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专访飞虎队老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3:12 重庆晨报

  在重庆留下美好回忆

  记:为什么把重庆列为您此次中国之行其中的一站?

  爱:1944年,我作为“驼峰航线”的运输机飞行员,负责驾驶C87运输机从印度起飞,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为在中国的抗战军民运送弹药、燃油和食品等给养,共执行了14次任务
,重庆是我在这一年中频繁到达的目的地之一。

  那时候,重庆是盟军中国战区作战指挥的中心,对抗战胜利至关重要,重庆人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四年前,我和妻子一起来过重庆,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这次我和团员们还要去三峡,重庆自然是最好的出发地。

  记:到重庆,您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爱:史迪威故居。史迪威将军是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也是在华美军空军指挥官,我们的顶头上司。我和我的团员都是飞来飞去的人,从没到过史迪威将军住地看过,这次很想看一看。当然,到当年飞虎队的驻地故地重游也在我们的计划之中。

  龙是王牌飞行员

  记:龙启明今天将和你见面,你过去认识他吗?

  爱:不认识。当时战争形势很紧,我来重庆都是卸了给养就走,和这边的飞行员接触不多。不过,别人对我说起过龙启明。他是飞虎队中的ACE(注:王牌飞行员)。

  记:当您听到龙启明还活着的消息时,是怎样的心情?

  爱:我当时真的是非常非常高兴。60年来,飞虎队员分散在世界各地。如今,我们都已经老去。能听到任何一个队员仍然在世的消息都让人激动。

  中国队员是飞虎队中最勇敢的一支。我希望他们中有更多的人还活着。

  8月飞虎队中国聚会

  记:飞虎队员在美国经常聚会吗?中国队员参加过吗?

  爱:一般来说,我们一年聚会一次。中国队员也是常客,但近几年,他们陆续因为健康原因,离开了我们。

  今年8月,飞虎队将在中国举行一次聚会,我希望到时候能有更多的飞虎队成员归队。听说龙启明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健在的中国飞虎队员,他一定要参加。

  记: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你要对今天的重庆人民说点什么?

  爱:1944年我们来到这里,为中国人民奋力抗战。如今,60年过去了,曾接受过我们帮助的中国人从未忘记飞虎队,谢谢你们。

  我曾给我的孩子说过,60年前,我为中国运送货物,是为了帮助中国,而如今中国的货物已经送到全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也是我当年来到中国作战的初衷。

  昨日中午12点正,曾在飞虎队服役,并亲手书写驼峰航线传奇的美国老飞行员刚一抵达重庆,就被热情的人群淹没。借爱德华·康姆亚迪下飞机到出关的这段难得空当,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上图),了解到他在抗战岁月曾与重庆这座城市结下深厚的情意,以及其身为飞虎队队员的自豪。

  “我是来接龙启明归队的。”爱德华·康姆亚迪意气风发,不减当年。

  飞虎队威震长空

  “当我们一起飞翔时,我们都还是年轻的小伙子。”欢迎酒会上,龙启明的致辞引发了在场二战老飞行员们的会心微笑。

  飞虎队写下传奇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同年7月和10月,200多名飞虎队员分两批来华抗日,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

  这是一群桀骜、勇敢、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在作战中,我们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日本人拿我们很头痛。”爱德华回忆说。在31次空战中,飞虎队员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插翅飞虎状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成为二战中的一段传奇。

  浴血驼峰航线

  1943年,飞虎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受运输机性能限制,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人称“驼峰航线”,艰险异常。

  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8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并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战斗。

  “相比那些消失在无名山峰上的战友,我们这些人,是幸运的。”爱德华·康姆亚迪说。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