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春的保尔·柯察金 书中“种”出累累硕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1:19 东北新闻网

  新闻提示

  见到王琦是4月30日上午,当他迈着常人的步伐,确切地说是一个标准现役军人“刷刷”的步伐,来到记者面前礼貌地握手时,记者不禁一怔。如果不是近距离的观察,怎么也不会把他与盲人联系在一起。在王琦斗大的医疗室里,他竟抽不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一些曾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老军人,此时正焦急地等待着王琦为他们诊治病情。于是,对他的采
访一直拖到晚上。

  陋室里,记者感受了一段悲怆的历史!

  在王琦不足30平方米的简陋居室里,记者与他一起慢慢感受着那段悲怆的历史!

  1985年,我国西南边境仍然不时燃起战火。王琦在王家三代单传,却始终遗憾家里没有一个扛过枪的。“16岁那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很大,我正是读完它才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向往,瞒着父母偷偷揣着户口本,跑到县里报的名。那时就想:一个七尺男儿,既然赶上这场战争,就无论如何不能错过,就应该用堂堂的男儿之躯报效国家。”父母知道王琦偷走户口本时,他已经把新领来的军装神气地穿在了身上。

  参军一年后,部队便开赴到前线。王琦那时只有17岁,瘦小的身材加上一张惹人怜爱的娃娃脸,战场拒绝了这个“小不点”。这对准备血洒疆场的王琦来说,是人生的耻辱。“我不甘心命运这样安排,便一次又一次敲响连长的房门,目的就一个:我不小了,就是小也能干一番大事出来。我绝不留守,一定要上前线打仗去。正是我当时的固执,连长最后才把我重新划入出征的队伍!”遥想当年,王琦仍然一脸的兴奋。

  开赴战场的列车启动了,透过模糊的玻璃窗,王琦没有想到会在这个不知名的小站看到父母不尽的泪水,那一刻他才意识到了什么是生离死别。“如果说一个人不害怕死亡,那是不真实的。但作为军人,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中,特殊的使命感早已造就了我的一切,为战争而生,从肉体到灵魂!为战争而死,从灵魂到肉体!”稍稍梳理一下情绪,王琦接着说:“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种酸痛,刚刚写好的‘遗书’就放在我贴身的衣袋里,我想这也许就是与父母的永别……”谈到这里,王琦的嗓子显得有些沙哑。在前线,王琦和战友们除了一次次感受生死,一次次经历敌人硝烟炮火的洗礼,猫耳洞艰苦的生活留给他的记忆最为深刻。“我与战友们多数日子过得是见不到光亮的生活,吃不上一口热饭,靠吃又干又硬,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度日。最难的时候,我们是靠喝积攒下来的雨水和尿来维系生命的,我们乐观地称那些为‘回龙汤’”。未完请看(长春晚报 实习记者 徐徐 记者 陈明辉) [编辑: 孙鹏]1

  “不幸总是埋伏在幸运的路上。”那天,王琦所在的连队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他们坚守的这块阵地就要撤防了。可恰在这时,敌人发射的一枚冷炮一个俯冲扑了过来。千钧一发之际,王琦箭一般将处在极度危险的战友扑倒在身下,接着就是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那一瞬间,“我被炮弹重重地抛到空中,没有了任何知觉……”1986年深秋的西南边境某高地成了王琦生命中不能改写的一块弹片,为了救战友,王琦左耳震聋,双眼永远失去了光明!

  “荣誉和辉煌只属于过去,奋斗将永不停止”

  写作是王琦的另一种人生追求。在最艰苦的老山前线猫耳洞,王琦就曾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过那血与火交织的岁月。猫耳洞里没有纸,那些从罐头瓶上揭下来的商标,就成了他心灵纵横驰骋的沙场,因为商标被撕,害得战友们常常闹出这样的笑话:想吃沙丁鱼时,打开的却是酸黄瓜……“在盲残的岁月里,我心里一直封存着一个愿望,把那些过去经历的难忘事,‘种’在书里,让曾经用生命捍卫的那片土地,结出一串串饱满的果实。”但王琦没有想到,这个梦他要用8年的时间来完成。他告诉记者:“无数个在纸板上踽踽穿行的黑夜,自己常常累得瘫在桌子上,是一种精神鼓舞着、激励着我在坚持。”

  2001年秋天,王琦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太阳永驻》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盲人用盲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一问世便引起震动。随后夺得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并在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在此书精美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评价王琦和他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的保尔·柯察金”,“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刚刚出版,各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便打来电话,他们迫切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尽早购买到这本书。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尽管人们对金钱物质的欲望较过去强烈,但大多数人、尤其是家长们,更注重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如何做人。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里面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奋发的精神。写书对于正常人来说都很不容易,试想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用盲文需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完成?几十万字的书稿,王琦每一个字都需要消耗多倍的时间,他得先用盲文写,然后再把盲文译成汉字。这是一个无比费力的“连锁工程”,在翻译的过程中他需要全家人都参与进来。“不像是我在写书,是我们全家人在写书。那段日子,一家人说说话就走板儿,因为要念稿子给我听,一念几个小时。一个晚上,常常是爸爸的嘴瓢了,妈妈的嘴也跟着瓢了。可是,那却是全家人最快乐的时光……”王琦谈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未完请看(长春晚报 实习记者 徐徐 记者 陈明辉) [编辑: 孙鹏]

  2

  《太阳永驻》完成那天,我清楚地记得是早晨4点钟。当我用一个足以穿透命运的钢锥,为自己30余万字的手稿落下最后一个盲点时,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2003年9月7日,王琦荣幸地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三次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并被人事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和残联主席邓朴方等人的亲切接见。记者了解到,已晋升为驻长某部中校主治医师的王琦,如今还是吉林省预防医学保健专业委员会会员,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春市盲人协会主席。“战斗英雄、自强模范、长春的保尔·柯察金”……面对一长串的头衔和荣誉,王琦显得很冷静。“荣誉和辉煌只属于过去,奋斗将永不停止。”他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永远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作为一名军人,能用伤残的身体为干休所里戎马一生的老军人们继续奉献,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王琦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我已做爸爸了,妻子贤慧,女儿漂亮聪明。每天下班除了陪陪女儿,就是仍像从前那样,到自己的小屋里继续写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我现在更多是在写医学论文,并已在国家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了10余篇理论文章。就在几天前,这部10余万字的医学专著《伤筋错骨临症推拿》才刚刚问世。”

  “人活着不难,难的是活出一种质量”

  最初的黑暗,给王琦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王琦回忆,受伤后他住在医院里情绪曾一度低落。有一天,挨着他的一个室友把床弄着了火,他竟然感觉到了。“啊,亮了,是火光!是火光!我的眼睛看见了,看见了……直到火苗烧烤着我的胸膛,我还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传来哗哗的泼水声。再后来,我听见那水声带着初冬的寒冷竟朝自己猛扑过来……火,灭了。我眼前的一切‘光亮’也无声地消失了,生活重又跌落到那无边的黑暗里,我的胸口憋闷极了,感到委屈。就冲着向我泼水的人大发脾气,你们泼我干嘛——混蛋!”那场意外的火灾,是盲后给他带来的最深一次伤害。他说,“别人的任何劝说对我根本不起作用,就想与人打架。大家都觉得我完了,这辈子彻底废了。就在这时,我忽然想起在前线猫耳洞里借着月光看到的一则故事:挪威著名的小提琴家布尔在巴黎举行的一次演奏会上,一曲未终,一根琴弦突然断了。布尔不动声色,继续用3根琴弦奏完全曲。其实这才是最现实的人生。有残缺,但同样可以奏出天籁之音。”从这则故事中王琦获得了很多灵感,重新开始思考人生。未完请看(长春晚报 实习记者 徐徐 记者 陈明辉) [编辑: 孙鹏]

  3

  “一个人活着不难,难的是活出一种质量。”从那天开始,王琦决定逼着自己学习盲文。他说,“尽管当时很不情愿接受这个‘盲’字,但我都必须攻克它。”让一个曾经驾驭汉字的人,学习盲文本身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摧残。“初学的日子,我怎么也不习惯,从汉字到盲文,从一个耳聪目明者到一个连光感都完全丧失的人,需要战胜的不仅仅是那些扎在纸板上密密麻麻的盲点,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接受。好几次我因为心烦把那些盲文书撕得粉碎,砸个稀烂。”那段日子,王琦的床上、桌上、地上堆的到处都是令他生厌的盲文纸。锋利的盲锥一次次扎得他鲜血直流,没过几天手磨得都起了茧子,夜里疼得睡不着觉,可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他鼓励自己:“曾经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收拾不了区区一个盲文?”苦心人天不负,许多盲人要用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王琦三个月时间“抢滩成功”。部队领导见王琦有这样惊人的毅力,觉得会有出息,就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腼腆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学中医,将来当一名按摩医师,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服务。”1988年到1994年,王琦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部队领导的支持,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取了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中医理论和针灸推拿。“6年的求学道路,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的精神病了比肉体病了更需要‘治疗’。”6年时间里,他像唐僧取经一样,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角落奔向另一个角落,哪儿的老中医医术独到,有绝活,他都要不远千里、万里去求教。“我目标只有一个,让自己的人生丰厚起来。”正是靠的这份执着和韧性,使他医术不断提升,很快成长为某部干休所一名主治医师。

  人物链接

  王琦:1986年,在西南边防保卫战中,为救战友,他双目失明,被评为特残军人,荣立一等功,身体里至今还残留着七块弹片。19年过去了,他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两所大学中医理论课程,成为驻长某部一名主治医师。撰写的纪实文学《太阳永驻》被誉为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奖”和全军文艺新作品二等奖。(长春晚报实习记者 徐徐 记者 陈明辉) [编辑: 孙鹏]

  4(来源:东北新闻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