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水回用少有人喝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9:18 生活报

  曾经丰盈的母亲河松花江如今容颜憔悴,水源地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肆意浪费使哈尔滨人不得不经历一场“水危机”———日缺水32万吨。与此同时,在园林灌溉、街头洗车、工程基建、冲洗厕所等可利用中水的地方,却大量争抢着百姓的生活用水。如何让中水走进生产和生活,成了急需破解的难题。

  中水回用可行

  “我们从年初开始对哈市的用水大户进行摸底调查,推广中水设备,但是,反馈的信息却让大家感到沮丧。哈市那么多家用水大户和新建小区,只有两三家表示感兴趣,其余都明确给出了否定的答复。”日前,在哈尔滨市水资源办公室,节水科相关负责人说出了苦衷。

  专家指出,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每多用1吨水就意味着多排放至少0.7吨的污水,而这些污水可以污染10倍于自身的天然水体,而要净化这样污水则需20倍天然水体。

  “生产生活不排污水是不可能的,而我们能做到尽量减少排污。时下,在众多的节水方法中,中水回用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好办法。其做法就是将生活用水回收并净化,成为中水后再用于绿化、洗车、冲厕所等。曾有专家对此作过分析,通常使用过一次的生活用水完全可以重复利用,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节水近三分之一,还能有效减少排污量。”

  年节水6000万吨

  水资办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日用水量600吨左右的小区,在安装了中水设备后,每天可实现节水200吨。目前,哈市1吨生活用水的费用是2.3元,其中包括水价和排污费。这样算来,一天可节约费用460元,一年下来,可实现节水6.5万吨,节省水费近17万元。

  这么好的节水方式,为什么在哈尔滨受到冷落呢?原来,由于一套中水设备的价格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回收成本时间比较长,很多开发商都认为,节水后省的是业主的钱,而前期投入却要自己掏腰包,是一个投入大、效益少的亏本买卖。

  那么,由于中水不回用,哈市每天要损失多少水呢?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的日供水量107万吨,其中生活用水用量56.8万吨,如果全部实现中水回用,每天可节水17.04万吨,一年可节水6219.6万吨。

  回用是大势所趋

  目前,哈市市区年供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有1800多家用水大户就用去了2亿立方米。日前,省水利厅、市水资办的相关人士来到用水大户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在厂区的中水回用车间,记者看到墨汁一样的黑水被处理成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中水。

  该厂副总工程师钱北中告诉记者,该厂年用水量400万至500万立方米,其中有100万立方米的工业废水被处理成中水。这些中水一少部分成了工业冷却循环水,而绝大部分被白白排放。

  据哈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节水科科长穆浴光介绍,哈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了75.12%%,高于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经济效益可观

  记者了解到,哈医大二院于1998年投资580多万元建成了达到国际较高水平的污水处理站,该处理站采用生化处理方法,日处理污水能力2000至30000吨,并通过二氧化氯消毒可有效杀死废水中的各种病菌,处理后的废水不仅达标排放,而且达到了中水回用标准,用于医院20万平方米绿地和千余棵树木的灌溉,每年节水60万吨。既美化了院区周边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每年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50多万元,取得了比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展中水回用,可以解决哈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吴志宏告诉记者。近几年,利用中水已经成为企业节水的一种有效途径。

  普及任重道远

  哈市现有近500家洗车行,其中只有不到50家大中型洗车行使用了中水设施,剩下的都使用清洁的自来水。另外,哈市草坪面积约700万平方米,每年草坪灌溉用水约830万吨,绝大多数用的也是自来水。

  2002年12月施行的《哈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规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公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新建扩建工程应当建设中水设施。但新条例实施两年多,按规定建中水设施的企业还很少。

  水资源专家们认为,解决中水回用难,一方面政府必须明令禁止哪些行业不能用自来水;另一方面,要用价格杠杆来“拧紧”水龙头。(生活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