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雨季野菇疯长 您看了别嘴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3:33 海峡网-厦门晚报
  是否有毒很难判断,医生劝告千万别吃

  本报讯 (文/图 记者陈进容)多雨的五月湿热天气让一些菌类大肆生长。昨天,游人在环岛路青草地上发现,几天不见,地上冒出了不少“小雨伞”状的菌类,不少人、尤其是孩子争相采摘。

  读者罗小姐打进本报热线说:环岛路的草坪上很多蘑菇啊!一片一片的,大家都在采啊!那白色的小蘑菇很漂亮,很多人采回去准备吃。这蘑菇到底能不能吃啊?如果万一吃中毒了怎么办?希望你们帮忙了解一下。

  “银元测毒”不可取

  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已经长成的“小雨伞”长约4-6厘米,上面的圆形“伞盖”直径约1.5厘米,“伞盖”内侧有皱褶,“伞盖”和“伞柄”都呈黄褐色,“伞柄”比牙签稍粗。

  一位40多岁的男子正在采摘这种菇。他告诉记者:“这种菇我们叫鸡屎菇,没有毒,可以吃的。”他还介绍说:“我们家都会辨别这些菇有没有毒,我们还会用银元来测,因为银沾到有毒的东西,它就会变颜色,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虽然男子说得振振有词,但周围还是不少群众表示担心。

  记者从市120医疗急救中心了解到,她们几乎每年都会接到因误食有毒菌类中毒的求救者。一位王护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们在湖里寨上抢救了一家三口,就是因为误食了有毒的菌类,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经抢救3人才脱离生命危险。

  据介绍,误食菌类中毒的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有的来自山区,觉得凭借一些家乡的采菇常识,可以辨别菌类是否有毒,所以往往容易出现不测。医生提醒说:民间流行的“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银器变黑可识毒”等说法多属误导,真菌类植物所含毒素属于肽类毒素,根本无法用银器反应识别。

  一旦中毒很难救治

  120急救医生介绍说:野蘑菇也称蕈类,属真菌植物。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蕈300多种,毒蕈100多种,据资料记载可致死亡的至少有10种。记者查阅了10类有毒野蘑菇的相关图片和名称,其中有“粪锈伞”、“牛马菇”“毒鹅膏菌”等等在福建有分布的菇类,但未发现其中有环岛路上的这种黄褐色“小雨伞”。

  有毒的菇类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蛇毒,如关于“毒鹅膏菌”有这样的记载: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误食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说:有些菇类虽然目前还未发现有毒,但不等于就对人体无害。而各种有毒菇类,因所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者病状也各不相同,一般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有的伴随黄疸、肾功能衰竭、惊厥、精神错乱或幻觉等症状。更严重者在短时间内发生溶血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寒战、发热、头痛、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一种办法能凭肉眼准确辨别某种蘑菇含毒或无毒。

  市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也提醒市民: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对市场上卖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雨季野菇疯长您看了别嘴馋(图)
最近冒出来的黄褐色“小雨伞”。

  (厦门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