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首个提议建地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9:15 南京晨报

  距离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已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你知道吗,是谁第一个提出在南京建设地铁、初步搭起了地下长龙的框架?

  没错,他就是姚禹谟,原南京城建局总工程师,是他书写了第一份《关于南京地铁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议》,也是他为地铁1号线规划了蓝图。为了怀念这位已故的南京地铁先驱,记者采访了他的家人。

  地铁梦来自赴日考察

  “姚禹谟是南京中央大学(南大、东大的前身)土木工程系毕业的高才生,15岁就上大学,19岁就大学毕业了。”面对记者的来访,姚老的夫人徐舟影记忆犹新,“他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所以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南京城市建设———渡江胜利纪念碑、南京的城西干道、草场门大桥、盐仓桥、新庄广场、内秦淮河环境治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1979年,他参加南京城市建设代表团访问日本,从那里回来后,就常把地铁挂在嘴边。”徐舟影回忆道,“那时,地铁是家里谈论最多的话题。”坐上日本的新干线,车速快得不得了,姚禹谟的心情怎么也无法平静,回到南京后,地铁梦就时常萦绕在心头,他也一次又一次地向市里领导提出这个建议。“要是南京建地铁,多长距离一个站,车票多少钱,轨道从哪里入地、哪里出地,多少年能收回投资,列车是否用国产的……这些问题在家里都谈到过的。”徐舟影对此印象深刻。

  1984年建议修地铁

  1984年,姚禹谟就开始筹划南京地铁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撰写南京市地铁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议,主持地铁路网技术标准、地铁筹建的规划论证工作等。他大胆提出: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横向经济联系开拓,南京主城区面积和人口将有限度地扩大,客观上必然对南京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需求和压力。根据国外经验,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钥匙……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人和每小时单向客流量超过1.5万到3万人次的线路,修建地铁是必需和合算的。

  “那段时间,老姚经常向市领导汇报地铁工作,但每次皆因资金问题而不被领导看好”,徐舟影忆起丈夫当年工作的情景,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他有满腔的理想和抱负,总是想着怎么为子孙后代造福。”

  现场勘察1号线用地

  “兴建南京地铁”的建议提出后,在姚禹谟的鼎力倡导下,南京市领导终于批准成立了地铁专业小组,此后,姚禹谟就为落实地铁1号线线路走向,沿线实地勘察,南起油坊桥北至燕子矶,城南城北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据南京市规划局综合处的王宇新处长回忆,“有一个很热的夏天,当时,已经成立了地铁专业小组,为了全面掌握沿线的用地和建设现状,姚总带着几个人拿着地形图,从油坊桥开始逐段实地察看。他和年轻人一样全然不顾高温和汗水,边边角角的地方也坚持跑到、看到,那个炎热的夏天里,他硬是沿规划中的地铁1号线走了一遍。”

  夫人徐舟影告诉我们,那段时间,他还亲自在现场观察,将每天某时间段某地点的车流、人流统计记录下来,由此来确定在哪里设站,多长距离设一站,线路具体走向等等。最令徐舟影记忆深刻的是,姚禹谟在地铁每个车站的选址以及站点周边土地规划预留问题上,与规划部门一次又一次地协调,“那种协调是很费劲的,但他考虑的是以防将来拆迁困难”。事实证明,如今南京地铁1号线每公里造价全国最低,有一项就得益于预留了沿线土地、减少了拆迁量。

  地铁资料堆半书房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只有北京一座城市刚开始搞地铁,举国上下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循。于是,为了撰写南京地铁的初步方案和建议,姚禹谟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搜集与地铁有关的资料。请国外的同学朋友邮寄相关资料回来,出国探亲去美国地铁取经。“他的地铁资料堆了有半个书房那么多。”对此,妻子和女儿都很诧异。

  记者惊讶地发现,在姚禹谟撰写的《南京地铁一期工程规划与建议》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被考虑到了。比如地铁1号线线路为什么是从小行至南京火车站,因为“这条轨道穿过人口最稠密的老城区、穿过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已经不堪重负的地区、穿过城市道路无法再拓宽无潜力可挖的路段”……记者看到,今天地铁1号线的走向,基本与姚老当年提出的方案吻合。

  病床上起草建议书

  由于劳累过度和“文革”期间留下的旧病复发,姚禹谟住进了鼓楼医院。即使这样,他还是在看地铁资料,研究车站设计、地基处理、施工等问题。1989年,他又在病床上策划了“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起草工作。

  谈到这些,徐舟影不停地叹息,“他的脑筋从来也没停过,总是在思考问题。”后几年,姚禹谟的病情严重到每周要做3次血透,“有一次是我用轮椅推着他去开地铁的会议,再后来,他干脆把地铁会议搬到了家中”。

  “不怕工程大,惟恐心不坚,子死孙承继,一往向无前。滚滚交通流,长长地铁线,无奈投资多,又遇隧道艰,坚持齐努力,曙光在眼前。”尽管姚禹谟因疾病缠身,1997年9月就惜然离世,始终没有看到地铁。但正如他诗中所预见的那样,今天,曙光就在眼前,南京地铁1号线很快就要开通了。

  采访结束后,徐舟影对我们说,“谢谢你们还记得姚禹谟”。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地铁开通是对姚老最大的告慰,希望这则报道能让所有人记住为南京地铁奉献过心血和智慧的人们,他们,值得南京铭记和崇敬!(来源:南京晨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