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普世的宝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9:32 东方网-文汇报

      文/边芹

      并不是全世界都关心同样的问题,而是有人希望全世界都关心他们眼中的问题。电影无国籍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的。

      主题的普世化,带来的是某种“共同价值观”,像一条红线若隐若现地将入选电影穿起来。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弗雷莫说这就是电影的“全球化”。

      早在1972年,戛纳变各国送选电影为自选,其电影“全球化”的序幕便已拉开。在那之前,围绕电影而实则已与电影无关的各国外交战,经常
把选上的电影再拉下马。戛纳电影节规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如某一参赛国宣布受到冒犯,一部电影可被撤销或剪辑。比如1953年,法国电影《雕像也在死去》因被政府指为有反殖民主义色彩,而被命令剪辑,导演雷奈不从,便遭撤销处理。

      后来指责一部片子丢了某国面子的声音越来越少。一是各国已没有决定权,二是何必那么傻,把它跟国家荣誉扯在一起。渐渐地,在戛纳,电影导演首先不是某国人而是作者,电影节的作者。从各国挑来的导演与电影节的关系,好似一个国际化出版社与它在各国吸收来的作者的关系。随着冷战结束,电影主题普世化的时代跟着到来。

      既然戛纳的“野心”是电影地球村,作者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究竟还起什么作用?在这里,要引一句好莱坞西部片导演约翰·福特的话:“要成为普世的,必须是特别而局部的。”否则剑从哪里抽出又刺向哪里?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只有根植于某块土壤,才能起到打开窗口、自我批评和政治介入的作用。

      与中国历来的世俗文化正相反,西方文人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大概是基督教文化的宣教传统吧。

      (本报戛纳5月14日电)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