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合:工业释放富民效应 工业化带动农民城市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9:52 龙虎网

  【龙虎网讯】到2007年,南京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640万人民作出的公开承诺。人均GDP3000美元/年,城镇居民收入2000美元/年,农民收入1000美元/年,是全面小康指标的三道硬杠杠,而我市农民收入与规定的指标还相距甚远。尤其是作为南京“一区两县”重点扶持地区之一的六合,拥有南京六分之一的人口,农民人口更是达到50万,六合农民是否能够迅速富裕起来,直接影响到我市“两个率先”的实现。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副市长、六合区委书记陈维建却是满怀信心,一组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是他信心的来源:2000年-2003年,六合用了三年才让农民增收1000元,而去年一年,六合农民就净增收了700元。六合区与大厂区的合并正发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

  六合迎来跨越发展千载良机

  去年,新华社记者在六合采访时遇上了这样一件事:雄州镇政府决定将部分土地退还给山西村坝三组农民耕种,却遭到农民拒绝。农民杨义方的理由非常简单:“种田不上算。”

  对此,陈维健大为感慨:“六合过去可是个农业大县,农民没有粮、没有地就心慌。现在六合农民的思想解放了,他们嫌种地不来钱了,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探究六合农民的思想大解放之“功”,当首推两年前的区划调整。2002年5月28日,原六合县与大厂区合并成六合区。此前,1980年,为了适应国家重点项目——扬子乙烯工程,大厂区宣告成立。经过22年发展,大厂区云集了南钢、南化、华能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因条块分割和行政藩篱阻隔,生产要素不能自由配置,大企业的辐射效应始终无法得到体现。紧挨着大企业的老六合县的长芦、玉带、瓜埠、新集等乡镇,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工业“灯下黑”。

  区划调整的实施,使资本、产业、市场、人才资源丰厚的原大厂区,得以与土地、劳动力、农副产品、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的原六合县顺利整合对接。实现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广阔空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的新六合,迅速形成了六合区、南京化工园区和沿江工业开发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大企业辐射效应喷薄而出

  区划调整后的六合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陈维健一语中的:要“撬动”六合农民富起来,那个最好的支点就是“工业化”。

  于是,六合人开始一门心思“做大工业”,各路“神仙”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各显神通。卸甲甸街道率先确立了为大企业“当配角”的发展思路。2002年9月22日,街道把南钢等驻区企业作为卖点,举办了首场投资环境说明会。结果,一下子就敲定了船用钢板处理、不锈钢餐具、大型压力容器等11个下游产品项目和5个配套服务项目。接着又买下南化建招待所的一幢闲置多年的5层楼,挂出了“六合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卸甲甸创业园”的牌子。仅仅半年时间,就吸引了58家企业入驻,总注册资本达7000万元。一时间,西厂门、长芦、玉带、瓜埠、新集等街镇纷纷“依葫芦画瓢”,整个新六合区成了承接大企业辐射的“蓄水池”,“配角经济”一炮打响。大企业辐射效应喷薄而出。恰好此时,从国家到省、市的一大批重点工程在六合境内开工,为六合新区经济发展“起跳”再添一把火。

  区域经济融合后凸现的巨大商机,被嗅觉灵敏的民营资本抓住。先是浙江商会斥资1亿多元,在原大厂区中心地带打造呼应主城的“江北第一商圈”;紧接着,无锡“太湖世家”硬是以每亩457万元的“天价”从本地房地产商手上抢到了一块底价为每亩200万的开发用地。不久前,“沪江商贸城”正式落户六合经济开发区,浙江13个地级市的报纸和荧屏上,便有了“长江,不再是阻碍南京江北发展的天堑,而是南京的城中之河。错过了上海浦东开发机遇的温州人,请不要错过南京‘浦东’——六合的发展机遇”的报道。

  农民市民化进程在工业化带动下提速

  工业第一方略的实施使六合过去一产比重过高、农村人口比重过大的现实改写,六合区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提速。

  为了让50万农民迅速富起来,全区两度专门进行难题破解讨论。土地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吸纳先进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两大要素,六合便组织大批乡镇干部,高举这两手“牌”到发达地区吆喝。一时间,外来资本介入势头之猛、街镇新增民营企业之多、投资规模之大,把六合人自己也吓了一跳。短短两年多时间,仅落户各街镇的服装、玩具出口企业,总数就超过了200家,吸纳劳力总数达7万人。在2000万件服装、1000万打玩具源源不断送往欧美的同时,7万名被称为专门“挣老外钞票、鼓自个腰包”的农民裁缝,同步完成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去年,全区共有1.5万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至此,六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数已经突破了20万!这意味着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有7成实现了转移,在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4650元的收入中,打工收入已经占到了63.8%,这个比例是全国平均数的整整两倍,比全市平均水平还要高出8个百分点。

  六合:工业释放富民效应 工业化带动农民城市化

  作者:范磊

  (来源:龙虎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