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岸政党展现互动的前景 国际社会乐享和平红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6:03 新华网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带来两岸关系柳暗花明的又一春。两岸政党领袖的大智大勇,促成沟通之势、和平之势、反独之势与复兴之势,此是民族之福。

  受访专家:

  刘震涛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

  李义虎 北京大学台港澳与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陶文钊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牛 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同脉同根。连宋大陆之行,凝聚两岸血脉亲情,展现民族美好愿景。振奋之下,两岸民心所向,势不可当。展望未来,虽然还将有种种阻碍,两岸合作具体内容也有轻重缓急,而大势渐成。

  两岸政党展现互动前景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访问团到访大陆,在九天八夜的时间里,宋楚瑜访问了西安、南京、上海、长沙、北京等五地。5月12日下午,宋楚瑜主席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进行会谈,会后两党达成六点共识。

  此前的4月26日至5月3日,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访问团,对大陆进行了为期八天七夜的“和平之旅”访问。其间,连战到访南京、西安、北京、上海等四地,并于4月29日在北京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历史性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的首次会晤。当日,两党共同发布公报,达成五点愿景。

  祭祖、拜谒中山陵、大学演讲、与中共会谈达成共识,是连宋大陆行的关键词,这使海峡两岸和风劲吹,开创了两岸沟通新机制,引发台湾岛内民意热烈响应,国际社会也纷纷表示肯定。

  《瞭望新闻周刊》:国民党和亲民党领导人的大陆之行有哪些共同点?

  刘震涛:首先,国亲两党都认同“九二共识”,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赞同发展两岸关系。其次,宋楚瑜祭拜黄帝陵,认祖归宗,连宋两人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和长辈的坟前祭祖,这表明他们都认为大陆是中华民族的根,有浓重的民族认同感,这一点都表现得非常充分。此外,连宋两人都充满着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崇敬。孙中山先生主张对外抵抗列强,对内推行国家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这个理念,连宋都是认同的。

  《瞭望新闻周刊》:国亲两党的大陆之行有哪些不同的诉求呢?

  刘震涛:国亲两党大陆行只在细微之处有所不同。

  亲民党对“两岸统一”这个概念表达得更强烈、更坚定。宋楚瑜反复强调,亲民党从来没有认可过“台独”,“台独”从来就不是亲民党的选项。在反独促统的问题上,亲民党人士的总体反应更加激烈一些。

  亲民党成立于2000年,人员组成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国民党、新党及部分无党籍的拥宋“立委”;二是宋楚瑜当“台湾省长”时的“省府团队”班底;三是国民党、新党的地方“民意代表”。因此亲民党与国民党有着比较多的情结,两党在大的政策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而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大陆访问的目的是“和平之旅”,实现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的第一次握手,结束了两党长期以来的敌对状态,建立了两党定期沟通机制,开辟了两岸沟通的新途径,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瞭望新闻周刊》:胡连会谈公报中“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前景如何?

  李义虎:连宋访问大陆,使国亲两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一种党际良性互动的模式。这种两岸政党互动模式,将会比较稳定地发展下去,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起到良性、正面的作用。在台湾当局不接受“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的情况下,这种党际沟通的方式是非常现实的,类似经济合作、农产品贸易、台商权益保护、国际空间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和落实。

  刘震涛:党对党的沟通机制是非常了不起的提法。国共两党长期以来是敌对状态,现在能够从中国人民的福祉出发,抛却夙怨,化干戈为玉帛,建立党对党的协商机制,可以说是促进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两岸党际沟通的模式已经基本确立,但影响未来两岸政党互动前景的因素很多。从中共与国民党的沟通来看,首先要看连战的继任者表现如何。目前,两党所签订公报有约束力,岛内民意走向也要求连战的继任者须遵循与中共之间的共识。

  此外,近期岛内民众“两岸加强交流”、“两岸要和平”等以前被压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种民意推动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当局严厉打压,二是当局顺应时代潮流,使两岸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如果是后者,两岸的党际沟通将会更为顺利地发展下去。

  《瞭望新闻周刊》:宋楚瑜主席到访大陆期间提出,“在用对话代替对抗,重新建立和平架构的时刻,两岸经贸需要加强合作。”而在胡连会的五点愿景中,“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和“两岸共同市场”的提法则非常引人注目,那么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刘震涛: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提法确实非常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希望按照五点愿景所说,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达成相关协议,实现市场的一致性。目前两岸经济民间性的交往居多。台湾的一些企业在岛内发展有困难,需要大陆的市场;还有一些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扩大市场,他们都将大陆视为自己的经济腹地,首选到大陆投资。但是两岸之间没有协商机制,这种投资只能是民间和自发的,这影响了台商的投资效益。

  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商品交易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和标准协议。如果建立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那么两岸三地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中国的市场很大,如果外国投资者到两岸三地投资都必须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两岸企业的竞争能力势必会得到增强。

  两岸经济发展需要互补互利,发展产业链。如果有一个经济协商机制,就可以协调这些问题,优化产业布局,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补互利。

  另一方面,目前大陆企业不能到台湾投资,这种单向投资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将会影响两岸竞争力的提升。台湾需要大陆的市场和劳动力,同时也需要大陆的资金和技术。如果双方能够双向发展则能实现经济的融合。两岸经济发展由一个轮子变为两个轮子来转,就会发展得更快,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

  两岸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应该由双方具有行政权力的部门来有效推动,但是现在看来,“政治挂帅”的台湾当局不一定配合。目前台湾当局仍然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九二共识”,人为地制造两岸的对立,仍然千方百计地制定政策制裁台商到大陆投资。所以,目前台湾当局的态度和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愿景还相去甚远。既然这样,民间就可以先做起来,两岸的交流不能被阻断,经济先行,定能取得成功。

  《瞭望新闻周刊》:与胡连会的五点愿景相比,胡宋会公报的“六项共识”有哪些特点?

  李义虎:首先,“六项共识”中有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说法,比如“两岸一中”就是等同“九二共识”的新的表达方式。这符合胡锦涛总书记四点讲话中提到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精神,同时又是一种更加灵活的表述。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与台湾方面寻找最大公约数。

  共识将海基会和海协“九二共识”的原话照抄出来,可以说这是对“一个中国”的原版表述。共识提出“两岸一中”的概念,将“九二共识”用文字化的形式加以记载,这对于双方深化对“九二共识”的认识,以及在“九二共识”方面找到共同基础非常有意义,是重要的政治成果。

  其次,促进推动的方面比胡连会达成的五点愿景更加具体,这是会谈新的成果。比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人员往来,台湾学生同等待遇和设立奖学金等九个问题进一步具体化。而且还提出了推动2006年实现直航,为两岸三通设定了一个时间表,这对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和推动两岸三通非常有意义。

  第三,胡连会曾提到“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而此次胡宋会将其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六项共识”提出了两岸民间的菁英论坛和台商服务机制,这一菁英论坛将由两党共同来推动,两党也必然参与其中,因此两党的沟通机制融入了两岸民间的菁英论坛之中了。

  此外,关于台湾国际空间的问题,大致的内容与胡连会相同,只不过是台湾民众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所以又对这一主张再次加以重申。

  胡锦涛的“四点讲话”里曾提到,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不要违反这个框架,在“六项共识”中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是大陆方面对这一问题的重申。

  岛内局势可有理性预期

  就在台湾两大在野党国民党和亲民党的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的短短十几天内,岛内政局发生了剧烈变化。

  《瞭望新闻周刊》:连宋相继访问大陆的同时,岛内民意也出现了变化,其发展趋势如何?

  李义虎:连宋的访问对台湾民意有很大影响,带动了希望两岸关系发展和希望两岸对话、合作的潮流。5月3日民进党公布了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在连战启程到大陆前后的短短九天内,民进党的支持度下跌7个百分点,从4月20日的40.3%最高点下滑至33%;反观国民党支持度则一路攀升,从30%蹿升至34%,令民进党的支持度已落后于国民党1个百分点。

  民调数字说明了岛内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反对“台独”,并希望能够出现实质性的举动来促进两岸关系缓解。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有一个持续的发酵过程。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岛内反“台独”、求和平的呼声将会持续高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民意也有可能在“台独”势力的影响下出现些许波动,但可以肯定地说,总的趋势难以逆转。

  《瞭望新闻周刊》:陈水扁最近的表态变化无常,其原因在哪里?

  李义虎:陈水扁可谓是一个多变的政治人物,他比较急功近利,是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典型人物。连宋访问大陆过程中,他的表态与连战访问大陆之前他送出的“祝福”相比,又有所变化。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5月6日晚间,对于宋楚瑜5日在西安发表“‘台独’不是台湾选项的说法”表示不以为然。他表示,宋楚瑜要求“一中原则”,回到“九二共识”、“宪法一中”,他都没答应。陈水扁说,他并没有说连战和宋楚瑜两人“未违法”,也没有发表肯定“胡连会”的任何说法。陈水扁进一步称,“胡连会”达成的五大愿景,很多部分台当局无法接受。他还说,就是因连宋和他的主张不同,所以连宋可以和大陆领导人握手,但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和他都不能。而对宋楚瑜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两次提到“‘台独’是走不通的路”,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表示“宋楚瑜不该剥夺台湾人民的选择权”。据香港媒体报道,陈水扁日前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表示,只要2300万台湾人民同意,未来两岸要建立怎么样的政治关系,不排除任何可能,换言之,统一及“独立”均是未来台湾前途及两岸关系的可能选项。他还重提“一边一国”,声称两岸不但分立、分治,且互不隶属,均是“主权独立国家”,就像德国在统一前分成东、西德。

  这里面有几个因素。其一是5月14日“任务型国代”选举来临之际,为了稳定民进党的选情,稳住民进党的选举盘,陈水扁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特点凸现出来,开始对连宋进行批评。

  其二,泛绿阵营内部的一些矛盾逐渐加深,并且越来越表面化。陈水扁和李登辉相互攻击,台联党宣布暂时不再配合民进党等举动,都说明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进一步扩大化,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这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势态。

  其三,民进党内部对陈水扁的压力加大。陈水扁在大陆政策上非常矛盾而且变化无常,这让民进党内部摸不到他的“主脉”,民进党内部的一些“深绿”人士又向陈水扁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迫使他向着原来的“深绿”主张回靠。同时,陈水扁和苏贞昌、吕秀莲等人的矛盾逐渐加深。在近日的言论中,陈水扁既攻击连宋,又批评李登辉,还对苏贞昌表示不满。可以看出,目前他的对立面比较多,民进党内部与陈水扁意见相左的势力正在逐渐成长。

  这种情势暴露出,在连宋相继访问大陆的社会民意压力之下,陈水扁在与大陆的关系上的无所作为,处境尴尬,已经陷入他执政以来最为被动的一个时期。

  《瞭望新闻周刊》:连宋带着沟通成果回到台湾之后,陈水扁的态度还会有所改变吗?

  李义虎:连宋大陆之行的成果都是符合台湾民众利益的,并要求台湾当局作出努力加以落实。这些成果被带回台湾后,将会给台湾当局形成巨大的压力。现在,陈水扁有几种选择,一种是采取抵制态度,封杀两岸之间的交流和交往。第二种是识时务地接受这些成果,并采取措施向“九二共识”方向靠拢。第三种是所谓的“新中间路线”,采取渐进的、模糊的做法处理两岸关系。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今年的5月20日,在陈水扁就任一周年的时候,他很可能对其大陆政策作出比较系统的阐述。让我们拭目以待。

  《瞭望新闻周刊》:“台独”分裂势力为何对连宋访问大陆激烈反弹?

  李义虎:“台独”分裂势力面对连宋到访大陆,有着比较强烈的反弹。从连战大陆行中正机场送机和接机时出现的流血冲突和紧张状况,可以看出“深绿”势力不甘心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试图阻挡两岸交流的趋势。可以预计,连宋回到台湾后,他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地压缩连宋大陆之行的成果。这也反映出“台独”分裂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将继续逆历史潮流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主流民意推动之下,“台独”分裂势力将会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这些恰恰说明了这部分人在台湾只是一少部分人,不可能逆转民意积极的发展方向。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现在,民进党和台联党之间,以及民进党内部的矛盾逐渐扩大化,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很有可能发生分化,在本来就有分歧的“渐进台独”主张和“急进台独”主张之间将会产生更大的裂痕,连宋访问大陆的成果也将加剧这种分化的态势。

  《瞭望新闻周刊》: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连宋回到台湾之后,主流民意能否主导岛内政局走势?

  李义虎:目前台湾主流民意支持两岸关系缓解和两岸交流。连宋大陆行的成果将会反映在“任务型国代”选举和岛内日常的政治运作之中,我们还要观察这些成果将对岛内政局将会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虽然台湾岛内局势一向比较纷繁复杂,但是从近日的形势发展来分析,在野党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努力比较明确,主流民意越来越凝聚到反“台独”、促交流上来,主流民意正在发酵,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对岛内形势作出一些比较理性的预期了。

  国际社会乐享和平红利

  “胡锦涛与连战的会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营造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有利气氛。”——台湾《民生报》

  “‘两岸热’由两岸民众自发、自动、自然所形成,这股‘热’来自两岸的亲情联系和割不断的历史文化联系。”——香港《大公报》

  “出于一些显而易见和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原因,应为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叫好。”——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从民众的情绪来看,陈水扁支持独立的政策似乎越来越不得人心。岛内的民意调查显示,许多民众支持连战对北京作出的和解姿态。”——美国《洛杉矶时报》

  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旅,不仅在台湾岛内掀起持续不断的“大陆热”,也使包括两岸三地、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将目光集中在海峡两岸。国、亲两党领导人此次到访大陆,使两岸关系春风拂面,国际社会也普遍对连宋大陆行给予了高度评价。

  《瞭望新闻周刊》: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先后到访大陆,两岸三地、东南亚、欧洲绝大多数政府、人民和媒体,都表示乐观和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陶文钊:香港和澳门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和祖国的统一,希望两岸关系可以消除紧张、得到改善,因此正面反应居多是非常自然的事。

  对东南亚国家来说,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普遍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善意。不要说两岸发生冲突,就算是两岸发生紧张状况,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利的。因为到那时,他们就必须被迫地“站队”,比如去年7月,即将就任新加坡总理的李显龙到台湾访问,就曾引发了中新之间的外交风波。如果海峡两岸可以保持和平稳定的关系,东南亚各国就可以和两岸进行正常的经贸往来,没有一个国家会拒绝这样良好的地区局势。

  海峡两岸关系毕竟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台海地区能够和平稳定,也符合欧洲各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各国的反应还是比较乐观的。

  牛军:虽然国际社会大多数是比较善意地来看待连宋大陆行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人存在着一些疑虑,主要是担心中共和台湾在野党之间达成的共识和愿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变为现实。毕竟像建立军事互信这样的事,还是需要执政当局的努力。此外,现在有的国家的态度比较暧昧。

  《瞭望新闻周刊》:美国对连宋大陆之行的基本态度如何?

  陶文钊:2003年10月9日,布什总统在与温家宝总理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批评陈水扁的言行是要单方面改变现状。从那时开始,美国台湾政策的重点就是要维持台海地区的稳定。此后,美国的一系列表态都禀承这一方向。去年4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在国会作证时说,美国政府促请陈水扁要“自我克制”。去年10月2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接受凤凰卫视和CNN的电视采访时,连续两次提到“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甚至提到并重复了“和平统一”一词。2004年12月20日,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阿米蒂奇表示,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上“最大的地雷”,《与台湾关系法》并没有规定美国必须要去防卫台湾。此外,在2004年底12月10日,在立法院选举之前,陈水扁又一次地要搞“公投”、“正名”的时候,美国白宫和国务院的发言人提出表示反对。这一系列的表态都证明,维持台海地区稳定是目前美国的基本态度。而且,美国也提出鼓励海峡两岸通过和平方式对台湾问题进行对话,因此台湾的在野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也符合美国政策。因此,在连战访问大陆之后,布什总统表示认同,这是正常的。可以说,美国目前维持台海地区稳定的政策,与其对中国的一贯政策是相符的,都是符合其本国的根本利益的。

  《瞭望新闻周刊》:美国上述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牛军:其一,美国目前的战略重点是大中东地区,集中在反恐方面,目前在伊拉克还有十几万美国军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再加上还有中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朝鲜半岛问题,美国不希望台湾地区再出现新的热点。

  其二,对美国来说,中美两国的关系非常重要,美国不希望因为台湾问题引起中美关系的动荡和摩擦。

  其三,亚太地区的稳定对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美国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它与欧洲的经济交往规模。这一地区的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对美国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如果台海地区出现紧张局势,则将不利于美国的经济贸易利益。

  基于对本国核心利益的维护,美国对连宋到访大陆所形成的海峡两岸比较积极正面的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

  《瞭望新闻周刊》:布什总统在与胡锦涛主席的电话中表示,对两岸关系因为连战的访问而改善表示乐见,同时希望大陆能够与台湾岛内的执政党进行接触。这里面深意何在?

  陶文钊:这是美国国内的一些政治人物观点的集中体现,其中的情绪比较复杂。今年3月13日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之后,我曾到美国访问,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对这部法律的出台反应比较温和。但是仅仅一个月之后,当连宋两人相继决定前往大陆访问的时候,这些政府官员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仍然希望将台海地区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电话中,也表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海峡两岸关系的措施,海峡两岸开始了一种良性互动。可以很明确地说,目前台海地区、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是掌握在大陆手中。由于担心主导权的失落,海峡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也令美国感到不快。而且,在美国一些人,特别是在一些新保守派眼中,中国是一个威胁或是潜在的威胁,如果海峡两岸的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得很好,势必会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这与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是不相符的。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态度有些矛盾,海峡两岸的关系太恶劣或者太友好,它都不满意,都不符合它的根本利益。

  牛军:一方面美国的一些人士认为两岸关系的好转不利于美国继续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确实有一部分人,担心两岸关系的发展会引起在野党和执政党尖锐对立,在台湾内部造成政治动荡。两方面的这种意见合在一起,导致美国出现一种声音,就是希望大陆与台湾岛内执政党进行接触,恢复谈判。(记者杨琳)(责任编辑:罗茜)(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