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韩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文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7:04 华商网-华商晨报
韩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文化(图)
  冯玉忠,辽宁大学原校长,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府参事,辽宁东北亚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本报记者 卫涛 摄

  “中国与韩国之间最突出、最明显的特点,一个字———近。历史近,文化近,地理近,感情近,这“四近”是我首度访韩的最强烈的感受,也是我此后几年来放弃出访他国的机会,而频繁地探访韩国的‘动力’所在。”

  这是冯玉忠教授在《我看韩国》一书中的文字,作为一个知名的学者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冯老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第四届沈阳韩国周开幕之时,本报专访了冯玉忠教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国民捐献了20多吨金银首饰

  晨报:韩国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

  冯玉忠:1989年,我访问韩国。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不是经济发展的奇迹,而是经济奇迹背后的文化力量。韩国崛起,其强烈的民族自尊自强意识和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国是一个民族至上的国家,又是一个国家至上的民族。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可以牺牲小我为大我。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全国人民捐献的金银首饰累计有20多吨,这笔民间财富是不可小觑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韩国经济“腾飞”的启示与警示

  晨报:韩国经济“腾飞”过程中,哪些做法值得中国借鉴?沈阳借鉴?

  冯玉忠:应该说,主要还是文化的借鉴。文化体现在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中,就形成了特有的理念。另外,韩国对企业采取扶植、服务和辅导政策,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韩国政府为使这些企业起死回生,对中小企业主进行无偿培训,帮助他们寻找新的投资门路。

  晨报:韩国经济从“奇迹”到“寒潮”可以给我们哪些警示?

  冯玉忠:韩国在国际交往中,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过大,这样很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一点我们要警惕。一定要在创造自身品牌上下功夫,否则就只能是“车间”。

  培植民族品牌,需要政府行政理念、企业经营理念上台阶,这比100条措施还重要。

  沈阳举办韩国周具有区域意义

  晨报:沈阳韩国周有什么意义?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冯玉忠:沈阳举办韩国周具有区域意义。沈阳不仅仅是东北和辽宁的中心,还处在东北亚中心。中、韩有四近,地理近、文化近、历史近和感情近。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沈阳抓韩国周具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我们不但可以引进资金、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活动,引进韩国的文化,韩国企业的主流在文化建设上比我们先进,微观上讲,韩国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诚信风格很值得我们学习。

  韩国周是由政府发起和主导的,但政府行为应该渐渐减弱,退而为服务角色,韩国周的发展方向是向企业化、市场化转变,应该由商界主办,更多的中国企业要直接参与韩国周的活动,直接与韩国企业交流、交往、交易。

  另外,沈阳现在的中介机构力量薄弱,政府应多扶持本地的中介机构发展中、韩经济,鼓励他们上一线,这不但能减少政府负担,还能带动就业,这样韩国周也就能办得持久、扎根、节约。

  辽宁和沈阳与韩国交流发展是有潜力的,他们会比关内任何省份做得更好。本报记者 仲晓宓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