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决断于布局调整:从哈啤股权转让看政府扮演好出资人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12:26 黑龙江日报

  开篇的话———

  旧事引出新话题

  哈啤完成成功转让,已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如果仅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应该说已经是旧闻了。但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推动的这次国有企业改制,有着极强的前瞻性、探索性,
事过之后再去梳理这一引起国际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并购案例,对其中核心要害问题进行反思,回望组织者、实施者其间迸发出的胆识、气魄、胸怀,仍然让人荡气回肠。

  最近,省委提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讨论活动,要求全省上下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树立和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推动全省形成努力快发展、全面抓振兴的新高潮。为搞好这次讨论,落实好省委领导同志关于“从解剖典型入手”的指示精神,本报专门组织力量,对哈啤转让的过程展开了全景式的调研、采访、分析,形成了《哈啤转让启示录》系列报道,将分别以《决断于布局调整》、《出手在最佳时机》、《演绎出国际水准》、《跳出哈啤看改制》为题,从政府及相关部门如何扮演好出资人的角色,如何勇于承担风险,大胆抢抓机遇,如何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则尤其是国际资本运行规则趋利避害,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实现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等方面,对哈啤转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我省正在稳步推进的国企改革提供一些借鉴,进而进一步推动全省各行各业思想解放的步伐,谋求大发展、促进快发展。

  到今年5月,哈啤集团国有股权转让完成整整一年。

  “香港证券市场新世纪以来最大的一例购并案”、“我国国有企业全流通股权转让的成功范例”、“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值的典型”……如今,哈啤集团国有股权转让赢得诸多美誉。

  美誉的背后,并非风平浪静。不能硬闯“红灯”、更不能自设“红灯”,还要及时认清“绿灯”、善于快抢“绿灯”,可以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哈啤集团国有股权转让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观念的激烈碰撞、不容推卸的风险和责任……国有资产价值不只体现在账面上

  哈啤股权转让伊始,各种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对转让价格、操作方式、哈啤前途、管理层利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哈尔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当时情况下,如果我们放弃股权转让,各方都会接受,事情也会随之平静下来。但考虑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考虑到转让正处于最佳时期,考虑到与世界啤酒巨头合作发展啤酒产业的良机,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顶住了压力,承担起风险,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最佳的结果。哈啤国有股权转让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在关键环节上敢于决策,这也是省委、省政府支持的结果。”

  “你说,哈啤国有股权转让我们失掉了什么?国有资产增值了,我们获得了10亿元国企改制资金,哈啤与国际巨头合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上缴地方政府的税就更多了,‘哈尔滨啤酒’这个百年老品牌不变,哈啤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样算算,我们不但没有失掉什么,而且得到了更多。”这位负责人说,面对当时的情况,惟一需要选择的是敢不敢于承担责任。在推进哈啤重组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企业重组品牌消失的问题,作为哈啤的出资人,哈尔滨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保留“哈啤”这个百年品牌作为合作底线和基本条件之一。

  该负责人说,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人们过多的是关注国有资产是否流失或增值的问题,这种关注又往往是单纯把转让的价格与资产的评估价或账面价进行比较。实际上,决定国有资产转让的底价以及是否保值增值,不仅要考虑到账面价值,还要考虑到市场价值和趋势价值。哈啤集团国有股转让是在全面考虑国有资产价值的三个方面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的。作为出资人,哈尔滨市政府没有孤立的研究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而是能够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企业重组放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统筹考虑。能够根据企业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趋势,面对战略投资者,既考虑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着想,在政府现实需要与企业未来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慎重决策。从结果上看,这既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为哈啤的未来发展找到了最佳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点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人片面地把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看成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我们承认,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企改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我们决不能背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把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都说成是流失,或者一遇到争议就驻足不前,延误改制的时机。敢冒风险、勇于承担责任,科学决策,大胆创新,让国有资产活起来,而非像冰棍一样越化越小,才是真正地为国有资产负责。放宽哈啤转让的视野

  在众多的议论中,观念撞击最为激烈的交锋是:为什么在哈啤如日中天时候,把企业卖掉?换句话说,“靓女先嫁”是不是嫁错了。

  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放宽审视哈啤转让的视野。

  让我们先来看看哈啤的发展轨迹:始建于1900年,是中国第一家啤酒厂。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和国内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啤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作为哈尔滨市的骨干国有企业,曾一度陷入徘徊局面。1996年,哈尔滨市政府即决定对企业实行改制,历经合资经营、兼并扩张、香港上市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哈啤的年生产规模由改制前的15万吨迅速提高到2003年的118万吨,8年产量增长了6.9倍,企业由一个年销售收入2.3亿元的中型企业,发展成为拥有13家子公司、年产能力150吨、销售收入近20亿元,全国行业排名第四的大型专业化企业集团。

  从哈啤的每一次发展变革来看,作为出资人的哈尔滨市政府都是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理性地谋划着企业未来。所以,当此次研究企业重组时,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能够做到果断决策转让国有股权。从感情上来讲,哈啤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是哈尔滨的骄傲,哈尔滨人民对它很有感情。但是,从全市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于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特别是为了哈啤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哈尔滨市政府做出了果断决定。

  当然,此次转让,哈尔滨市政府有着更深远的考虑。

  哈尔滨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支付近百亿元的巨额成本,单靠地方财力是难以承受的。能否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场关键战役,直接关系到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哈啤目前在哈年产量为30万吨,下一步计划扩大到60万吨,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啤酒市场的容量看,哈啤集团今后发展的重点是扩大外埠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吸纳就业关联不大。尽管哈啤是市属重点企业,如果哈尔滨市继续保留对哈啤的控制权,作为完全市场化的产业,由于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可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综合以上考虑,哈尔滨市决定实施国有资本从哈啤退出,筹集资金支持全市的国企改制和结构调整。目前,用转让股权的收益建立的国有企业改革基金,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点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缩国有资本管理跨度、运行层级和股权比重,加速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实现企业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必然选择。长期的实践让哈尔滨市政府认识到,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改制成本低,国有资产可以增值;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改制成本高,国有资产难以保值。为此,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反复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克服一切困难,打破一切禁锢,排除一切阻力,坚持公开化、市场化的方式,对哈啤集团实施靓女先嫁,按照国际惯例转让哈啤国有股份,在保证国有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强强联手,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探索改革的新路子。他们这种勇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和气魄令人钦佩。不争论

  从哈啤收购大战开始到结束,甚至到哈啤退市,关于这次转让的责难声一直不断。

  哈啤集团是哈尔滨的优势企业,是香港上市公司,对这样一个国有股份全流通的企业实施股权转让,在国内没有先例。哈尔滨市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敢于对历史负责任的勇气和不争论、埋头实干的精神。

  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哈尔滨市政府没有胶着在舆论的漩涡中,而是理性思考,慎重决策,大胆试、大胆闯。

  哈尔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往往这种时候,很多企业停滞不前,无外乎因为发生碰撞了,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说你错了你就是错了,这就是传统体制下的思维方式。这个坎跨不过去,改革就会半途而废,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什么叫解放思想,用旧有的思维方式、旧有的方法解决不了的事情,现在用新思路、新方式解决了,就是创新,就是解放思想。要想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要有不争论的精神,就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就要敢于承担责任。”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哈啤转让的决策者,顶住了压力,埋头实干,步步为营,用结果说话,用不争论平息了无谓的争论。

  实践证明,哈啤的重组是成功的。由于这次股权转让,是中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公开转让全流通的国有企业股权,世界主要财经类报刊以及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有关哈啤股权收购战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难以尽数,对哈尔滨津津乐道。这些都是投入再多的广告也是无法做到的,哈尔滨在世界的知名度大增。同时,哈尔滨受到了媒体一致好评。普遍认为作为中国地方政府,在这次转让国有股的过程中,能够始终注意坚持依法、透明、公开、公正和平等交易,树立了诚实、守信、遵守法律和遵循市场规则的良好的国际形象。《经济日报》评论,“哈啤收购战彰显中国市场价值”;香港《文汇报》评价,“哈啤创中国多赢国企改革典范”,无论是中企基金,还是SAB公司以及哈啤的其他股东,都在这次重组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更为AB公司提供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美国《时代》周刊认为,“它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产权改革提供了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成功范例”。同时充分说明,哈尔滨的投资环境好,发展机遇大,参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会带来很大的回报。

  点评: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把“不搞争论”称之为他的一个发明,是基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完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走过的“一条新路”,我们所干的改革开放事业完全是世界上还没有“成型”的全新伟业。既然是走新路、创新业,那就必然带有试验的性质,有很多方面只有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是如此。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没有干,还没有探索,还没有实践就要无休止地争论呢?可以说,在国内企业界,这次哈啤转让堪称国有资产出资人在最佳时机、以最理想价格进行产权交易的得意之笔,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埋头苦干“不争论”。

  (黑龙江日报)

  作者:戚泥莲 王敏学 薛婧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