民党起关键少数的作用。倒向哪边就哪边过半。

  分裂:“台独”者反目

  记者:陈水扁对于连宋大陆行的态度变化多次,两位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建民:连宋大陆行已经引起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发生微妙变化。他们发表的言论和主张也引起岛内各种政治势力和派别的不同解读。

  极“独”势力包括李登辉、“台联党”,自始至终都对连宋大陆行表示强烈抗议。而这种反对和民进党的关系就发生新的变化。连宋访问大陆,至少是台湾当局默许,没有阻挡。陈水扁开始对连战有些批评,但没有阻挡,态度后来也有些软化。众所周知,李登辉、“台联党”和民进党都属于主张“台独”的绿色阵营。属于同盟的他们并没有突出矛盾。但对于连宋大陆行的态度却造成绿色阵营内部矛盾激化。

  在对待连宋访大陆问题上,民进党内部也持有不同观点。民进党一开始反对连战访大陆,对宋楚瑜大陆行比较认可。来到大陆后的宋楚瑜,明确表示反对“台独”,反对“一边一国”。陈水扁从对宋楚瑜期待和认同,转为后来的批判。对连战从批判到赞同到再批判。民进党的反反复复说明内部思想混乱,民进党内部极端人士提出要罢免陈水扁,中间民进党员则在究竟走什么路线上比较迷茫。

  张茜红:陈水扁想往中间路线走,但来自泛绿阵营内部的压力很大。 两岸影响

  大局:从紧张到缓和

  记者:尽管都是“在野党”,但连战和宋楚瑜在台湾政坛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这次的历史性访问,对于两岸关系分别会产生何种影响?

  王建民:连宋访问大陆之举,使两岸关系大局出现新的变化,从对立、紧张走向目前的缓和状态。

  模式:两党交流平台

  王建民:从影响力来说,中国国民党毕竟有近百年的历史,和大陆有着特别的历史渊源。连战的大陆行创造了历史,建立了两党之间新的交流平台。宋楚瑜沿着连战开创的新形势,继续强化了这种交流模式。由此表明,不仅是国民党连战来,台湾其他“在野党”也可能沿着这种模式走下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同时,在岛内多党并存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国民党连战访问大陆,影响力只是可能代表一个党的立场和原则。而第三大党亲民党也来大陆访问,则表明这是岛内的趋势,众多政党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两岸关系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风云人物

  深谢 这些握手改变历史的人关键人物 关键时刻 关键抉择
柳暗花明两次握手牵两岸(组图)
  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所作的关键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与民意驱动。胡锦涛:倾情一握

  4月29日下午3点?熏身着深色西装、系着红色领带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站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央,他脚下,正好是两条红地毯的交叉点。

  当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疾步走近时,胡锦涛向着连战的方向迈出一步,伸出手。两人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交叉点上,握别了两党60年来的隔绝与对立。

  两手相握时,胡锦涛说:“我在出访期间从电视画面里看到你出发时受到的干扰和阻挠。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你还毅然决定如期来访,难能可贵。”

  细心的记者注意到,在会见中,胡锦涛始终面带亲切、热诚的微笑。

  有幸参与这次晚宴从而有机会和胡锦涛近距离接触的中国国民党的上层人物说,他对胡锦涛的印象是:热诚、开放、务实,很注重细节的周详。汪道涵:绝响余音

  “胡连会”的4月29日,正是“汪辜会谈”12周年纪念日。这个巧合令人感伤又觉温暖。

  三天之后,在医院休养的90岁的汪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特别“出院”与连战会面。这个场面同样让人感伤又温暖。再过几天,他以同样的方式会见了宋楚瑜。

  已经很少露面的老人看上去瘦削但精神健朗,笑容可掬。4个月前,辜振甫辞世,“汪辜会谈”成为绝响。这次连战与汪道涵的会面,可以理解为1998年第二次汪辜会的延续。汪老赠送给连战的画题为“江山如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感喟也是期许。连战:家国感怀

  很少喜怒形诸颜色的连战,在“和平之旅”却处处流露真性情。他在一次记者会上动怒了。面对一位记者质疑这次旅行效果的发问,连战拧起眉头:我希望台湾的老百姓不要跟你一样悲观。

  而在北京大学,当校方复制了连战母亲75年前在此进修的学籍表、成绩单赠给他时,连战眼泛泪光。

  一贯行事严谨的连战,在8天的大陆行中很多次激动到几乎难以自持。家国情怀浓重的他,在别离60年的大陆,找到了太多家族与民族历史的牵系:

  连战是台南子弟,却出生于西安;他祖籍漳州,父亲回到大陆参加抗日……宋楚瑜:炎黄情结

  宋楚瑜在开始大陆之行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手拿50多年前在湖南湘潭读书时的成绩单,不禁潸然泪下。生在湖南湘潭、7岁时随父亲到台湾的宋楚瑜反复向乡亲们倾诉着自己的炎黄子孙情结,一席“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一家人”的肺腑之言,感动了八百里秦川的多少人民,在神州大地,在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里传递。“登陆”余音一个悬念别让熊猫再等老了

  一位台湾女记者抱怨说,都快被大熊猫的问题弄疯了。因为岛内某些别有用意的人强调大熊猫“生命权”,认为台湾可能养不好,以此想拒熊猫入台。1988年大陆曾提出赠送台湾一对大熊猫,但是未被接受。现在那对大熊猫已经很老了,人们感叹,这次别让熊猫再等老了。

  能够在岛内欣赏到大熊猫,一直是台湾同胞尤其是小朋友的热盼与期待。这次作为活生生的“和平之旅”成果,大熊猫最终能否“登台”将折射台湾政治生态的嬗变。一个期许国际社会勿纵“台独”

  近年来,“台独”之所以嚣张,与国际反华势力的鼓励和支持有相当大的关系。美国的策略取向始终被认为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

  海内外媒体都注意到了美国在对待连宋登陆上的态度转变———从“有对话总比没有对话好”一变而为“赞许、欢迎”。希望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不要对“台独”发出错误信号。一个丑角李登辉又挑事端

  李登辉原计划5月12日主持一个妄批连宋的记者会,因为夫人曾文惠身体不适,主办单位决定记者会延期举办。另外,5月9日,在美国“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穴FAPA?雪加利福尼亚州分支机构的感恩午餐会上,美国众议员、共和党罗拉巴克声称,他将在国会发起连署,邀请李登辉于6月底访问美国。罗拉巴克的行动可以看作是在美“台独”势力和美国亲台势力不甘心两岸密切的政党交流压缩了“台独”空间,而试图通过另开战线转移各界注意力、伺机进行反制的前奏。

  李登辉方面“已原则同意”应罗拉巴克之邀赴美。李登辉和FAPA企图推动美国会同意让李登辉在国会发表专题演讲,以制造所谓首位台湾当局“卸任总统”访美记录。接近李登辉的人透露,李确实想访美,但重点是到美国能见到什么“重量级”人士。

  李登辉是典型的“退而不休”,不断干预政治事务,但其影响力不断减退却是不争的事实。李登辉对美、日插手台湾问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月下旬,在连战、宋楚瑜相继应邀准备参访大陆时,李登辉曾重炮轰击,一度鼓吹两岸要在美国谈,还声称“台湾问题是国际问题”,要举办美日加两岸参加的四方会谈来解决,但被美国政府当即拒绝。这次李登辉这个丑角也将碰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