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哈尔滨有群“道台府发烧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3:24 新晚报

  文/摄 本报记者 张育新

  哈尔滨开埠的第一个衙门,位于道外的滨江道署遗址公园的建设,吸引了很多市民的注意。作为最早披露道台府遗址的记者,记者近日再次造访了修建中的遗址公园。

  5月14日,是一个难得的好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北十八道街的道台府遗址。动
迁工作已经结束,附近低矮的民房已经拆迁,遍地瓦砾的衬托下,露出真容的道台府大堂显得格外沧桑,百年的时间已经风化了曾经雄伟的立柱,露出朽腐的木茬。记者正要拍照存念,跑过来一个年轻人,表示文物复修工地禁止拍照。记者刚要解释,从侧面走过几个中年人,给记者解了围。原来,是记者曾经采访过的对保护道台府遗址功不可没的热心市民张树波,他身边的几个人是他的同好,也可以说是“道台府发烧友”。记者对这几个关注城市建设的小人物进行了采访,他们的热心让人非常感动。

  得知遗址建公园兄弟们酩酊一场

  办好事也有不受欢迎的时候,对此张树波哥儿几个感触非常深,两头受罪的角色演起来,如今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一头受罪来自家里。张树波整日奔波在外面,修理部交给徒弟打点,收入自然要下降。在下降的收入中还拿出一部分买相机,家中的生活水平自然下降。家务不管,孩子不管,老婆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一次记者给张树波打电话,电话里张树波的声音非常低,让人感到奇怪。第二天张树波解释,当时是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对于张树波痴迷道台府遗址保护,老婆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为了对自己取得的资料进行保护,他只好把资料锁在修理部的抽屉中。

  来自家中的压力还可以理解,让他觉得委屈的是道台府遗址里的住户对他的态度。最初,张树波、孙公义他们去拍资料,老百姓非常热情,岁数大的老人主动介绍情况,让他们非常感动。省市和中央媒体都报道了道台府遗址的新闻,这些老人都上了镜头。然而随着有关部门对遗址保护进入论证,原来热切盼望动迁的居民感到动迁的时间可能被延后,所有的愤怒都发在张树波的身上,张树波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讥讽和谩骂成了他和朋友们的家常饭。孙公义说,有一次某电视台来访,记者的摄像机险些被愤怒的市民摔碎。劈头盖脸的谩骂他们默默地忍了下来,倒是那个记者忍无可忍,大声质问他们:你们这样做对吗?规划动迁是整体的事,能只动迁你们这几户吗?或许是觉得理屈,围攻的人退了下去。这些,他们默默忍着,回家都不能说。

  媒体采访,张树波都是向导,总是打扰年过八十的几位老人,张树波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就自掏腰包买来水果,联络老人的感情。

  他们是在报纸上看到道台府遗址将要建公园的消息的,他们相约在一起,为这个消息庆祝,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没有人知道,在道外区一个小店里,这几个兴奋得手舞足蹈的客人,竟然是为政府的决策欢呼。

  动迁开始,有几户居民不满意补偿,酝酿上访,张树波他们知道后,又主动当起了调解员。“上访不解决什么问题,有事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他了解了几个家庭的想法,以他们的口气拟了一封信,发给市里的有关部门。没过几天,有人来了解情况,对相应的居民给予合情合理的补偿。这回居民们对他们的态度又改变了,他们又成了受欢迎的人。

  动迁之前,张树波哥儿几个几乎每天都去动迁区转转,他们不厌其烦地告诉居民,千万别引起火灾,如果引起火灾,他们的一切努力都会化作乌有……

  说到这,几个人沉默了,半晌又都笑了,眼角分明有泪光闪烁。

  我们很高兴,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我们相信小人物也应该有小人物的责任。政府采纳了我们的建议,我们非常高兴,我们会更努力地负起我们小人物的责任。

  这是他们接受采访时最后说的心里话。

  发现道台府的修理工

  记者对张树波早就熟悉,道台府还湮没在一片民房中的时候,张树波就开始为道台府的保护奔走呼号。记者曾经发表过一篇发现最早的关道衙门遗址的文章,张树波就是发现者和向导。

  张树波的本业是电器修理,自己开了个电器修理部,业余爱好是摩托车表演,骑着摩托车走过许多城市。一次在西安,同行者认为西安比较老旧,而他恰恰从老旧中品出了滋味。他认为,那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名片。回到哈尔滨,他渐渐对城市的老建筑发生了兴趣,给许多道外的老建筑拍照编号。如今,许多建筑的照片已经成为绝唱。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上门修理电器时发现了道台府旧址。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建筑的古朴与高大让他直觉不是一般的民居。经过在居民中走访,他得出了结论———这个沧桑的建筑是哈尔滨最早的衙门。为了印证自己的发现,他通过曾经认识的省画报社的老编辑王淑云,找到了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李兴盛。李兴盛经过认真的查阅资料,仔细考证后确认,这里就是哈尔滨最早的衙门———滨江道署。

  这不就是“哈尔滨的故宫”吗?张树波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

  道外区的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道台府遗址恰好在动迁的范围内。一定要在动迁之前把道台府遗址保护下来,张树波这个小人物,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行动。他找来媒体记者,对道台府遗址进行了实地踏查和报道。又通过李兴盛给有关部门打报告,呼吁对道台府遗址进行保护。最终,有关部门采纳了张树波的建议,张树波因此获得市民优秀建议二等奖。

  奔波3个月寻找同好的霍春雷

  在等待政府部门意见的过程中,张树波等来了后来成为朋友的霍春雷。

  发现道台府遗址的新闻在《新晚报》见报后,引起了一个爱好古建筑文化的年轻人的注意,他就是加入民间保护道台府遗址行动的霍春雷。今年34岁的霍春雷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这是一个对城市建筑文化非常热爱的小伙子,中央大街上的老建筑他悉数用摄像机、照相机记录在案,并且认真地编号,整理,形成了完备的档案。看到发现道台府遗址的新闻,他迫切想见见这个同好张树波。报道中并没有写明张树波的住址,霍春雷想,张树波在十八道街附近修理电器,总不至于找不到。他利用休息时间挨个修理部打听,终于找到了张树波。

  2003年9月20日,这个陌生的小伙子走进了张树波的修理部。两个人相见恨晚,他们共同的理解是“老百姓也应该有老百姓的责任,建设共同居住的城市是大家的事。”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想方设法保护道台府遗址,只有它见证了哈尔滨的百年变迁,如果失去了它,这个城市就缺少了根基和灵魂。他们被自己的想法激动着,一次又一次走访老居民,留下见证道台府遗址的活材料。

  同张树波比起来,霍春雷在热情之外又多了一分理性的思考,经过研究论证,他把自己关于城市协调发展的论文交给有关部门,获得了市民建议一等奖。

  孙公义是跑运输的,对道外格外有感情,也加入了保护道台府遗址的行列。在遗址建筑工地,老孙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批评。“前两天某报登的消息不对,道台府这块地方叫四家子,不是傅家甸,傅家甸是头道街那边。”一听就是快人快语。孙公义说:“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地方保护下来,大家想尽量把这地方的原始材料多留点,大冬天的爬到消防队的大架子上拍照,冻得手都伸不直。”有一次拍片效果不好,白瞎了大家的一份热情,张树波心里发急,索性又买了一台照相机,配备了不同状态下使用的3个镜头。现在,哥儿几个的手中,道台府遗址各个角度的资料非常齐全,可以办一个展览。

  发现道台府遗址的热心市民张树波(右)正在和施工人员一同检查道台府大堂柱子的朽腐情况。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